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EYENJOY

    中國年文化,蘊含著團聚、思念、期盼等。可以說幾千年的傳承這幾點是深扎每個華人內心的。要說年味變淡,最大的原因還是年紀的變化,小時候早早期待過年,可以見到好久沒有碰面的玩伴,還可以收到紅包,可以天天吃好吃的,這時候說出自己的願望,大人也都能滿足,基本在無憂無慮的環境過了春節。成年後,事情也就變得繁雜了,有的人得考慮雙方父母,老婆孩子,三大姑七大姨的,時不時還需要給領導、客戶拜個年,什麼大事小事都得自己操心,還有人時不時收到問候,有沒有物件,工作怎麼樣,新年可以說過的比工作還忙、還心累,甚至想躲避過年。當然可能你到了60歲左右年味又回來了,盼著全家團聚,聽著長時間不回家子女的心聲,看著活蹦亂跳的孫輩,享受著天倫之樂。反正年味一直都在,不管你來還是不來。

  • 2 # 獨行者84295144

    我們現在感受不到過年樂趣是因為傳統的過年文化已消失了,現在的人就像一臺機器總是在不停的工作,沒有參與到過年的氛圍中

  • 3 # 有點料分享

    因為現在的年和過去過年不同,以前歡喜過年可以吃的好穿的好,現在就是各種應酬,各種紅包。現在雖然工資高了但是人的花費比較多,春節聚會也多,以前過年是回家放鬆,現在是更累。

  • 4 # 小小小無語

    其實並不是年味淡了,而是心態變了。你說過年那些習俗,比如紅包、對聯窗花門神、祭祀儀式、年夜飯、討厭的煙花爆竹還有各地的自己一些風俗其實還在,沒啥變化。

    只是你不再年輕,沒有那顆充滿好奇的心,才會覺得年味淡了。因為小孩子是最善於想象,最擅長思考,見什麼都好奇,對於過年這種一年一次才看到的各種年貨充滿了好奇,覺得有有趣。你長大了就沒有這樣的好奇心,自然就覺得其實很普通,過年和平時的364天其實也沒啥區別,都是二十四小時都是一日三餐,只是放假可以到處玩。年味並沒有離我們而去,只是我們心中自己淡忘了而已。懷念年味實際上是懷念童真。

    舉個例子吧,之前看捨得文章《過年》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很多60後70後都紛紛表示自己童年時光過年挺有趣長大後年味淡了。但是別忘了,他們在老舍眼裡就是普通人,老舍去世時候他們在襁褓裡甚至還未出世。而在之前老舍已經吐槽年味淡了,不如他小時候那麼有味道。而60後70後覺得自己小時候過年有味道到了80年代90年代就覺得沒有。90後也覺得現在沒有以前有味道。說明什麼?說明其實年味一直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已經不再去重視了。懷念年味實際上是懷念童年。

  • 5 # 糖果女孩69262465567

    以前會和家長一起看電視 吃瓜子 聊天 現在只有一起拿著手機搶紅包 以前過年吃的很好 現在過年和平常吃的差不多 只是比平常多幾道菜 以前一家團聚在一起 現在 在天的各一邊打電話 搶紅包

  • 6 # 冀中雅梨

    首先,對於感覺這個詞而言他是抽象的,他是個體的感官知覺。我並不覺得過年的感覺淡了,深處不同的環境感覺肯定不一樣。我覺得過年是跟家聯絡在一起的,我們這裡的年都是圍繞家庭過的,從年初的置辦年貨,30的除夕夜,初一的祭祖,初二初三的外甥拜年,初四初六的女婿半年,初五的親朋好友相聚~~都離不開以家為中心的影射。感覺淡與否,關鍵還是得看你是怎樣經營家庭,影響家庭,貢獻家庭與參與家庭。孩童的你可以為家年帶去歡笑,少年的你可以為家年帶去希望,成年的你可以組建自己的家庭,中年的你可以為家庭努力奮鬥自己,晚年的你可以好好享受之前你為自己家庭的付出所收穫的一切~~然而穿插在這其中的任何一個階段,不管苦與甜,歡樂與淚水,一年到頭來難道都沒有一種濃濃的感覺,不論這種感覺是何種味道,我覺得,在自己內心深處他都是濃烈的~~

  • 7 # Miss小叼

    小時候的過年是什麼樣子?過年前去逛街買新衣服,期待三十那天穿起來;家裡準備好多好多吃,上頓吃肉下頓吃肉的(感覺那個時候自己是最胖的);期待七大姑八大姨趕緊來,這樣就有好多好多紅包(雖然從來沒有到手過);年三十從來都是熬夜的,和村裡的孩子一起通宵,就為了守歲;小時候過年時真的快樂。

    現在過年是什麼樣子?不再期待買新衣服,覺得買不買衣服都無所謂;不再饞肉,而是為了減肥吃素;不再期待七大姑八大姨,因為除了催婚就是催婚,還要莫名其妙的被教育一頓;隨著年齡的增長,熬夜不再是強項,看春晚也不是必不可少的節目,小夥伴們也都各奔東西,忙乎自己的事情,能聚的日子本來也就不多了。

    其實不是年味越來越淡,而是當我們都長大了以後才發現,壓力越來越大,想的事情越來越多,我們甚至都沒有時間好好坐下來和父母聊聊天,好好的審視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宇宙有意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