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花漫開
-
2 # 去了光陰醉了紅塵
很多地方的培訓不過是經濟利益,培訓的內容與方法都與一線脫節,大而空的理論,羅列拼湊的百家之言,偷換概念與名稱的老教育家們提出的教育思想成了“新教育”,如此而已,整個行業是新興的,可惜是亂得。
-
3 # 君臨天下102102459
繼續教育這是國家對教師適應社會發展的學習要求!其中心意思是讓教師活到老,學到老,終身獻給教育事業,而不落後於社會發展。作為教師理所應當進行繼續教育的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和能量。尤其是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各種現代知識不斷更新,如果教師不能及時補充知識,不斷”充電“,勢必影響教學!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須有一桶水“就說明了如此!這就是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的必要性!但是,現在的繼續教育成了給教師增加的負擔和壓力!一是成了評聘教師職稱的必要條件,二是佔用老師的大量教學時間,三是教育主管某部門的生財之道。象根”雞勒“,弄得教師扔不得,要不得!提起來頭疼,又不敢不做!因此說這個繼續教育完全變了味,使廣大教師在壓力之下被動而學,目的是為得到”結業證書“,以此”繼續教育“完全沒有了意義,應該休矣!我認為:繼續教育應該是對教師進行鼓勵性的,表彰性的,獎勵性的學習,不應該借評職稱加上”必要“條件!
-
4 # 落思rose
唉。為了每五年360學分,我只得年年報名,50多歲的人了,常跟以前的學生,甚至學生的學生成同班學員。當了N年班主任,還報班主任培訓班;教了N年電腦課,還報計算機應用培訓班;與學生打交道30年,還報心理學培訓班等。問題是在縣裡,年年上課都是那幾個人,年年講的也還是那些東西。如要問繼續教育培訓有什麼用,我說真沒什麼用,原因多多。
但還是要繼續報名,繼續參培,繼續撈分,不然教師資格證稽核難過關,就波及工作與生計了。
-
5 # 例外旁觀者
教師培訓這塊蛋糕很大,有權管教師的都想分一塊兒!
網路培訓、繼續教育、“雙師培訓”、崗位培訓、國培、省培、市培、縣培、校培、骨幹培訓、班主任培訓、教研員培訓、能力提高培訓、資訊科技培訓…對此,老師焦頭亂額,除了耗時間,耗精力,還得繳費!可對各種培訓機構(基地)和“專家”們意義可大了!掙錢啊!
繼續教育還分教育部們和人社局舉辦的兩個部分,人社的更坑人!除了網路的所謂“公需課”每年多少課時,還有“專業課”多少課時,好像教師成天沒什麼事似的,要求看那些“專家影片”,老師忙啊,只能掏錢在”淘寶”買,忙累了老師,干擾了正常教育教學秩序不說,哪一項不都是教育投入的”專案”資金啊!他們都在實實在在地賺著、耗著“教育經費”的真金白銀!
請看2019第一天人社局發的通知!
想評職稱?
你之前即使已經萬事俱備了,那你還是再花錢等幾年吧!這不是坑老師是什麼??
也搞起了”飢餓營銷”要求幾天內完成,可網站的註冊開放動輒就關閉了,這一下,老師們都像無頭蒼蠅,到處打聽,如何交費註冊,交流如何一次性學完幾年的訣竅辦法!全省收入就上億吧!收款的是“河南高輝教育科技公司”。有權發財真的很容易!
老師想評個職稱,光”繼續教育”這一塊兒各種證書就大大一摞,搞不好還有漏掉的過不了關!
目前這種教育培訓亂象就沒人管嗎?
-
6 # 使用者92764109636紅巖
教師繼續教育和培訓典型的形勢主義,對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實際沒有多大作用,浪費了國家的財力和人力資源,也牽扯了老師的很大精力。你不參與,職稱評定作為重要的一項,多數都是不得不參與,胳膊拗不過大腿,很多教師都是應付了事。因此繼續教育的價值和作用並不大。
-
7 # 手機使用者50488403018
變了味的繼續教育該整頓了,牟利十腐敗十教師評職的沉重枷鎖!與國務院對教師評職減負相對力,希望調查追責。應實行具有實際效果的,對教師不過重增加負擔的鼓勵性繼續教育。
-
8 # 使用者105459086518
這樣問話就是錯誤的,老師讀了幾年師範就一勞永逸了?現在社會科技突飛猛進,老師再學習,再提高十分必要,否則就落後於時代潮流、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怎能這樣消極不思進取對待老師的繼續學習和進一步提高呢?
回覆列表
我覺得無論何時,人是有選擇權的。
你覺得這個課程好,你就好好學。覺得課程對自我沒有意義,可以形式學。存在即為合理,或許我們覺得毫無意義的理論培訓,在另一些人眼中是需要的。
年輕人需要多培訓,因為正是構建教學觀的時刻,學習到的都能在日後的教學中潛移默化形成你的風格。年紀大的人也需要培訓,因為習慣了同樣的課程一年年重複,會固步自封。培訓讓人開眼界,而後對現狀有反思。教學不止是埋首耕耘,還要有開闊眼界。歡迎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