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都有湘

    歲月秋涼暮色身,天涯落盡夕陽貧。

    東邊窮極疑無路,海面茫然比作鄰。

    塵世狼煙平地起,黎明霧雪漫空淪。

    五洲浩瀚曾相識,風大揚雲看迎春。

  • 2 # 優質創作者何主編

    詩可分五絕,七絕,五律七律。這些都是近體詩。詩是要求壓韻的,否則就不叫詩。唐詩:兩個黃鴯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誤萬里船。這是一首七絕詩,對仗工整。兩個一行很對仗,千秋雪對萬里船,也十分工整。一四句很壓韻。毛主席的七律《冬雲》雪壓冬雲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高天滾滾寒流擊,大地微微暖氣吹。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全詩一韻到底。對仗十分工整。高天對大地。獨有對更無天一無縫。七律八句,要有四句工整對仗的句子,否則,不叫七律,五言,五絕也同樣如此。要想寫好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 3 # 卿越有幾人

      對格律要求最嚴的時期,是宋末了,平水韻作者也是宋末的人,那時候已經處於古代詩歌沒落期,在那之前對詩歌並沒有必須押平聲的硬性要求,唐詩裡很多名篇都不是押平聲韻。

    比如幼兒會背的: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午、土、苦不是平聲。

    再比如意境清冷無雙的: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絕、滅、雪也不是平聲。

      但為什麼格律詩裡的名詩多數是平聲呢?

      最初是平聲發音更適宜入樂演唱,並沒有必須要平聲,因仄聲是閉口發音,演唱難度更大,於是漸漸發展成不約而同用平聲押韻。

      到後來,總結唐時作品,才制定出用平聲押韻的硬規定。

      還有,仄聲裡有些韻實在太少,其中的字又多是難入詩的,詩人也自發避開仄聲押韻。

      比如:上聲.三講,只“講港棒蚌項”。

      要用這幾個字押韻成詩,難不難?

      再比如,去聲.三十陷,只“陷監汛梵懺賺蘸嵌站”。

      要用這幾個字作詩押韻,很難傳唱吧?

      而平聲裡能押韻入詩的字相對多,比如下平聲.七陽,只取其中的“香、鄉、光、涼、霜、陽、忘、狂”,這幾個字,是不是相對容易作詩?

      想想用這幾個字押韻的詩,腦海裡是不是已經冒出很多熟悉詩句了?

      而用“棒蚌”、“賺蘸”這些字押韻的,我是一句詩也想不起。

      用平聲押韻讓詩歌更優美,但同時也讓古代詩歌中以描寫風花雪月的內容和詠歎瀟灑疏狂的內容最多,別的內容非常少,格律對內容也形成限制。

      詩歌的韻律感要發揚,而一些過於刻板的格律要摒棄。

      

  • 4 # 唯吾獨冠

    就好比說,你入歌壇了,是歌圈一員,比賽場上,讓你唱一首軍歌。軍歌必詞必須帶有兵字,腔調是高抗聚進的唱法,音平無律娘娘聲唱出來惹眾眾嘲笑的。絕與律,是框架結構內的規矩。古詩詞,提目已標是絕了,那是方圓。你寫出的與提規反之,惹讀者讀後感,,這哪裡是絕律詩啊!外行詩,古時詩意境意象絕與律必存,不然,是無意詩。

  • 5 # 半坡222

    關於平水韻的問題,請允許說一些許多人不願聽的話,傳統格律詩由隋唐到清一千多年都是沿用切韻音系模式的讀書音,是一種具備文字的超方言性和超時間性文字讀音,這種讀書音文字體系就叫詩音韻,實際上它超越的是方音,(重點是方音!),不是方言!不管表音文字還是表意文字,超方音的前提是統一的政權,統一的文字法規及高於各方言之上的標準語,實際上,世界上所有文字都有超時間性,這是由文字的本質所決定的,這種不對應時音口語的音韻模式,在民國被廢除,改用時音口語寫詩,但卻沒有新的詩的知識框架,於是就有了用過去書院書塾教格律詩,先不講音韻,用一個沒有反切音無音韻模式及不能列音韻地位的韻部分類表,平水韻來教學(詩音韻模式太複雜),作虛擬性格律詩教學,民國所有用平水韻寫的詩都不可以作詩的音韻格律等等的詩學對比研究,因為你根本不能確認詩的音韻地位依據,王力,龍榆生等先生用平水韻作格律詩教學,是為教學任務而教學,同樣的是教寫虛擬性格律詩,實際上格律詩一定要有完整的體系性音韻模式,才可以用該體系的音韻特徵,構建格律詩的音韻節律和音韻節奏等等,從而成為以欣賞聲音美為第一義項的聲教顯文,平水韻連文字音韻都不能標列,怎樣寫聲教顯文的格律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不良動作會導致人體盆骨前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