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努力奮鬥大俠

    沒有項羽把秦朝的主力軍消滅掉,劉邦根本沒有稱王稱帝的可能。在楚漢爭霸過程中,項羽完全能把劉邦消滅,只是他宅心仁厚,被劉邦用小人惡行所滅,堂堂鐵錚漢那受到這等冤恨,只能飢恨烏江而自吻,不肯過江東突顯他的英雄豪情,為後人稱道!

  • 2 # 六朝私計

    先說說項羽為啥能夠成長為一方霸王,鉅鹿之戰是他的成名之作,破釜沉舟名留青史。但從這場戰爭來看,司馬遷的英雄主義寫法把項羽和楚軍寫得太神了。

    戰國末期需要王翦動用60萬大軍才能拿下項燕率領的楚軍,說明了楚人戰鬥力相當彪悍。但是項羽的這支楚軍理論上新組建時間不久,雖然有一腔熱血和對秦人的仇恨,但正常情況下讓他跟王離(王翦的孫子)的20萬長城邊防軍硬碰硬,勝算可以說不大。

    那麼,項羽是怎麼透過血洗王離的軍隊替祖父雪恥的。首先一點,秦軍的統帥是章邯,但是王離作為軍人世家建制派,手下的部隊可以說是秦國最精銳的野戰軍之一長城邊防軍,他對章邯這個宮廷會計出生的將領和他手下絕大多數是驪山囚犯組成的秦軍部隊打心眼裡是看不上的,認為章邯的部隊只是透過對陳勝吳廣的農民軍虐菜建立的軍功。章邯也知道王離看不上他,所以在諸侯聯軍到來後,在糧食供應上可能出現了偷工減料的情況。當然,他是想給王離點苦頭吃,畢竟鉅鹿一旦拿下,王離肯定首功,所以他得刷下存在感。而且,有一點可以肯定,章邯偷工減料是適可而止的,他絕不會不顧大局的,並且他認為王離的長城邊防軍收拾完鉅鹿再收拾這些諸侯軍綽綽有餘,所以對於糧草甬道的保護也不嚴密。

    這些因素引發了後來的悲劇,甬道被英布佔領,本來久攻不下鉅鹿的王離軍隊加上沒有糧草戰鬥力開始衰減,這時候項羽的楚軍透過破釜沉舟展現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直接打爆王離的長城邊防軍,逼降了章邯的20萬秦軍,讓其他諸侯聯軍徹底臣服了他。

    項羽在進入咸陽分封諸侯王后,他對劉邦以及其他諸侯王採取的是讓下面互相制約的辦法,如果誰對他不敬那就叫上其他小弟一起打誰。他對付劉邦的方法是讓劉邦入蜀,讓章邯司馬欣董翳在關中替他看住劉邦並堵住劉邦的出路。

    項羽由於坑殺20萬秦軍降卒的暴行以及霸道的作風讓諸侯王實際上大多對他面服心怨。而張良和韓信的幫助讓劉邦成功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從而擊敗三王拿下關中這一塊富饒的根據地。這時候項羽理論上應該趕緊親自出手鎮壓劉邦,但他的蠻橫作風讓齊國田氏對他不服,在他後方叛亂,給了劉邦消化關中穩住陣腳的機會。這時候項羽已經出現頹勢了。雖然後來劉邦飄了攻進彭城被項羽反殺,但是由於蕭何在關中的經營讓劉邦有源源不斷的兵源和糧草跟項羽相持,而且隨著韓信一路橫盤,英布彭越相繼叛亂,項羽帶著一群小弟想打誰打誰的局面已經不復存在了,變成了劉邦帶著一群小弟群毆他了。

    楚河漢界的劃定不能改變項羽的局面,隨著龍且敗亡,范增出走等相繼發生,項羽已經敗局已定,這時候他就算過江東去再召集一幫人就能打得過劉邦了?劉邦這時對小弟還是夠意思的,還不會飛鳥淨良弓藏,所以項羽再怎麼掙扎還是被群毆的,自殺還能保留一點尊嚴吧。

    而且,項羽的自殺讓楚漢相爭提前結束了,劉邦能夠更早得整合全國力量去應對北方的敵人匈奴。前面說到,王離的長城邊防軍調走後,長城就空虛了。從漢初劉邦被冒頓單于在白登包了餃子就看出來匈奴已經強大到讓漢軍都不能和他掰手腕了。一旦項羽真的逃過江東和劉邦再撕逼個一年半載的,冒頓單于怕是要直接來收割了,所以項羽的自殺也算是漢民族的大幸吧。

  • 3 # 花朝文案館

    為什麼現在人們都說項羽是英雄,卻沒有說劉邦是英雄的,很明顯劉邦是成功者,而項羽是失敗者,只是過於在乎別人的看法,

    史記一句話就能說明問題,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是老天要滅我,不是我不會打,更不是我不能打,這就是英雄,英雄可以被很多的東西束縛,但無賴不會,說句不好聽的,有的時候比的只是道德底線,好人成佛需要九九八十一難,但壞人只要放下屠刀就可以了。

    還有就是形式問題,人們說的也是捲土重來未可知,但我認為當時的形式,捲土重來定可知,真的是天之亡你,敗局基本上已經定了。大勢已經如此了,所有不如讓自己更有尊嚴些豈不更好。

    所有從各方面來說,過江東都不是最好的選擇,就算過了江東,就算不重來,但在江東的日子過的也不怎麼樣。重來的話追隨的人有多少就不用說了,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到時自己的一世威名也失了,就像成名的將軍老了後不願上戰場一樣。

    見龍卸甲電影最能說明問題,所以說不過江東我認為是最好的選擇,不失尊嚴,不失威名,不失為大丈夫。

  • 4 # 韓濤55087440

    項羽有著一副天牌,結果被劉邦一對3給打敗了,換你,你還有信心再重新摸牌不?

    楚漢相爭仗打了幾年,項羽的得力手下死的死,降的降,霸王已經是徹底灰心喪氣了。

  • 5 # 南朝居士

    面子是啥?你看小東哥出事後有覺得沒面子?還不跟沒事人一樣?對他們來說,這都不算事。

    小東哥跟戰神項羽肯定是沒法比的,但是,連小東哥都不在乎的東西,項羽會在乎?

    他們這些人,早就無羈無恥了,沒有道德、情感、法律的羈絆,沒有羞恥感、負罪感,眼裡只有成功的,這才是有野心的男人。

    所以,說項羽會為了面子不過烏江,不過是底層人思維,就像認為皇帝用金鋤頭種田一樣。

    《史記》中項羽的死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項羽本紀中的烏江自刎說,一種是《史記.灌嬰傳》上說項羽被劉邦手下士兵所殺,死於東城。

    原文是: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受詔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

    《漢書》抄的《史記》,

    《漢書·樊酈滕灌傅靳周傳》原文

    :“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

    而被封侯的五人之一楊喜,他的後人楊敞娶了司馬遷的女兒,後來的漢朝末年楊修就是他的後人,家族強盛了一千多年。

    項羽被五人殺死於東城,這種說法還是比較靠譜的,而烏江自刎,是為了昇華項羽的死。

    退一萬步,項羽真的逃脫了,她能捲土重來?

    其實不可能。

    項羽當初崛起,並不是他神功無敵,而是當時天下無主,帶領幾千人,殺了縣令你就是諸侯了,何況當時還有他的家族,他的叔叔項梁是領頭人,

    而分封之後,天下有主了,每一塊地盤,都有諸侯王,縱然他在厲害,能從別人手裡奪地盤?

    項羽的失敗,並不是一場戰爭的失敗,而是戰略性失敗,全域性性失敗,這不是透過戰爭可以補救的,

    垓下之圍時,項羽還有十萬軍隊,劉邦有30萬,諸侯聯軍還有40萬啊,就是說,是項羽的10萬對劉邦的70萬諸侯聯軍。

    注意,劉邦的是諸侯聯軍,說明天下諸侯站隊劉邦了,而之前,彭越、英布這些人,還是站隊項羽的。

    當時的爭霸,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拉攏諸侯王站隊自己,站隊自己的諸侯多就贏,

    而顯然,項羽已經是孤家寡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眾T-Roc會是小型SUV的領軍人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