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指正一下問題的錯誤:靖康之變是指北宋靖康年間金國部隊攻破開封,擄走徽欽二帝的事件,朱允炆被朱棣奪權之事,是“靖難之變”。
↑“靖難之役”本來可以避免發生↑
實事求是的講,朱允炆是完全有可能預防靖難之變的,然而他和他的智囊團屢屢在關鍵時刻犯下重大戰略錯誤,一錯再錯,最終成就了朱棣的狼子野心。
朱允炆登基後,明朝的統治基礎已經很牢固,唯一的威脅就是來自於各位藩王。
這其實是朱元璋給自己孫子惹下的麻煩。朱元璋對待臣屬和功臣集團非常嚴酷,然而對待自己的各個兒子們,卻是好得不得了,而且很奇怪的是,朱元璋似乎從來沒考慮過自己兒子造反的可能,他給了各個藩王非常大的權力。
各位藩王不但可以專制國中,還各自擁有精兵數萬,自己任命官員。對朱元璋而言,各個藩王是他對抗功臣集團的堅實後盾。
待到朱允炆登基,功臣集團早就已經基本死絕,攪不起風浪了,這時他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加強皇權,削弱藩王權力。朱允炆犯下了第一個大錯,沒有采取上策削藩。
↑朱允炆自己犯下的錯誤,含淚也要承擔後果↑
何為上策?當時一位已經退休的都督府斷事,名叫高巍,專門上疏勸諫,提出了削藩的上策:“應當將西北諸王子分封於東南,東南諸王子分封於西北,小共地,大其城,以分其地。如此,則藩王之權不削自弱矣”。
這個策略是加強版的“推恩令”,成本低,效果好——把各個藩王的領地交叉分封給已婚的王子們,犬牙交錯,互相牽制,互相鬥爭,則各路藩王的勢力都會大為減弱。
“推恩令”的思路,首先是由漢文帝時期的賈誼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到了元朔二年正月,漢武帝正式採用主父偃的“推恩令”,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餘諸子在原封國內封侯,新封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各郡來管理,地位相當於縣。
“推恩令”的推出,導致藩王諸侯封國越來越小,勢力大為削弱。
有如此好的事例在前,朱允炆和他的智囊團(主要是齊泰和黃子澄)竟然不肯採納。
↑齊泰提出先對燕王下手,事後證明是正確的↑
沒有了上策,那就來看看中策,朱允炆和他的智囊團秘密商議,準備強行對各藩王開刀,那如何開刀,先對誰開刀,就成了關鍵。齊泰提出燕王朱棣擁有重兵,而且素有大志,應該先拿燕王開刀,直接削奪他的藩地,但黃子澄卻持相反意見,認為燕王不容易搞定,“宜先取周,剪去燕王手足,再圖燕不遲”。
應該說,齊泰的意見是中策,因為一旦和藩王翻臉,必須考慮藩王被逼走上造反道路的可能,那麼,先剷除勢力強大的藩王是正確的決策,因為當朝廷突然下手,即使勢力強大的燕王也來不及做抵抗,而且他也找不到理由抵抗,很容易就會被拿下,剩下拿下勢力孱弱的藩王,自然好收拾。
↑黃子澄徒有忠心,卻沒有智謀,坑了朱允炆↑
而且,如果先拿勢力弱的藩王開刀,很容易激起實力強大的燕王等藩王的對抗,給了他們時間,更給了他們藉口,日後燕王朱棣起兵的理由正是以奸臣殘害皇室為理由起兵。
然而愚蠢的朱允炆和黃子澄,偏偏採取了下策,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五月,岷王
朱楩因“不法事”被廢為庶人,湘王朱柏因私印鈔票,擅自殺人,以及被人誣陷謀反,受到朝廷的嚴厲指責,同時朱允炆派出使臣,要求湘王入京接受審查,湘王朱柏不肯受辱於監獄,竟然聚集諸子和妃嬪,闔宮自焚而死。
接著,齊王,代王都被廢為庶人,這些事情發生在數月之間,給了其他藩王莫大的震動,可以說,從這些事情開始,燕王朱棣已經下定決心謀反了,造反是死,等著也是死,不如拼一把。
↑朱棣起兵,其實是被逼的,他不是等死的性格↑
可見,朱允炆採取強行削藩策略時,沒有聽取齊泰的建議,是非常嚴重的錯誤。
不止如此,朱允炆還放過了抓捕燕王朱棣的最好機會,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三月,燕王依照禮制,入京覲見朱允炆,四月份,朱棣離京回到封國,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朱允炆竟然沒有選擇抓捕朱棣,哪怕是直接把朱棣軟禁控制起來也行啊,放虎歸山,終被老虎反噬。
總而言之,朱允炆要想順利削藩,防止靖難之役,上策就是聽取高巍的建議,採取“推恩令”,成本低,效果好,沒有副作用。
中策就是聽齊泰的建議,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剷除勢力最強的燕王朱棣,比如燕王朱棣進京覲見之時,就該下手了。再去對付勢力弱小的其他藩王。
下策就是莫名其妙的先剷除勢力弱小的藩王,給勢力最強的燕王朱棣以起兵口實和準備時間,偏偏朱允炆和他的智囊團採取了下策,愚蠢是無可救藥的。
首先指正一下問題的錯誤:靖康之變是指北宋靖康年間金國部隊攻破開封,擄走徽欽二帝的事件,朱允炆被朱棣奪權之事,是“靖難之變”。
↑“靖難之役”本來可以避免發生↑
實事求是的講,朱允炆是完全有可能預防靖難之變的,然而他和他的智囊團屢屢在關鍵時刻犯下重大戰略錯誤,一錯再錯,最終成就了朱棣的狼子野心。
朱允炆登基後,明朝的統治基礎已經很牢固,唯一的威脅就是來自於各位藩王。
這其實是朱元璋給自己孫子惹下的麻煩。朱元璋對待臣屬和功臣集團非常嚴酷,然而對待自己的各個兒子們,卻是好得不得了,而且很奇怪的是,朱元璋似乎從來沒考慮過自己兒子造反的可能,他給了各個藩王非常大的權力。
各位藩王不但可以專制國中,還各自擁有精兵數萬,自己任命官員。對朱元璋而言,各個藩王是他對抗功臣集團的堅實後盾。
待到朱允炆登基,功臣集團早就已經基本死絕,攪不起風浪了,這時他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加強皇權,削弱藩王權力。朱允炆犯下了第一個大錯,沒有采取上策削藩。
↑朱允炆自己犯下的錯誤,含淚也要承擔後果↑
何為上策?當時一位已經退休的都督府斷事,名叫高巍,專門上疏勸諫,提出了削藩的上策:“應當將西北諸王子分封於東南,東南諸王子分封於西北,小共地,大其城,以分其地。如此,則藩王之權不削自弱矣”。
這個策略是加強版的“推恩令”,成本低,效果好——把各個藩王的領地交叉分封給已婚的王子們,犬牙交錯,互相牽制,互相鬥爭,則各路藩王的勢力都會大為減弱。
“推恩令”的思路,首先是由漢文帝時期的賈誼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到了元朔二年正月,漢武帝正式採用主父偃的“推恩令”,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餘諸子在原封國內封侯,新封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各郡來管理,地位相當於縣。
“推恩令”的推出,導致藩王諸侯封國越來越小,勢力大為削弱。
有如此好的事例在前,朱允炆和他的智囊團(主要是齊泰和黃子澄)竟然不肯採納。
↑齊泰提出先對燕王下手,事後證明是正確的↑
沒有了上策,那就來看看中策,朱允炆和他的智囊團秘密商議,準備強行對各藩王開刀,那如何開刀,先對誰開刀,就成了關鍵。齊泰提出燕王朱棣擁有重兵,而且素有大志,應該先拿燕王開刀,直接削奪他的藩地,但黃子澄卻持相反意見,認為燕王不容易搞定,“宜先取周,剪去燕王手足,再圖燕不遲”。
應該說,齊泰的意見是中策,因為一旦和藩王翻臉,必須考慮藩王被逼走上造反道路的可能,那麼,先剷除勢力強大的藩王是正確的決策,因為當朝廷突然下手,即使勢力強大的燕王也來不及做抵抗,而且他也找不到理由抵抗,很容易就會被拿下,剩下拿下勢力孱弱的藩王,自然好收拾。
↑黃子澄徒有忠心,卻沒有智謀,坑了朱允炆↑
而且,如果先拿勢力弱的藩王開刀,很容易激起實力強大的燕王等藩王的對抗,給了他們時間,更給了他們藉口,日後燕王朱棣起兵的理由正是以奸臣殘害皇室為理由起兵。
然而愚蠢的朱允炆和黃子澄,偏偏採取了下策,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五月,岷王
朱楩因“不法事”被廢為庶人,湘王朱柏因私印鈔票,擅自殺人,以及被人誣陷謀反,受到朝廷的嚴厲指責,同時朱允炆派出使臣,要求湘王入京接受審查,湘王朱柏不肯受辱於監獄,竟然聚集諸子和妃嬪,闔宮自焚而死。
接著,齊王,代王都被廢為庶人,這些事情發生在數月之間,給了其他藩王莫大的震動,可以說,從這些事情開始,燕王朱棣已經下定決心謀反了,造反是死,等著也是死,不如拼一把。
↑朱棣起兵,其實是被逼的,他不是等死的性格↑
可見,朱允炆採取強行削藩策略時,沒有聽取齊泰的建議,是非常嚴重的錯誤。
不止如此,朱允炆還放過了抓捕燕王朱棣的最好機會,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三月,燕王依照禮制,入京覲見朱允炆,四月份,朱棣離京回到封國,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朱允炆竟然沒有選擇抓捕朱棣,哪怕是直接把朱棣軟禁控制起來也行啊,放虎歸山,終被老虎反噬。
總而言之,朱允炆要想順利削藩,防止靖難之役,上策就是聽取高巍的建議,採取“推恩令”,成本低,效果好,沒有副作用。
中策就是聽齊泰的建議,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剷除勢力最強的燕王朱棣,比如燕王朱棣進京覲見之時,就該下手了。再去對付勢力弱小的其他藩王。
下策就是莫名其妙的先剷除勢力弱小的藩王,給勢力最強的燕王朱棣以起兵口實和準備時間,偏偏朱允炆和他的智囊團採取了下策,愚蠢是無可救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