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福歌
-
2 # 暖爸萌媽育兒記
其實我也是個年輕寶媽,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不算弱,關於現代教育理論也懂得一些。我知道,我們傳統的“不打不成才”是行不通的。然而然而,這些終究是理論,真正打起人來我們卻是絲毫也不含糊……
究竟打了多少呢?不好意思,這個真沒統計過。這也可以說明,打得還真不少。當然了,不算是重打吧,更多是象徵性的。
據說有了二胎後大寶會失寵。很多父母都不認同這個觀點。但是,事後回頭想想,我發現可能真有這樣的情況。想當初一個小孩時,似乎真沒打過她,等到有了二寶,打起大寶的頻次便越來越多了。當然了,也可能是因為孩子大了更淘氣的緣故吧。
但打孩子絕對不是什麼好事情,至於教育的效果,那也絕對是治標不治本的。我發現,大寶特別喜歡狡辯找藉口,總是習慣逃避責任。在家裡,只要稍有些風吹草動,她預感到不太妙的時候,便立馬會找出各種藉口來解釋。養成這樣的習慣肯定是不好的。
其實,打完孩子後我心裡也是會覺得愧疚的,感覺對孩子的傷害太大了,儘管我打孩子通常是沒用力。不過,我對孩子更大的傷害,似乎並不是因為打了她,而是在某一次一衝動做了件事。
有一次,孩子遲遲不來吃飯,只是在一張白紙上亂塗亂畫。當時心情不好,於是把那張紙拿來揉成一團扔進了垃圾桶。
本來在平時,她也是圖圖畫畫的,扔了也不在意。可這一次她的情緒卻是變成無比激動,又哭又鬧張牙舞爪地失去了理智,並且惡狠狠地說長大後要拿刀殺死我。
後來我才意識到自己犯個大錯,因為那一次她認為自己的不是隨便圖畫,而是一件作品,所以在眼裡看得很重。而我卻如此無情地將她的作品隨便破壞,也難怪她會如此崩潰了。
從那以後,面對熊孩子每每要氣瘋的時候,我都會默默地深呼吸幾下,讓自己儘量平靜,以免再發生過激行為。
-
3 # 周南筠
經常打。
1.程度首先打孩子只是打打屁股,打打手心,不是真的拿東西砸,拿鞭子抽,那是虐待。
2.分孩子打孩子要看孩子個性,女孩男孩要面子的不能打,皮的怎麼說都不聽的才打。
3.教育手段打是為了告訴他,你錯了,這是一個懲罰措施。
你不喜歡也可以,我們換個懲罰,罰站,罰不吃零食都可以,就是一個教育手段。
4.增強孩子心裡承受能力現在孩子很多想不開跳樓的。
如果從小經常被訓和打會好很多,他從小就被訓,老師訓他,同學嘲笑他就沒有那麼不可接受。
打完之後讓孩子自己想,怎麼解決問題。
他以後遇到什麼難處,他就會想怎麼解決,而不是想死。
-
4 # 菈媽親子
我家孩子沒捱過打,雖然有時候看著他調皮反叛的樣子,恨得牙癢癢,但是終究還是沒有打過他,最多就是嚇唬嚇唬而已。
很多父母都有相同的困擾,孩子不聽話、調皮搗蛋到底該怎麼教育。有的父母認為熊孩子就該讓他受點教訓,該打的時候就要打,否則他不長記性;但有的父母尊崇不吼不叫的溫和政策,但效果又未必好。
那,面對淘氣的熊孩子到底該怎樣教育呢?
首先,懲罰和打罵是不可取的。
打罵的方式,雖然當時看起來有效果,孩子有所收斂,但是過後你就會發現,孩子該怎樣還是會怎樣,根本就不長記性。這是因為,這種粗暴的對待方式,容易讓孩子心生抵抗。
在這樣的情緒之下,孩子反而會更加唱反調:你不讓我這樣,我就偏偏這樣;你讓我往東走,我就偏偏往西走。所以,懲罰和打罵的方式不可取。
其次,允許孩子說“不”。
很多父母習慣了孩子乖巧聽話,所以當孩子開始說“不”的時候,多少都會有些惱怒和震驚,隨後就會想去打壓孩子。但是反過來想,孩子能夠提出不同的意見,有他自己的想法,不正是孩子長大了的表現嗎?父母應該感到高興才對。所以,父母不妨聽聽孩子的理由和意見,讓他感受到被公平的對待。
再次,讓他們承擔自然後果。如果不是原則性問題的時候,父母可以選擇儘量放手,讓他們自己承擔一些自然後果。比如:爬高容易摔跤,杯子沒拿穩,容易打碎等等。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鍛鍊他們的最好時機。
所以,既然教育孩子的方法有這麼多種,為何偏偏要選一個既沒有效果,又容易傷害親子感情的一種呢?用溫和的方法,同樣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回覆列表
成才勿需打,打死不成才。賺累又傷感情,你圖啥?!捱打孩子校內外準受欺,人自尊打丟一輩子找不回來。我孩子從不打隨便自由人,當今車、房丶好職業其樂融融。家長切莫做親者痛而“仇”者快之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