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高一沒好好學,高二才開始努力,會不會太晚?
6
回覆列表
  • 1 # 九龍山下閒

    高一別焦慮 快樂去學習

    作為一個教師,不回答這個問題說不過去。從初中升入高中,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有些孩子處於青春穩定期,有些孩子剛好處於青春期。所以瞭解自己心理特點很重要,根據自己心理特點來條件自己學習方法。

    記住,每一門課,都有自己學習方法,所以多跟任課老師溝通,對於高一物理,胖哥已經寫了很多篇了。

    下面我們談談高一轉型期一個心理問題。因為高一,進入一個知識廣度和深度都變大了,你處於一個“爬坡”階段。

    因此高一常見的心理問題之一是焦慮。焦慮是由緊張、不安、焦急、憂慮、恐懼等感受交織成的情緒狀態。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人都會經驗到焦慮的情緒狀態。

    高一新生是產生焦慮情緒比較集中的一個群體。有兩個原因:

    第一第一次必須住讀,你的感情出口沒有了。初中時,你出現一些問題還可以和父母交流,此時,你隔離家庭,除非有一個傾聽你的“閨蜜”。第二、學習壓力突然加大,你突然會覺得你一無是處。所以認同感降低,於是你會莫名焦慮。

    高一是一個特殊的年齡段,身心發展都還不成熟,自己調節心理能力也還不強。筆者作為一名在三個層次都教過的教師,發現高一是學生焦慮最焦慮一個時。高一年齡段,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語言在抽象程度上突變,思維方法向理性層次躍遷,知識內容的整體數量劇增。單位時間內接受知識資訊的量與初中相比增加了許多,輔助練習、消化的課時相應地減少了。這也使很多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適應。由於學習被動的、依賴心理重,缺乏高中應有的自學能力,用功但不得法,所以不能取得預期的成績。學習不適應。

    焦慮造成一些後果

    1、產生自卑感。

    高一學生從初中步入高中,學習的課程難度加大,學習量增加,成績下滑,從而產生自卑感。競爭的激烈。身為重點高中的學生,在初中時,基本都是所在班級、年級的佼佼者,但一進入高中,高手雲集,人人都有危機感,人人都鼓足了勁,想找回自己在初中時的位置。但常常事與願違,理想與現實形成的差距使他們失落、無助、自卑。生活不適應。初中時,是走讀,生活自理能力差,生活都是由父母代勞,他們幾乎沒有什麼獨立生活的能力。進入高中,寄宿生活中有著重重困難需要他們自己去克服,無處求援,這使他們常為無法完成一件極其普通的小事而垂頭喪氣,懊惱萬分。

    2、學習效率低下

    對於生活中的種種不適應,他們常常不願意向家長、老師和朋友訴說,只好悶在心裡,苦悶不堪。而學習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慢慢來,這一切使他們心理負擔加重。對新環境、新教學內容、新的學習方法不適應,對學習沒興趣,注意力分散,上課不認真聽講,思維遲緩,情緒消極,學習效率低下。在學習方面和其他別的方面感到自己不如別人,不願和別人交往,有話也沒處說,很容易情緒低落。

    三、缺乏耐心,心情煩悶。覺得自己能力不如從前,做任何事都缺乏信心,生活中不喜歡交際,性格內向。不堪學習和生活的重負,常有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常常無端的感到心情壓抑,情緒低落。面對學習產生了消極、逃避心理,常為一些小事煩惱,不能自解,情緒不穩,沉默寡言,意志消沉,對什麼事都缺乏信心,常常認為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害怕在別人面前說話和做事,生怕別人取笑自己。孤僻離群,喜歡獨處,遠遠看著別人說笑做事,不願和同學在一起。

    既然焦慮會這樣 ,那麼作為一名高一新生你該怎麼做呢?

    1、看清焦慮

    混亂是產生焦慮的主要原因。如果一個人以一種很超然、很客觀的態度去尋找事實的話,他的焦慮會在知識的光茫下消失的無影無蹤。換句話說,你必須承認自己面臨的事實,認清到自己正處於焦慮的狀態之中。有了這個認識,你別擔心,這是一種正常人對環境變化的反應。首先從態度上不要當做一個很普遍新心理現像,不要給自己造成恐怖心理

    2、分析你焦慮地方。是學習難度加難了,還是離開家庭你感情缺失,還是不能跟同學融成一片。還是你對自己突然發育產生一種擔心。總之,你要分析出自己焦慮原因。如果自己分析不出,你可以去學校心理諮詢室,讓專業老師幫你分析。

    3、找出解決辦法。每個人都有不同焦慮原因,所以找出解決問題方法很關鍵。

    4、積極參加鍛鍊。因為焦慮不要緊,長期焦慮可能導致憂鬱。因此,我們在平時多參加鍛鍊,讓自己片刻焦慮在你喜歡鍛鍊中消失。其實,學習有一個循序漸進過程。多跟班主任溝通,多和自己“閨蜜”交流。

    總之,高一是人生爬坡階段,所以暫時困難是肯定的。你巧借外力,只有爬上了坡,風景在高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手普拉多會降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