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歷史知興衰
-
2 # 山城奇奇奇
劉邦當年準備起義的時候被一條大蛇擋道,劉邦就用赤霄劍把大蛇一斬為二。後來劉邦得了天下,本來劉家400年的天下,在200年的時候,被一個叫做王莽的人給篡了位,把他400
年的江山也硬生生分成了200+200的西漢和東漢
-
3 # 憑欄倚樓
一個案例是其他朋友提到的大魔導師對陣穿越者的昆陽之戰,秀兒召喚隕石狂風橫掃四十萬敵軍。
另外的經典案例就是大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中的白溝河(今雄安新區一帶)之戰。此役李景隆指揮朝廷軍隊60萬,將領為平安、瞿能父子;朱棣帥馬步軍20萬迎戰,將領為朱能、陳亨。明建文二年二十四日,白溝河之戰爆發;次日傍晚朝廷軍隊士氣高漲,朱棣所部已至危難關頭,關鍵時刻旋風驟起,吹折李景隆將旗,官軍為此驚慌不以。朱棣抓住時機揮師反攻,獲得最終勝利。此戰可稱作靖難之役的決定性戰役,此後建文帝再也組織不起大規模的軍事征討。
白溝河之戰由旋風改變戰場局勢,繼而影響明朝國運。傳說旋風起時朱棣認為是天神相助,燕王封地隸屬北方,道教中歸真武統轄,據此朱棣相信是真武相助。登基為帝后就於湖北武當山大興土木,祭祀真武。
-
4 # 雨化晨露
記得我看過一篇文章,記錄的是二戰的時候,在雙方作戰的時候,對方射來的一個子彈把男子的睪丸打穿了,而這顆子彈又打向了他身後幾百米的一個女人腹部,萬般巧合的是,這個女人竟然懷孕了,我覺得這是戰爭史上,最蹊蹺的一件事情。好信兒的朋友們,自己可以上百度上去查一查,這個案例,在二戰的時候確實存在,這可不是我瞎編的哦。
大魔導師漢光武帝劉秀的昆陽之戰
昆陽之戰是新朝末年,新漢兩軍在中原地區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這場大戰的主戰場在昆陽一線(今河南省葉縣),故稱為昆陽之戰。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它決定了新漢兩軍的命運和未來中原王朝數百年的國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有深遠影響的戰略決戰。昆陽之戰中,身為偏將軍的劉秀一戰而天下聞名,昆陽之戰不但是劉秀擊敗王莽的關鍵一戰,同時也為劉秀日後奪取天下奠定了基礎,明代著名思想家顧炎武曾這樣讚揚昆陽之戰中的劉秀:“一戰摧大敵,頓使何宇平”。
綠林軍:漢朝劉秀一方
王莽軍:新朝一方
劉秀(漢軍):昆陽守將王鳳 劉秀等
兵力1.5-2萬之間
王莽(新軍):王邑、王尋為將
兵力40以上,自稱百萬
亮劍中楚雲飛有一句話大家可能有影響,就是5萬多頭豬,“共軍抓三天也抓不完”。哈哈,玩笑了,說正題。
新軍為了顯示其作戰威力,把昆陽包圍十層以上,設定了一百多座軍營,軍旗遍野,鑼鼓之聲於數十里之外都可以聽到。新軍挖地道,使用衝車和棚車攻城,集中了所有的機弩向城內狂射,箭矢像雨水傾洩。城中的軍民不能外出行動,連出門打水也要頭頂門板,以防中箭。戰鬥最艱苦時,守將王鳳等人一度動搖,向(新軍)王邑乞降,但王邑、王尋認為攻克昆陽指日可待,不許他們投降,否則,便不算建功立業,因而,決心非要踏平昆陽不可。這使守軍認識到只有拼死堅守,以待援軍才能有生路,於是更加頑強地與新軍搏殺。
在戰鬥中劉秀精選了三千人的敢死隊,自城西衝擊新軍的中堅。(新軍)王邑、王尋輕視劉秀,自以為很容易打敗劉秀。因而,他們只率領萬餘人巡視陣地。為了防止各營出現混亂,他們下令各營嚴格管束自己的部隊,沒有命令,不準擅自出兵。王邑、王尋迎戰劉秀,但他們不是劉敢死隊的對手,新軍的陣勢很快即被劉秀軍擊破,士卒混亂潰逃。這時新軍其餘的部隊,因不敢輕舉妄動,故無人主動支援王邑、王尋軍作戰。劉秀率領漢軍,奮勇衝擊,並一鼓作氣打垮了王邑、王尋的部隊,斬殺了王尋。王邑的中堅被沖垮,王尋被斬殺後,新軍各部隊失去了指揮中樞,立即混亂。這時昆陽城內的漢軍看到劉秀等人所率的敢死隊取得勝利,也大喊著衝殺之聲,衝出城門,內外夾攻新軍,殺聲震天動地,新莽的四十二萬大軍迅速土崩瓦解。
新莽軍本是強迫徵來的貧苦百姓,早已對王莽政權痛恨之極,經起義軍內外夾攻,自然棄陣而逃。潰逃的莽兵相互推擠,“走者相騰踐,伏屍百餘里”。碰巧又遇上大風和大雷雨,屋瓦被大風颳走,大雨傾盆而下水暴漲,王邑軍隨隊的虎豹都嚇得發抖,新軍士卒掉入水中淹死的有萬餘人,滍川被屍體堵塞得幾乎斷流。王邑、嚴尤、陳茂等人僅帶少數長安精騎,踏著死屍渡河才得逃脫。
野史記載甚至有天降流星,地面颳起大風。各種誇張之詞!
漢軍繳獲了新軍的全部軍用物資,各種東西堆積如山,一連搬了一個多月還沒搬完。王邑率領千餘殘兵一氣奔逃到洛陽。當王莽得知昆陽慘敗的訊息後,異常震驚,整個新莽朝廷上下也為之驚恐
附上光武大帝鎮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