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絡飲

    在國內,全日制研究生的學費通常是8000元/學年,學制三年,專碩也有兩年的,但是有的專碩學費會貴一點,12000元/學年,其實不管是學碩還是專碩,算下來學費不差多少,具體還要看選擇的學校和專業。會有些微差別,但是不多,說實話,研究生的學費正常,沒有高得離譜,一般的家庭都可以承擔的了,不會造成太大的壓力。

    學費大概就是這樣,住宿費學校是按年交的,也不會很多,根據住宿環境的好壞,住宿費用會在1000元/年上下浮動,跟校外租房子相比,簡直是太便宜了。生活費是 大頭,但是生活費比較隨意一些,錢多可以吃好一點,錢少吃飽別餓著就行,三五百是一個月,九百一千也是一個月,求學過程本來就不是享福的,比較艱辛,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吃苦耐勞、艱苦奮鬥,還是很有道理的。至於平時的生活用品、衣服、鞋子,女生還有化妝品、護膚品開銷,這些就更加靈活了,按照自身經濟現狀自行取捨。

    讀研究生的開銷就上面說的學費、生活費、住宿費、生活用品等,讀研究生的都是成年人,國家在這一塊還是有考慮的,每人每月會有補貼,大概600-800,分地區的,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地區可能是800,欠發展的地區600,就比如說河南,就是600的補貼。除此之外,研究生還有很多獎學金,相對大學本科的獎學金,研究生的覆蓋面會大一些,而且有多有少,一兩萬的、幾千的都有,不過是一年一評,平攤到每個月也有幾百塊錢,只要學習好,肯奮鬥,肯拼搏,就能拿到獎學金。過來人都知道,讀研的時候很多研究生都叫導師“老闆”,很商業化,這個稱呼不是沒有道理,導師申請國家的很多科研專案,每個專案都會有經費撥放,或者有的導師平時接的有商業專案,跟著導師搞研究的研究生更像一個打工者,有的導師會每個月再給學生點補貼,算是辛苦費吧,當然,這個就看導師了,有的導師是有心無力,手裡沒有好的專案,也沒辦法給學生補貼。這樣下來,一個月也能有不少收入,基本生活開銷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甚至用錢省的,每個月還能留下來一部分。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的學生讀研期間比較閒,沒有那麼多的科研任務和研究專案,那這部分學生就可以抽空做些有價值的兼職,也能掙一部分生活費 ,減輕一下家長的壓力,而且也算是為未來進入社會有個過渡,提前體驗一下社會生活,之所以把這一塊列出來單獨說,是因為現實中確實有這種情況存在。我大學同學在西北某高校讀研,三年確實沒做什麼研究,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畢業的,糊里糊塗三年就結束了,還有在江西某高校讀研的同學,畢業時說了一句話,這個畢業證真不好混,形成鮮明的對比,當然,全國大多數學校的大多數專業的研究科研任務還是比較重的,三年過得很充實,也走的很快。

    這樣看來,讀研也用不了太多費用,更何況這些錢也不是讓一次就拿出來,陸陸續續,不會對普通家庭產生什麼壓力。現在讀研是一種趨勢,有機會讀的,一定不要錯過,而且畢業以後也會感謝當時堅持的自己,學生有時候還比較猶豫,考慮的會很多,做家長的要給孩子寬寬心,吃顆定心丸,做好後盾,讓孩子能夠奮力向前奔跑。

  • 2 # 學術研究

    首先,學碩沒啥問題。

    其次,學碩每年6000的補助,8000的學費,以及住宿費不等,還有看個人入學能不能拿到獎學金和跟的老師發不發補助。

    最後,可以空閒時間兼職做家教什麼的,其實只要努力,基本家裡出不了多少,不過看個人吧。專碩不敢肯定。

  • 3 # Fanrenfanshi

    我來談談這個問題。

    讀研究生的費用跟所讀專業、所跟導師有關。

    我兒子讀碩士時,我們每年大概給他1萬元,主要是交學費。至於生活費,主要是他自己解決的。來源是,研究生的補貼每個月有800元;他的導師每月給他們加班補貼等1200元;此外幫一些師兄乾點急活也有點外快每月一般也有2000元以上。因此兒子碩士畢業時,不但買了最貴的筆記本,還有8000元的存款。

    當然,這跟他的專業有關。他本科是上海交大的計算機技術專業,碩士是浙大的。導師是國內的頂級專家,研究專案經費比較充足。所以,我兒子讀完碩士,我們就給了3萬元。普通家庭完全能承受。

    但如果讀的是一般院校或者是冷門專業,那麼除了學費,學校和導師給的補貼就會少一些。如果不去做兼職的話,每月生活費估計得1500元左右,學費可能也跟專業、地區有關(現在究竟是多少,我也不知道準確的數字),除去學校補貼,估計每年總共得3萬元左右吧。

    這樣的話,一般普通家庭應該也能承受。何況,一般碩士研究生大多數都在做兼職的,每年自己賺個一萬元是很輕鬆的。

    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看的書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