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73882024332
-
2 # 啃鴨架子
佛珠代表著仁慈和善良。
當時的甄嬛處境十分危急,皇帝已經知道了她與果郡王之間的私情,也賜毒酒於甄嬛,讓她解決掉果郡王。本來甄嬛是想自殺一了百了,可誰知果郡王為她思慮周全,偷偷喝下毒酒,用生命最後一次保護了她。甄嬛傷心欲絕,摔傷了雙腿,臥床不起,也拒絕去見皇帝。
雖說甄嬛心裡恨急了皇帝,可她對皇帝還有一絲情意,她還是記得當初那個叫她莞莞的四郎的,可見一開始再次回宮爭寵時她是沒想致皇帝於死地的,她只想在皇宮中為孩子為姐妹為父母而奪一片天地。
但是現在眉莊死了,果郡王死了,浣碧也死了,甄嬛終於忍無可忍了,於是起了殺害皇帝的心。扯斷佛珠也就是扯斷了善念。
後來甄嬛跟寧嬪合手毒死了皇帝,皇帝死不瞑目。
-
3 # 漂亮鎖骨
甄嬛聽聞蘇培盛一句“玉福晉也隨王爺去了”,愣了一下,隨即扯斷手裡的佛珠,淚流臉頰。甄嬛為何要扯斷手裡的佛珠?
我認為,就像雍正駕崩前用力去拉扯床前的如意幡一樣,甄嬛這是受到強烈刺激、極度悲傷痛苦、心理防線崩潰的應激反應。電視劇拍攝特意給了“扯斷佛珠“一個鏡頭特寫,可見這個細節的背後,也蘊藏著許多資訊。
電視劇開篇,甄嬛在入宮選秀前,特意去求菩薩,保佑自己被撂牌子。她不想嫁入帝王家,而是願得一心人,白頭偕老。甄嬛自小是信奉佛教的。佛珠作為佛教的重要信物,在劇中也出現過幾次。
一次是甄嬛從甘露寺回宮,第二天向皇后請安,送了一串佛珠給皇后。另一次是甄嬛利用腹中無法成活的胎兒扳倒了皇后,她內心不安,手持佛珠為那未出世的孩子祈福。還有一次,蘇培盛告知甄嬛果郡王生病一事,甄嬛心中著急,差了溫太醫前去檢視,隨後自己便跪在蒲團上,手裡一串佛珠,為十七王爺祈福……
這佛珠,或許是甄嬛與佛家因緣、善念猶存的一絲聯結。果郡王飲毒酒而死,甄嬛傷心萬分,卻不能明目張膽地表現出來。這份悲傷,甄嬛壓抑在心底,蘇培盛來之前,她可能在為允禮誦經唸佛,才會手持佛珠。不想蘇培盛報來了浣碧殉情的訊息。一個是至愛之人,一個是至親妹妹,短短時間,接連失去心中的重要之人,那是何等悲苦。
甄嬛本還想著向佛祖祈求庇護,保護自己和親人安康。結果等來的是狠狠的一個巴掌,扇掉了她心中殘存的信奉和善念。自回宮以來,眉莊難產而死,溫實初自宮,果郡王被毒死,浣碧撞棺木殉情,身邊之人,逐一離去。
皇帝對允禮狠下殺手,為了隱瞞真相,還不讓張揚不準哭喪,著實令人心寒。悲憤所至,甄嬛扯斷了佛珠,捨棄了這一份虔誠的信仰。從今以後,她至親至愛的人不在了,隨著這斷掉的佛珠一起去了。
甄嬛透過蘇培盛得知了皇帝出手的內幕。你不仁我不義,從此,甄嬛斬斷自己對皇帝尚存的仁慈和過往的情義,徹底踏上覆仇的血路。
-
4 # 愛吃米老鼠的加菲貓
個人認為,甄嬛對浣碧的感情很複雜。
一,浣碧是甄嬛的親妹妹,但是卻是父親揹著母親私納罪臣之女生的女兒,是父親不忠不貞的證據。
二者,浣碧陪伴自己多年,但是卻又不是如流朱 槿汐一般赤誠忠貞,她有自己的慾望,也會為了自己的慾望選擇背叛她。這點挺奇怪,這麼多年,皇后竟然沒有設法拉攏浣碧。
三,浣碧在某種意義上,是甄嬛的情敵。甄嬛並不能百分百信任浣碧。參考甄嬛有孕後對浣碧的安撫,甄嬛應該也是擔心浣碧一時想岔做出對自己不利的事情。
四,不得不說,甄嬛是羨慕浣碧的。她羨慕浣碧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兒她卻不能。摯愛之人死在自己手中,自己連痛哭都不能。
不管怎麼說,浣碧做的正是甄嬛想做的,她心情可以說很複雜。一方面,痛心允禮和浣碧雙雙離世,一方面又心痛自己不能隨允禮而去,心中又有幾分對浣碧貞烈的震撼。
回覆列表
甄嬛傳頗受好評的重要原因就是細節處理的得當。比如扯斷佛珠這個細節。
要知道,甄嬛在當時已經打敗了皇后和安陵容,逐漸走到後宮權利的巔峰。集皇帝寵愛於一身。
然而就在此時,雖然沒有外在的威脅,但自己與果郡王的私情慢慢浮出水面,果郡王也因此而賜死。
相對於死人而言,甄嬛更看重活著的人。果郡王死後,甄嬛準備放下仇恨,開始過好生活,每日唸經禮佛。
但是,浣碧在果郡王出棺當日,一頭撞死在棺前。要知道,自己深愛的人死了,自己妹妹也死了,一個摯愛,一個至親。
甄嬛受不了打擊,因為皇帝,她們一家沒有好的結果,漸漸放下的仇恨在那一刻被點燃。
一念之下,扯斷佛珠,流下兩行淚水,是她心理想法與狀態的外在反應,也是她準備復仇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