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左手暗影右手聖光
-
2 # 物原愛牛毛1
不錯,咱們的太陽至少是個二代恆星,但你不要誤會,二代或三代恆星的形成並不是主要有上一代恆星的殘骸來構成,如果是那樣的話,是不可能形成恆星的,並且上一代恆星也不會死亡;由此可知二代或三代恆星的形成位置絕不會在上一代恆星所在的區域。所以嚴格說起來,咱們現在太陽系所在的區域並沒有發生超新星爆發的天體,誕生太陽系的還是原始星雲,咱們的太陽系只是吸收了附近超新星爆發的殘骸,也就是說所謂的上代太陽指的就是那個超新星爆發的天體,所謂的二代太陽並不是上一代太陽的重新組合。
現代關於太陽系起源的最新科學理論是這樣的:形成太陽系的巨大分子云(幾乎全是氫元素)直徑原本有數光年大小,同時形成了數顆恆星,咱們的太陽是其中的一顆。太陽系古老的隕石和岩石中含有的重元素(比如地球上有各種大於鐵的元素)顯示當時形成太陽系的那部分星雲團必然在超新星殘骸附近,是超新星爆炸的震波使這塊星雲團密度升高,使得自身重力得以克服內部氣體分子膨脹的壓力造成坍縮,太陽系得以誕生。注意是附近的超新星爆發。被認定為原太陽星雲的地區,也就是日後將形成咱們太陽系的地區,那地區的那塊星雲團直徑當時大小有7000――20000多個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即日地平均距離,大約是1.49億公里),星雲坍縮時,因角動量守恆使它的轉速加快,內部原子碰撞頻率加大,原始區域中央集中了大部分的質量,溫度也比周圍高。當引力、氣體壓力、磁場和自轉作用在收縮的星雲時,它開始變得扁平成為旋轉的“原行星盤”,直徑大約200天文單位,並且中心有一個稠密的原始恆星。大約1億年後,原恆星密度和溫度大到足以點燃內部的氫元素能夠抵抗自身重力的收縮能,達到平衡不再收縮,這時的太陽才真正成為恆星,原行星盤物質早在環繞原恆星時就在吸積了,吸積周圍的物質,包括附近超新星爆發拋散的大量殘骸碎片,裡面含有超新星爆炸的心臟部分產生的重元素,不斷吸積成“從集”到“星子”再到行星,數百萬年每年增加15釐米。直到太陽開始核聚變成為真正恆星開始向四周吹太陽風,吹走了原行星盤剩餘物質,行星停止生長,太陽系正式形成。
太陽系的起源
從上描述可知,組成太陽的絕大部分物質仍是原始星雲,而非超新星殘骸,否則太陽絕不會含有90%以上的氫元素和將近10%的氦元素,因為上一代恆星是在內部氫元素氦元素等耗盡的情況下才發生的超新星爆發,爆發時即使外部有一些氫元素也絕不可能太多,根本不足以給新一代恆星的熱核發應提供巨量的氫元素。咱們太陽的氫元素絕大多數來源於那團分子云。
-
3 # 艾伯史密斯
答:每次恆星超新星爆發,都會把大量未燃燒完的氫和氦拋灑出去形成星雲,這些星雲物質就是下一代恆星的溫床。
每次超新星爆發,都是一次重元素沉澱的過程,“沉澱物”形成了中子星或者黑洞,大量氫和氦隨著超新星爆發逃離,然後實現恆星演化週期的迴圈。
恆星是有演化週期的,大致過程為“原始星雲坍縮—恆星—超新星爆發(或者形成白矮星)—星雲—星雲坍縮—恆星”,宇宙中的恆星就是這樣不斷迴圈。
但是每一代恆星,似乎都有能燃燒數億年的氫元素,這是為何呢?原因在於恆星演化末期,重元素由於比重高,會集中在恆星的核心部分,氫和氦比重低,會積聚在恆星的外層,當恆星坍縮時,有下面幾種情況:
(1)中小質量恆星,在演化末期塌縮成白矮星,在白矮星徹底形成前,巨大的能量釋放(主要是氦閃)會把大量外層的氫和氦吹散開,形成行星狀星雲,重元素將坍縮成白矮星;
(2)大質量恆星,透過超新星爆發可能形成中子星,其中絕大部分重元素,都在中心塌縮成中子星物質,只有少量重元素以及大量的氫和氦,在超新星爆發中拋灑出去;
(3)超大質量恆星,透過超新星爆發形成黑洞,情況和中子星超不多;
而且重元素由於比重高,在超新星爆發後,很難被星際物質減速,被拋灑的範圍更廣;而氫和氦由於比重低,拋灑的範圍小,容易被星際物質減速形成星雲。
-
4 # 觀上靈雲
從時間推算,太陽,理論上至少是第三代恆星,甚至更多,從地球上有少量的重金屬來看,太陽的前身應該是一顆巨大的恆星,比形成黑洞的恆星還要大,也就是說,它在壽命到了能把黑洞都炸了粉碎,所以在太陽系里根本就找不到傳說中的恆星死亡後留下的遺體,無論是白矮星、中子星還是黑洞都沒有。
一方面,恆星大爆炸不是等可以反應的分子全部反應完了才爆炸,另一方面中子星黑洞大爆炸又會形成新的元素,不僅僅是重金屬,也會有輕元素,所以太陽系不缺氫元素。
回覆列表
太陽哪裡經歷過一次超新星爆炸???你在哪個文章裡看到的?有一次超新星爆炸,還有你什麼事,地球都沒了。能不能動點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