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張老師談親子教育

    關於性教育,我們從來沒有刻意去教導,也沒有刻意去避免,因為在我家,性是一件好玩又公開的事情。在小泥的長大曆程中,我們一直很隨意地聊相關的話題。

    第一階段認識:男孩與女孩區別是小雞雞

    大約兩歲的時候,小泥上完幼兒園回家跟我說:“媽媽,女孩跟男孩子不同,男孩子是站著噓噓的,女孩子要蹲下來。”那應該算是小泥的第一次“性啟蒙”吧。當時我彷彿是這麼說的:“對,因為男孩子有小雞雞,女孩子沒有啦。”她也沒再問。當時她便有一個印象:男孩子比女孩子多出來一個“小雞雞”,這是十分正常的現象,所以男生女生小便的時候方式不一樣。

    第二階段認識:長成大人會有毛毛跟紅尿

    當我“光明正大”地告訴小泥關於“性”的事情時,小泥也很能“光明正大”地接受。

    有一天,四歲的小泥急衝衝地撥開浴室的門:“爸爸!我告訴你一件事哦……小遠他今天看了兩個小時的電視!!他將來要變近視眼哦!”當時她爸爸正光著身子在洗澡,小泥爸一邊擦身體一邊支援她:“等一下批評他!”小泥滿足地“哇”一聲,又把門關上,自己跑開了。

    我好奇地撥開門,小泥爸還真是“坦蕩蕩”呢,啥也沒穿,一點也沒覺得不好意思。

    而小泥呢,也覺得十分正常,爸爸長得就這個樣兒,有什麼好奇怪的?

    她就這麼經常隨意地撥開她父親的浴室門,當然也撥開我的。

    我們母女倆是經常在浴室裡聊天的,我光著身子,她站在門口有一句沒一句地聊。有時候也會提問題:“媽媽,你為什麼長毛毛?”

    我會說:“媽媽是大人,大人就長毛,你們,長毛的地方是隱私的地方,不經常見光,面板也會彼此地磨擦到,這些地方如果長了毛毛,有保護的作用。”

      小泥指著頭:“我只有頭上才長。”

      我說:“是的,因為小泥的頭很重要,所以要長出這些毛髮來保護這顆小腦袋!現在你還小,將來你長大了,來月經了,腋下跟小屁屁就會長出毛毛來保護你喲!”

      小泥問:“也會跟你一樣有紅色的尿尿嗎?”

      我肯定地說:“對!那些紅色的尿尿就是月經,一個月來一次,哪個女人都這樣!不過這些事情不能跟別人說喲,這是我們倆之間的小秘密!”我這麼說是因為有一次小泥跑去大廳,大聲跟小泥爸說:“爸爸,媽媽有紅尿尿!”雖然這是事實,但是事實也有選擇不說的權利啊。

    第三階段認識:孩子是從哪裡來的?

    一直以來我們的“性教育”都很正常,一點也沒困擾到。

    關於生育的問題更是隨性。

    有一天小泥突然回家來跟我說:“媽媽,你知道嗎?我是由媽媽的卵子跟爸爸的精子在一起變出來的!那時候爸爸的精子就象小蝌蚪一樣地競爭哦,誰勝利誰就變成了我!”

    我還大吃一驚呢,我正準備著哪天小泥提這個問題我咋回答,沒想學校給先打了預防針!

    我說:“老師講得真棒呢!的確是這樣。小泥講得真好!”

    其實我也準備了類似的人體的教育書,如果學校沒教,那我就用那些書來親子閱讀,神不知鬼不覺就把這話題給拿下。呵呵。

    後來講到這個問題,我是這麼說的,首先當然得進行品德教育:“一男一女呢,得先結婚,結了婚才可以生孩子哦,怎麼生孩子啊,就是一個精子一個卵子結合,小孩子就出來啦!”還得有法律意識:“如果你還沒到18歲,那是不可以生孩子的哦!”最後還得有母權意識,呵呵,“交了男孩子還得帶回來給媽媽看哦,如果媽媽不同意那是不能交往的哦!”

    所以一直以來,“性教育”在我們家是很隨意的事情。樹木生長有它的年輪,我一直等著她慢慢長大,總有一天她會突然覺得不能再觀看父母的身體,總有一天她上廁所會注意關門,總有一天她的小抽屜會出現一包厚厚的包生巾。

    等那一天到來,沒關係,媽媽依然象大樹一樣盤紮在這裡,而我們,什麼話題都可以探討,因為我不僅是你的媽媽,還是你最親密的同盟與戰友。

  • 2 # 夏老師191589489

    小學階段就要開始性教育,方式可以多樣化,內容可以實際點,等到孩子青春期來臨,就會自然釋懷。

    從性原細胞的生長髮育來看,女孩從性腺產生開始,卵原細胞就在進行減數分裂,而男孩則要等到青春期。如果在小學階段女生能意識到這一點,瞭解一些基本常識,是有益的。

    教育方式可以多樣化,比如教育孩子對於男女生服飾的區別進行說明,對身邊動物的性別進行認識,採用畫圖的方式畫出男生和女生等等。

    教育內容一定要是孩子見過的,能感受到的,感興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有的灑水車不顧路邊行人,只是一個勁的噴水,把路人弄的渾身溼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