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顧雲孫
-
2 # 良人執戟2
我對福建歷來饒有興趣,這個十二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居然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形為山地和丘陵。而山勢與海岸線平行,這個地勢我感覺對經濟、尤其是山區經濟特別有利。
福建的經濟中心很有意思,北部有省會城市福州的經濟叢集,而南部卻擁有優秀的海港城市一一廈門、東北部歷史名城一一泉州,山區部分著名的水仙之鄉一一漳州。(廈門的落日餘暉)
一個巨大的勾號將連線這三個地區,成為整個福建的經濟引擎,正如今天剛剛結束的三地五市的聯席首次大會所言,以廈漳泉都市區建設為引擎,進一步帶動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加快發展,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建設新福建的重大戰略部署。這次聯席會議的近期、中期、遠期目標其氣魄宏圖,的確為三個地區的人民高興,因為要加強三個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區域影響力。
到中期即2025年,三個地區將協同創新體糸,地區間障礙基本消除,區域竟爭力顯著增強。
到遠期2035年,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基本實現統一規劃,協同治理,城鄉融合,一體發展。我注意到這樣一句話:"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區域協調發展的樣板"。(歷史名城泉州)
這就是說不但這三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取得成功,同時,對全國的經濟發展同樣是樣板標誌。
祝賀三個地區的人民。
-
3 # 彬彬彬啊
福建靠山臨海,山海資源豐富,山海協作能夠更有效、可持續推動山海地區經濟發展。廈漳泉都市區及山海協作發展的推動能夠使得閩西南更平衡發展。如果五地市做好統籌佈局,能夠利用好政策,真實有效的落實好各項合作,推進閩西南共同發展,則閩西南及福建全省都將受益無窮,也將成為區域協調發展的範本。
閩西南各市經濟均各有特色,且相對較為均衡。廈門服務業旅遊業科技行業發達;泉州有著眾多的千億產業叢集,產業基礎好;漳州則食品加工、農業等較為發達;龍巖、三明的重工業底子好。五地市如果能夠做好統籌佈局和協調聯動,更好發揮各市的產業優勢,便能夠更好帶動區域發展。
閩西南的協調發展,更重要還在於各市之間的取捨,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個不均在於政策上的不均,資源上的不均。做好政策和資源的分配,讓閩西南擰成一股繩,共同發力,才能推動區域騰飛。
-
4 # 歸就櫃蘇
提問人發的第一張圖是錯的,這一張圖才是對的;因為【法律規定】省級下來,就是(縣)市級……千萬別說什麼網路百科,一切要以法律為準!
-
5 # 代古拉K
當前乃至未來的經濟競爭,不僅是單個城市之間的競爭,更重要的是城市群之間的競爭。福建省作出的決策還是站位很高,看得很遠!具有虹吸臺灣人民前來就業、依據的能力!
翻開福建省地圖,廈門、漳州、泉州、龍巖、三明五市同屬閩西南,山海相連,具有聯通南北、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
歷史上,五市區也相互聯絡,相互合作,然而,在當前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下,統籌機制有待完善,工作合力尚未形成,協作結合不夠緊密……
這些問題制約著閩西南五市的協作發展,與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城市群相比,閩西南五市“抱團”優勢還不突出。
雙邊、多邊、多層次、多形式的區域協作,不斷激發協作區的內生動力,掀開協作發展的新希望。
-
6 # 鄭強平1
重要的一點是,廈門是計劃單列,泉漳等由省裡規劃,如何統籌規劃?規劃由省裡批,還是中央批?省裡不能批廈門部分,中央又不能直接批泉漳等。這個問題不解決,再好的規劃執行起來恐怕不順暢。
-
7 # 小暢ice
目前廈漳泉的動作比較緩慢,現在就是加快廈門島外的建設和廈門西的推進,馬鑾灣新城和集美軟體園三期的建設。廈漳同城化機率特別大,福建省還沒有一個城市進入新一線城市,這是讓人比較尷尬的。希望廈漳泉再接再厲
日前廈漳泉龍三五市書記及市長及省各職能廳長在廈門共同召開閩西南經濟協作區聯席會議,決議廈門牽頭共同推動廈漳泉都市區建設及山海協作共同發展。決議各市選派人員進駐廈門共同協調推動協作區工作進展。對於這個舉動你怎麼看?有什麼好的建議?
回覆列表
閩西南經濟協作區聯席會議召開,決議共同推動廈漳泉都是區及山海一齊發展,你怎麼看?謝謝悟空!隨著各個省於省之間的經濟大聯通,只是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後閩西南的一次經濟協作聯席會,也同樣是一個大布局,大戰略,互相帶動經濟的大發展,對將來臺灣迴歸統一能起到一定作用,對閩西南的經濟同時也是起到推動作用,由其是夏門,福建臨近臺灣,從長遠規劃是大有發展前景。對整個閩,西南,泉州等地的發展也是很好的,對這幾個城市的旅遊事業能共同發展,都是一個大好訊息。所以說很好,透過這次聯席會的召開,我的觀點是,一定能把閩西南建設更好,建成花的海洋,美麗,秀美的大都市!對不起,對本次會議精神瞭解不夠,故講的不夠具體。望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