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海螺的海螺
-
2 # 風雲26610126
當然可行。
眾所周知,律師是個“多金”又自由的職業。“多金”是指,透過提供法律服務,可以獲得不菲的收益。但有前提,即要有客戶,尤其優質客戶。
自由是指,不用坐班,在家或咖啡廳均可工作;時間自由,除了考慮客戶需求,均可以自己安排;有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
但對很多律師而言,上述只是努力的方向。在未能實現的情況下,有時候就需要曲線救國,或者出於其他考慮,而選擇轉行。
具體而言,有如下情形:
1.為穩定而轉行。可以考公務員、進國企等等。穩定雖然意味著坐班,但旱澇保收,不用勞心費力開拓市場;不用跟客戶節奏,方便照顧家庭;工作體面,有益身心。
2.曲線救國。可以轉行去企業或者相關單位,助力職業發展。有的大型企業,歷練幾年,可以增加閱歷,拓寬視野,瞭解企業經營,便於職業發展更上一層樓。
3.另謀“高”就。很多律師做到頂端,是去大型跨國公司做法務。
-
3 # 王娟美小律
可行啊。律師也是一份職業嘛,都是為了吃飯,沒必要在一個坑裡餓死。我也是女律師,剛開始確實吃不飽。一年一萬多點,說實話還不夠加油錢,也做過副業。給補習班週末補習英語,一個月也就1000塊錢,還得打掃衛生什麼的,過的也很苦。但是我都堅持過來了。律師這個行業不是青春飯,門檻比較高。你需要透過全國最難的司法考試,還得實習一年。而且法律這個東西他不像理工科馬上就能用,就能變現換錢,所以呢還得有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所以一個律師前三年到五年都是很難熬的。我非常理解你。而且即使有的律師熬過了三年五年,沒有適合自己的業務方向也是每天惶恐不安,處於時刻斷糧的狀態。做律師的都要經歷最初的陣痛,那種恐慌感。我也對我做律師迷茫過,甚至我都去學了紋繡。後來我想明白了。律師門檻這麼高是不是說明律師的含金量還不錯,律師的競爭還沒那麼大,法律市場還很大,需求還很多呢?如果沒有門檻是不是早就沒有任何發揮空間了沒?於是我就堅持了下來。今年是第十個年頭了,還好挺過來了,沒有餓死。我相信會越來越好的。
-
4 # 小玉說法
我就是想當律師,其實我之前也有較好的工作環境。但我覺得體制外更適合我,我太想幹實事,創新思想比較濃厚,我每天都想成長。於是去年考過法考。準備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回覆列表
題主好
1.現實問題 執業證沒有,一年實習律師工資太低,比第一份工作微薄的起薪可能更低,是我之前工資的1/4,心理上要邁一道坎。
中資所第一年實習律師工資確實不夠花。題主經過前期三四年的投入卻拿到1/4的工資確實是非常大的落差。除了外資所和內資大所精品所,薪水基本不太可能達到你之前的收入水平。但我想說的是,這是一個短期的困境,不是長期的困境。你可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選擇一個差不多的有reputation的團隊的律所蹲一年,把上海戶口落了,把律師證掛了。這一年拼死拼活把能學的東西都學到,能把英文drafting/documentation基本功練好是上策。因為這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你的收入不會太高,消費和娛樂也就少了,時間可以用來學些與你之前熟悉的行業相關的法規,有時間考考CPA的主要科目也是不錯的安排。
心裡這道坎,真的是很難邁過。我自己也有同樣的痛苦,與同屆同齡人比較下來的話,差了好幾檔。但是我建議你看看綜合回報率,以十年為一個週期,算一算,十年職業發展順利一直越走越好的話可以賺多少錢,十年職業發展坎坷動盪最差是個什麼水平,取中位數;再衡量下你選擇法律職業後,這十年你自己的自身價值增值情況,十年後你覺得市場給你估值多少。如果行業變化市場行情難以預測,以五年為一個週期再看看呢。如果這樣考量下來,你當前選擇法律職業比回到原來行業的回報率高20%,我覺得你可以試試看。
說回我自己本身,我本科是學外語的,當時想做口譯員,英語還可以,但是沒有好到可以去外交部做口譯,也不願意再投入兩年國外求學,我算了算我當時的價值和十年後價值的中位數,我覺著不行,回報率完全依賴於市場行情和個人持之以恆的努力和好身體,果斷放棄。我大三時開始學法律,對於學外語這種相當於沒有專業的人來說,法律比較容易入門。大四時我找了找工作,我當時的選擇沒有一個讓我覺得十年/五年可以大幅增加自己的市場認可價值,不可替代性,稀缺性, 供不應求的議價能力的,我覺著不行,把司法考試考了去讀研了。
題主我知道你擔心去了個挫所拿著微薄的工資還學不到本事,每天也辛辛苦苦做些技術含量不高的事情。誰都怕。怎麼辦?把上海灘的律所都投一遍,多泡泡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