回覆列表
  • 1 # 魯中居士

    不是!文言文是中華先賢用智慧創立的一套獨立穩定的語文系統。日常用語會因時間、地域、環境等因素的變化而改變,而文言文幾乎不變,能傳承幾千年。古代老百姓、官員日常交談用語與現在差不多。請看三百多年前成書的《水滸傳》《西遊記》《西廂記》等書,就是採用當時日常用語寫成的。現在的小學生照樣讀懂意思!

  • 2 # 木魚石108

    知乎者也只是在文字敘述與記述上體現,在讀書人與官員的交談中摻雜些文言體以體現與白丁的區別。百姓更多時候是白話的,說文言也不會。

  • 3 # 秀才侃歷史

    是不是,秀才覺得各位看官可以自己去判斷。先介紹一下《老乞大》,它是元末明初時給北韓人學習漢語的教材。

    以下是摘抄《老乞大》的部分,大家可以嘗試讀一讀。

    客人們,你打火那不打火?

    我不打火喝風那!你疾快做著五個人的飯著。

    你吃甚麼飯?

    我五個人,打著三斤面的餅著,我自買下飯去。

    你買下飯去時,這間壁肉案上買豬肉去,是今日殺的好豬肉。

    多少一斤?

    二十個錢一斤。

    你主人家就與我買去,買一斤豬肉著。休要十分肥的,帶肋條的肉買著。大片兒切著,炒將來著。主人家迭不得時,咱們火伴裡頭教一個自炒肉。我是高麗人,都不會炒肉。

    有甚麼難處?刷了鍋著,燒的鍋熱時,著上半盞香油。將油熟了時,下上肉,著些鹽,著箸子攪動。炒的半熟時,調上些醬水、生蔥、料物拌了,鍋子上蓋覆了,休著出氣,燒動火,一霎兒熟了。

    這肉熟了,你嘗看鹹淡如何?

    我嘗得微微的有些淡,再著上些鹽著。

    主人家,餅有了不曾?

    將次有了,你放卓兒先吃,比及吃了時,我也了了。

    下面這個碑文是現存於山西晉城陽城縣北留鎮南莊村的《眾議立碑記名》,講述的是明思宗崇禎五年九月,農民軍主力紫金樑、老回回部進軍至陽城縣沁河流域,襲擊北留、南留等村鎮,並一舉擊潰冀南兵備道王肇生麾下主力、由都司吳必先率領的1500名澤州鄉兵的事情。

    大明皇上至壬午年二百餘年,崇禎癸酉劉寇歹亂。七月中賊頭尾一百餘里遠近 ,老天洛雨至多,七月十三下雨,劉寇十五六日就到石遠村邊,一村鄉民俱上五道廟嶺與賊交戰相鬥,鄉兵趕至,劉賊高家窊村邊等到十七,四外劉賊都來打仗,唬的一村人居上在房上與賊相打。眾人逃躲不急,那劉賊刀箭射殺死五百有餘,燒其房屋百間。咱南莊頭一社人等俱躲在西南山中崖洞裡邊避難。有賊滿山中巡走,到乞雨溝口搶騾驢一十八頭,盡行口糧,兵撇了,秋谷全收,小豆全收,全虧谷地逃躲,老天保佑盡興,有殺死咱莊上人。到八月十五,又往河西一掃平池。到九月初日兵道王老爺領陶將官,在言家河嶺上把守,白將官在鞍則圪垠把守,吳將官領兵一千伍百趕至北留九狼墕排下陣勢,又帶小城鄉民三百有餘,止有吳將官領兵使奴武劍。那劉賊世眾,四下違張過來,殺的兵馬吊帽去靴,盡行殺死,止逃出數十餘兵。秋盡,劉賊居下河南、山東攪擾。立冬以後,盡過黃河那邊,止燒揚郡堂房一座,在沒有毀壞。崇禎六年,咱一里主家縣上趙國壁,號臨淵,同領闔里人修寨避難,每一畝做工三日,地糧麥半升,谷一升,誤工一日,折錢六十文入寨工用與。留碑記,恐後人不知。

    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古人怎麼說話,並不是我們能在史料上看到的,滿口之乎者也的樣子。

  • 4 # 小白的碎碎念

    很多人以為古人在日常說話時也滿口“之乎者也”,擔心穿越回去不會說“文言文”,沒法和古人交流。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因為古人日常交流用的也是白話文。

    春秋以前,文言文與口語白話文的區別並不大,文言文實際上就是將商周時期的口語簡化後變形而成的。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文言文基本定型,以後的兩千年基本沒有變過。但口語白話文卻一直在變,變化的原因主要是受移民的影響,比如遊牧民族入主中原所導致的語言變化。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當時說話,就是這麼個腔調。由於書面語本身的保守性,加之以文言文為載體的儒家著作經典地位的確立,以及漢字對於漢語的巨大影響,文言文和口語很快就進入了漫長的雙軌發展時期。

    大約在兩漢時期,口語和文言文就有了一定的距離。中國第一部方言著作、西漢揚雄的《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除了以通語解釋方言以外,還注重以今語解釋古語。

    唐朝之後,白話文和文言文分離得更加明顯,人們平時說話和寫文章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這種情況在唐朝出現變化,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佛教的大發展。由於潛在教徒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老百姓,出於方便傳播佛教、吸引教徒的目的,大量翻譯的佛經和佛教故事多使用當時的口語,成為早期白話的重要來源。

    到了宋朝,文言文和口語已經完全脫節。當時的讀書人,未必能用文言文表達一般口語要說的意思。

    宋朝的文人和學者們有時也使用白話文。譬如蘇軾最愛用“呵呵”,在給摯友兼親家文與可寫信時、在給“河東獅吼”男主角陳季常寫信時,都在末尾加上一句:“呵呵。”

    到了元代,由於漢語並非統治者的母語,很多時候連皇帝的詔書也直錄當時的口語。

  • 5 # 大才21

    不會的,其原因:

    一、教育未普及化。

    眾所周知,古代的辦學以私墊塾為主,而私塾成本高,一般老百姓無法支付其高昂的相關費用。因此,很多人無法上學,識字的人很少,也難明事理。這就是一些為國為民的大英雄,被官方稱為“反賊”,也被人們痛恨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譚嗣同被殺後,很多老百姓拍手稱快。

    二、老百姓交談一般用方言。

    俗話說“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與今同。一般來說,每個地方的語言都不盡相同,為了方便,各自講家鄉話。比如:四川人講四川話,廣東人講粵語,福建人講閩南語等。有古詩為證“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三、之乎者也是不同地方的文人或官方語言所用。

    之乎者也的語言,一般的老百姓很少能聽懂。

    她是不同地方文人之間的或口語交流,或書面交流語言。

    統治者為了適用於不同民族,不同地方,不同人群,而統一語言,即官方語言,以利各項政策的傳達與執行。如: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即統一了文字,度量衡、貨幣等。

    綜上,古代老百姓日常交談不會或很少用之乎者也的文言文。

  • 6 # 歷史投影

    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大多數人還停留在臆想階段,拿的證據也非常片面。

    古人說話是什麼樣的?說真的,這不是一兩句就能說清的。不過從現代方言可以看出,古人還真有可能在日常交流裡說“文言文”。

    答主為陝西人,這裡僅以陝西關中方言為例。

    關中人把吃飯稱為咥(音喋)飯。“咥”即是雅文,雅文就是春秋時期的“文言文”,如《易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關中人用瞀亂表示心緒煩亂。《文選·宋玉<九辯>》:“忼慨絕兮不得,中瞀亂兮迷惑。”、張銑注:“嘆與相絕而不見,使中昏亂迷惑也。瞀,昏也。”、《後漢書·廉範傳》:“融怪其貌類範而殊不意,乃謂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範訶之曰:‘君困戹瞀亂邪!’”、王維《宋進馬哀詞》:“忽思瘞兮城南,心瞀亂兮重昏。”、蒲松齡《聊齋志異·樂仲》:“瞀亂中覺有人撫摩之,目微啟,則母也。”甚至到近代,瞀亂也只用於書面用語,例如魯迅《華蓋集·忽然想到三》:“我想,我的神經也許有些瞀亂了。否則,那就可怕。”、《南史·后妃傳下·陳後主張貴妃》:“閹宦便佞之徒,內外交結,轉相引進。賄賂公行,賞罰無常,綱紀瞀亂矣。”、《史通·品藻》:“斯並是非瞀亂,善惡紛拏。”、《錢生肅潤之父出示所輯方書》:“和扁日以遙,治術多瞀亂。方書浩無涯,其言比河漢。”、《訄書·序種姓上》:“然上世自母系廢絕,諸姓會最而為父系同盟,則邦邑、種族、姓氏三者,時瞀亂弗能理。”

    陝西人用“嫽”字來表示好。嫽的用法出自《詩經》,如《詩經·陳風·月出》唱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嫽)兮。”給《詩經》作注的漢代學者毛亨說:“僚,好貌。”漢代的另一位大學者揚雄在其《方言》一書中也說:“嫽,好也。”

    陝西人把“小”稱為“蕞”(sui)。如陝西關中人常說:蕞馬、蕞個子、蕞娃.... 王充《論衡》:“蕞殘滿車,不成為道。” "蕞殘"指小而殘缺的文章。 《左傳》:“抑語曰:"蕞爾國。" 杜預注:蕞,小。

    陝西人把腦袋稱為:“顙”(sa 二聲),本意為額,引伸為頭。 孔子:拜而後稽顙,頹乎其順也!

    陝西關中方言把 “不耐煩” 稱為 “叵煩” 《說文》:“叵,不可也。”《正字通》:“叵耐,不可耐也。”叵煩,不可煩。

    關中人用“倭也”“wó ye”來指人漂亮,嬌美,或指事情辦停當,令人滿意。宋代人編有《文韻》中解釋道:“倭,順貌”,即是“平順的樣子”,只是關中人在方言裡因所指物件不一樣,而出現了多義現象。實際上仍是《文韻》所說“順貌”的引申或擴大。

    陝西方言仍保留著喝湯(喝水)的說法。“喝湯”乃是文詞。湯即熱水也。臨潼華清池有個“九龍湯”(地熱洗澡池),便是此義。

    陝西話裡有“瓤人”一詞,指取笑、譏笑別人的意思。中學課本里《信靈君竊伏救趙》中有此一句,“魏公子讓信靈君曰”就是這個意思。

    陝西關中一帶將“豬”讀作“彘”。《鴻門宴》中“……項王曰:‘賜之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陝西話保留了“鄉黨”的說法。“鄉”和“黨”,都是中國古代的民戶編制。《漢書》“五家為鄰,五鄰為裡,四里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換句話來說,五百戶為黨,一萬二千五百戶為鄉。隨著時代的推移,鄉、黨這樣和農村行政區域單位不再使用,但“鄉黨”這一稱呼卻延用了下來。

    陝西話“畢了”表示完了的意思。來自古語:六王畢,四海一。

    陝西話“爭”字,讀(zeng),意思是相差(多少)。唐代杜荀鶴《目遺》詩:“百年身後一丘土,貧富高低爭幾多?”宋人楊萬里《舟中夜坐》詩:“與月隔一簟,去天爭半蓬。”“爭幾多”即“差幾多”;“爭半蓬”即“差半蓬”。

    以上方言大多出自古代文言文,並非日常口語。而且這些話並不生僻,是陝西人日常使用的語言。也就是說,現代人常交流是可以使用“文言文”的。現代人況且如此,更何況古人?

  • 7 # 陳皮阿四

    那要看那個朝代了因為統一語言是越往後越統一!

    (一)不管那個朝代當地老百姓都是使用他們本土語言!我們現在也一樣!都是福建方言有八種.其實我就是有福建人、除非對方聽不懂方言不然我都是方言交談的!走到社會上就說國語了。其實不只我是這樣我相信有方言的地方的人!在本地和本地人都是使用方言交談的!當然上課除外

    (二)在古代紙還沒有造出來!是用刻竹子的要是也像我們現在這樣長篇大論!那他得多刻10倍的字表達一樣的意思、所以他們只是寫得比較簡約!而說話又是另一種表達。

    (三)古代方言我相信比現在多10倍!相互之間是沒有文字的!只有語言!當然他們方言表的也是長篇大論、而用官方語言就會簡單多了特別是書寫就會根簡單!所以才讀書!讀書讀的是什麼?就是用最少的字表達出最多的意思!比如20-30個字的詩可以表達出500字的畫面、10-20個字的文言文可以表達出50個字的意思

  • 8 # 龍七維度

    古代老百姓日常交談應該不會說文言文吧。

    就說吃飯,“爾膳否”,你看看多彆扭啊,不就是問你吃飯嗎,直接問:你吃了嗎?這多簡單啊。

    雖然沒有遠古活下來的人,沒有錄音資料,想想那個年代,老百姓日常的對白應該是白話。

    而文言文不過是官場語言,咬文爵字不就是這麼來的。古代官場上講究禮儀,走路要邁八字步,說話要著調,上級對下級要打官腔。

    文言文裡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所以我們在看那些古典劇時,看到誦文吟詩的動作是搖頭晃腦,通過搖頭、語氣的高低與停頓來表示語句段落。

    再看看明朝的《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等,不都是大白話嗎。

    我們現在對古代百姓說什麼話的認知,都是被這些古典劇給誤導了吧。

  • 9 # 領異標新易刪繁就簡難

    古代老百姓的日常用語都以當地的方言作為主要溝通工具。

    秦以前的官方用語,沒有明確的規定,只以北方主流的“河洛”語(源於夏、楚音)為主導語音。南方則一直沿襲以楚音變化而來的“吳越”語音(現在的閩、浙方言更接近古吳越語音)。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由於與北方少數民族(以鮮卑為主)大量的通婚和通商以及戰爭的頻繁發生,加之大量難民南逃,形成了大約以長江為界的北方話和南方話。

    北方話受少數民族的影響,加入了更多的捲舌音和兒化音,南方在江淮一帶形成了以“吳越音”為基礎加入了北方音的“江淮音”。

    隋、唐時期以“吳越音”為官話,宋、明時期以“江淮音”為官話,清時東北音(以滿族為主)匯入北京方言形成北京官話。

    新中國成立以後,結合北京語音和遼寧、河北承德一帶的方言,形成了現在的普通話即官話。即使普通話通過國家多次官方的推動,全國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仍使用自己本地的方言,除了工作和與外地人的溝通出現障礙,才使用普通話。

    古代老百姓日常交談也是使用地方方言,不排除偶爾使用文言文的句末語氣助詞。“知乎者也”是讀書人掉酸文、抬身份的表現形式。

  • 10 # 蕾蔻爾

    別說老百姓平時不這麼講話,甚至有些時候聖旨都不會之乎者也。

    比如朱元璋就是這麼一位特別厭惡之乎者也的,從來都是百姓白話寫聖旨。

    比如某年某月某地鬧倭寇,基層官員上書請皇帝批示,朱元璋就發了這麼一道詔書:“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告訴百姓每,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這就是朱元璋的風格。

    有陣子太學生鬧事兒,到處貼匿名大字報,朱元璋又發了個詔書:

    “恁學生每聽著:先前那宗訥做祭酒呵,學規好生嚴肅,秀才每循規蹈矩,都肯向學,所以教出來的個個中用,朝廷好生得人。後來他善終了,以禮送他回鄉安葬,沿路上著有司官祭他。近年著那老秀才每做祭酒呵,他每都懷著異心,不肯教誨,把宗訥的學規都改壞了,所以生徒全不務學,用著他呵,好生壞事。如今著那年紀小的秀才官人每來署學事,他定的學規,恁每當依著行。敢有抗拒不服,撒潑皮,違犯學規的,若祭酒來奏著恁呵,都不饒!全家發向煙瘴地面去,或充軍,或充吏,或做首領官。今後學規嚴緊,若有無籍之徒,敢有似前貼沒頭帖子,誹謗師長的,許諸人出首,或綁縛將來,賞大銀兩個。若先前貼了票子,有知道的,或出首,或綁縛將來呵,也一般賞他大銀兩個。將那犯人凌遲了,梟令在監前,全家抄沒,人口發往煙瘴地面。 欽此!”

    如果熟悉元曲雜劇和元明小說的朋友,對這口吻可就太熟悉了,這就是當時老百姓的白話。。。

    可見之乎者也,就是某些人比如孔乙己拿來裝逼的。

    而真正有逼格的,比如太祖,就不之乎者也。

    老百姓沒文化更加不會之乎者也,一個“臥槽”就可以表達各種不同的感情了。

  • 11 # 向抗疫醫護人員致敬

    古代老百姓日常交談就是我們日常的大白話,不過中國方言太多種,一般在方言地域也既說大白話方言,但做官的也會說說帶方言的普通話。至於"之乎者也”,那時候造紙技術還未發明出,古代書寫一般在竹片上刻寫或在龜甲殼上寫,但為了省下竹片或龜殼等,只能用最少的字來寫,但字少卻要表達豐富的內容,這時候我們先人創造了文言文,以至延續到觀在,既使後來發明了造紙技術,人們也不願改了,而且懂文言文既是一個“秀才”了,也可對外炫耀。

  • 12 # 西延

    古代老百姓日常交談,也是之乎者也的文言文嗎?

    首先要明白,古人最初書寫與平常說話也是一體的,後世文言與白話的分離是歷史演進而成的。

    我們現在考古發掘的成系統的文字,最早可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

    那時候沒有文言文之說,也沒有意識書寫與口語的分別,最初就是怎麼說怎麼寫。

    也就是說,殷商甲骨文的書寫模式跟他們生活中的語言正規化差不多,後來到西周的《尚書》也是如此。此後便一直延續這種寫法,最終成為了後世的文言文體例。

    人類的一切工具都是為了方便。

    所以文字上,從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行書、楷書的不斷變換演進;而說話口語上,也開始從商周時的古漢語,到逐漸通俗化。

    書寫只是文字字形的變化,而模式則一直遵循孔孟式的嚴謹凝練,最後成為約定俗成的文言文。

    而口語從先秦時與書寫的文言文大體相同,到漢代時開始走向分離,口語越來越簡單通俗。到唐代時,口語徹底成熟,已經與宋元明清時的簡白式古文差不多了。

    於是,書寫與口語成了兩套不同的系統。

    一直到民國時胡適先生髮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白話文,由此書寫與口語才再次合一。

  • 13 # 梅溪沐雪客

    關於古代老百姓日常交談是不是用文言文,經過查詢相關資料,具體如下。

    著名語言文學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

    古代的“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為什麼怎麼說呢?古代的識字率大多在10%以下,先秦的時候也就在2%左右,大多數老百姓根本不懂文言文,不會文言文怎麼辦?那怎麼交流呢,用的就是當時的白話文。

    在古代,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卻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但是一般百姓不說“飯否”,直接會說“吃飯了嗎?”

    中國在1918年以前,絕大部分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書面語言寫成的。但是人們的日常溝通使用的是當時的口語,而不是文言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0後是不是看著周星馳電影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