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魔鬼的剋星3

    隋朝末年,投奔竇建德、劉黑闥義軍,亂世中屢建戰功。貞觀初年歸李唐,隨李靖北伐東突厥,在夜襲陰山一役中,作為前鋒率先攻破頡利可汗牙帳。顯慶二年,累功升任行軍大總管,開始獨當一面,並以其非凡戰績和正直為人深受唐高宗的賞識與信任,屢委以重任。徵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句麗,定方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將唐朝國土向西開拓至中亞,向東擴充套件至北韓半島,為大唐帝國立下不世之功。先後遷任左驍衛大將軍、左武衛大將軍,封邢國公。晚年受命擔任安集大使,全面負責對吐蕃的軍事防禦。乾封二年去世,年七十六歲,追贈幽州都督,諡曰莊。

  • 2 # 劉大媽說三農

    中國古代都是使用冷兵器作戰,而且大部分平民教育程度並不高,所以每次作戰的時候將領就顯得尤為重要。有真本事的將領在作戰的時候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戰場上的損耗,無論是進攻還是撤退都顯得遊刃有餘。因為打仗都是這種情況,所以很多在戰場上傳出名聲的將領就隨著歷史流傳下來,大部分都是因為擁有作戰上的天賦和本領才被人記住。但唐朝的時候有一位將軍,投靠在李世民的麾下,只被李世民派出去打了一次仗之後就再也沒有啟用過他,但是在後世卻給這個人非常高的評價,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在李世民的手下有很多人才,大部分都是李世民親自招攬的,所以李世民看人的眼光很準。但萬事都有例外,李世民手下有一個將領叫做蘇定方的,在統治唐朝20多年的日子裡,蘇定方只上了一次戰場之後就再沒有出去打仗過。蘇定方正好出生於隋朝末年的時候,全國各地都在發生戰亂,到處都是起義部隊,他的父親為了保護自己居住的地方就組織了一批隊伍進行訓練。

    他當時只有15歲,也跟隨著父親在這個隊伍裡訓練,沒多久之後父親就帶著隊伍一起去討伐附近的山賊。他在其中表現的尤為勇猛,每一次作戰都活躍在前線,不停的對賊寇進行衝殺,而且每次作戰基本上都沒有受傷。也因為他這種作戰方法讓訓練團隊裡的人對他非常崇敬,等到他父親死後,他就繼承了這個訓練團隊首領的位置,繼續率領著這批隊伍不斷的為保護家鄉活躍著。

    但由於各地起義的部隊太多,慢慢的有一些部隊就形成了幾萬人的大勢力,而他的周邊就有很多個這樣的勢力。他手下只有幾千個人,如果不去投靠一方勢力,很快就會在這些勢力的夾縫之中被碾碎。經過一番考慮之後,他決定帶領自己的團隊去投靠竇建德,因為這個人不像其他人一樣燒殺搶掠,對百姓特別好,是一個仁義之人。在投靠了竇建德之後,他一下子就從首領變成了帶領一隊人馬的將領。

    由於他作戰的風格極其鮮明,每一次上戰場都很勇猛,慢慢的就在竇建德的隊伍中傳出了名聲,沒多久就被另外一名叫做高雅賢的將領收為了義子,成功走進了這個勢力的最高層。然而好景不長,沒多久之後李世民率兵把他所處的勢力給消滅了,他跟隨著義父又投奔在另一個勢力之下。但沒過了多久之後,唐朝出兵又把這個勢力給消滅了,這個時候天下已經沒有多少戰亂了,加上他也找不到可以投靠的人,於是就回到家鄉繼續過上了農民的日子。

    等到李世民成為了皇帝之後,沒過幾年就開始召集軍隊和將領進行北伐,他作為以前起義勢力的將領也被重新啟用。於是他加入了李靖的軍隊之中,在北伐的戰爭之中他的作戰風格還是沒有進行改變,根據記載,李靖單獨讓他組織了幾百個人的隊伍,這支隊伍專門負責衝亂敵方的陣營。每一次作戰都在敵方軍隊之中不停的衝殺,最後一次還需要他帶領這些人在大軍之中殺掉敵方的將領頡利可汗。

    這一次他並沒有正面衝殺,而是透過不停的迂迴,最終到達敵方大營的時候才被人發現,再想防禦已經來不及了,於是把對方的將領頡利可汗打得抱頭逃跑,然後被前來支援的大部隊給擒獲。由於首領已經被抓住了,敵方軍隊很快就失去了抵抗能力,除了死亡的人以外大部分都投降了。可以說他在這次戰爭之中立下的功勞是最大的,班師回朝後李世民也賞賜了他,讓他成為了中郎將。

    但至此以後李世民再也沒有動用過他,一直到李世民死去為止,這20多年的時間裡他再也沒有上過戰場。而這麼多年的時間裡唐朝在不斷的對外戰爭,東南西北各個方向都在出徵攻打少數民族。他作為一個有能力又勇猛的將領,居然沒有被派遣到戰場上發揮出他的本領,也就讓我們後來的人感到非常不解。一直到後來李治登上了皇位才讓他重新出現在戰場上,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他東征西戰滅亡了周圍的三個國家,把唐朝的領土擴大了幾千裡之多。

    如果李世民能夠在最早的時候就讓他出現在戰場上,可能早就把唐朝邊境那些少數民族給幹掉了,何至於要等到李治的時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培訓機構出來的程式設計師會被歧視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