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你是誰62589476

    宋朝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文輕武說主要原因。

    石敬瑭936年建立後晉,自立反唐。向遼求援,與遼國皇帝父子相稱。938年把具有戰略防禦意義的燕雲十六州送給大遼。遼國的疆域擴充套件到長城一線。 過了長城一線就是開闊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有利於騎兵作戰。宋朝失去抵禦北方遊牧民族騎兵,天然屏障。宋朝境內又不產良馬。宋朝無法抵禦北方騎兵。我認為宋朝沒有掌控燕雲十六州導致宋滅亡的間接原因。

    主要原因,重文輕武 趙匡胤在邊患未除情況下解除軍事將領兵權。怕其在地方做大作強 ,像唐一樣地方割據勢力林立。導致江山不穩,國家滅亡。賜給武將良田美宅,讓其回家享樂。

    文官帶兵造成兵和將,相互不認識的混亂局面。平時疏於操練。這樣軍隊會有戰鬥力嗎?可想而知,連西夏小國都打不過。打不過就花錢買和平。長此以往人家沒錢就打你打你就掏錢,成了惡性迴圈。造成付稅加重國內起義不斷,動搖了大宋的根基。

  • 2 # 睿讀西遊

    宋王朝自宋太祖趙匡贏960年“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以來,至南宋最後一個小皇帝——8歲的趙昺(bǐng)被大臣陸秀夫揹負跳海為止,先後共分北宋與南宋兩個朝代、有18位皇帝在位,歷經了319年統治後,被蒙古大元帝國所滅除。 1275年,南下的元軍攻克南宋王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年僅5歲的小皇帝宋恭宗與祖母——75歲的謝太后,以及恭宗31歲的媽媽全太后這三個統治者,相繼被元軍俘虜。二王(趙昰(shì)、趙昺(bǐng))被媽媽楊妃抱走,他們在張世傑、陸秀夫、文天祥等忠臣的護送下,逃到溫州。 趙昺,即宋懷宗、恭哀皇帝,是南宋第九位皇帝,也是宋朝最後一位皇帝,史稱宋帝昺、宋少帝、宋幼主或宋祥興帝。 他曾先後被封為信王、廣王、衛王。臨安危急時,他與母親楊淑妃在江萬載、陸秀夫等暗中保護下,偷偷潛出城外。先逃至婺(wù)州(今浙江金華),輾轉到溫州、福州,再到泉州(今福建省泉州市)。宋端宗趙昰病死後。趙昺被陸秀夫,張世傑、江萬載之子江鉦(zhēng)擁立為帝,5月,改年號為“祥興”,6月,遷到崖山(今廣東省新會縣南)。 與此同時,南宋右丞相文天祥在五坡嶺(廣東海豐)被元軍統帥張弘範的弟弟張弘正所俘,其統領的督軍府從此瓦解。 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正月,叛宋降元的張弘範,率水陸兩路大軍直趨崖山。崖山背山面海,地勢險要,張世傑下令焚燒島上行宮軍屋,人馬全部登船,然後依山面海,將1千多條戰船排成長蛇陣,用繩束連線在一起,船的四周築起城樓,船上塗上一層厚厚的溼泥,縛上一根根長木。將帝昺的座船安置在中間,詔示將士與艦船共存亡。 張弘範見宋軍戰船集結,行動不便,就先用小船裝滿柴草,澆上油,點火後乘風攻擊宋水軍。被宋軍船上的溼泥阻止了火勢蔓延,長木又頂住了火船,使元軍的火攻歸於失敗。 張弘範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封鎖海口,阻斷了宋軍的水源。宋兵飢渴交加,處境日益艱難。張弘範派人勸降,被張世傑斷然拒絕。2月6日,雙方進行最後決戰。張弘範分兵四路,發動猛攻,他指揮戰船,箭如暴雨,各路元軍一齊猛撲過來,從中午到傍晚,海戰進行得異常激烈。

    忽然間,張世傑見到一條宋船降下了旗幟,停止了抵抗,其他戰船也隨著降下旗幟,知道大勢已去,急忙一面將精兵集中到中軍,一面派出一隻小船和十多名士兵去接帝昺來,準備突圍。 帝昺這時正由左丞相陸秀夫守護著,待在一艘大船上。小船來接時,陸秀夫因見不是三年多來一直由江萬載、江鉦父子所帶的護隨親兵,真假難以分辨,擔心帝昺落入敵手,所以堅決拒絕。 陸秀夫知道君臣都難以脫身了,就連忙登上自己的座船,先仗劍驅使自己的妻子投海自盡,然後,他也換上朝服,回到大船,禮拜帝昺,哭著說:“陛下,國事至今一敗塗地,陛下理應為國殉身。德祐皇帝(恭帝)當年被擄北上,已經使國家遭受了極大的恥辱,今日陛下萬萬不能再重蹈覆轍了!” 帝昺則嚇得直哭作一團。陸秀夫說完,將國璽系在腰間,背起8歲的帝昺奮身躍入大海,以身殉國。滔滔海浪頃刻間將君臣二人淹沒得無影無蹤,楊太妃也隨之跳海殉國。其他船上的大臣,宮眷,將士聽到這個噩耗,頓時哭聲震天,幾萬人紛紛投海殉國。 張世傑率領水軍餘部突圍出來後,他們來到海陵山腳下。不久,有人帶來陸秀夫揹負帝昺共同殉國的噩耗,張世傑悲痛不已。此時,颶風襲來,部下勸他上岸暫避,張世傑俯視著在風糧中飄搖的宋軍殘船,拒絕暫避。他絕望地說道:“我為趙氏也算竭力了,一君身亡,復立一君,如今又亡,我在崖山沒有殉身,是望元軍退後,再立新君。現在,國事發展到今天這等地步,已然無可挽回,真乃天意也。”說完墮身入海。至此,南宋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剖腹產和順產到底哪種好?各自產後護理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