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路漫漫在路上
-
2 # 四海聊房產
如果房子建好後再賣,房價會比現在高很多,買不起房子的人會更多。
允許房企預售房子,就是允許房企向買房人零成本借錢拿地蓋房子。房子建好後再賣,就相當於禁止房企預售房子,這意味著:
1、房子的成本大幅度增加。由於不能賣期房,房企沒有預售款這一塊收入了,房企拿地、建房子、營銷都必須用自己的錢,或者找銀行貸款,或者發行債券,或者到境外融資。
這樣一來,房企的融資成本必然大幅度增加,建好的房子的成本也會大幅度增加,至少增加30%以上,房價自然也會大幅度上漲。
2、房子更加供不應求。沒有了預售款收入,房企只能用自有資金拿地,或者借錢拿地。這樣一來,房企的拿地能力必然大幅度下降,新房市場上房子的供應量也會大幅度減少,房子更加供不應求,房價自然也會跟著上漲。
3、降低房企資金週轉速度。不能預售房子,房企的資金週轉速度會大幅度下降,房子的開發週期會變長,房子的融資成本會因此上漲,房子的供應量會因此下降。
4、個人觀點總結。如果禁止房企預售房子,規定房子必須建好後再賣,房子的成本會增加,供應量會下降,房價會大幅度上漲,會有更多的人買不起房子。
-
3 # 房產老J
房地產預售制度是促進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重要制度。但是房地產預售制度也給整體樓市的發展帶來了諸多的問題。那麼面對頻發的爛尾樓問題,不禁有人要問,房子為什麼不能建好了再賣呢?
商品房的銷售如果都在竣工之後現房銷售,那麼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估計會萎縮一大半。購房者的成本可能也要增加不少。
首先,如今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滿足了大部分居民的住房需求這要歸功於房地產預售制度。如果所有的房子都要等到建成之後再售賣交房,那麼所有開發商的運作時間就要成倍的增加,到現在也不會有這麼多的商品房供我們選擇。有可能依然是大部分的居民還沒有住到更好的商品房當中。所以說房地產的預售制度加快了居民房產更新和嚮往生活能夠達到的速度。
大部分開發商的資金週轉都無法支撐其長時間的無資金回籠的週期。一般來說開發商從拿地到預售短的只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這也就是說開發商對於商品房專案的投資半年之後就能收回。在收到預售款之後專案建設的後續工程款就有著落了,不需要開發商自行籌措資金,這樣也就降低了開發商自身的資金壓力。只需要拿出前期拿地,營銷和少量的啟動資金就可以。
所以說如果開發商的房子建成之後再賣,那麼開發商就需要前期墊付所有的資金。原本有資金開發多個專案的開發商可能就只能開發一個了。而在開發週期延長之後,開發商融資成本增加,購房者的壓力也會增加。樓盤的競爭力也會增加。
總而言之,商品房的開發如果沒有了預售制度,那麼商品房市場就一定會有明顯的收縮。其產生的影響就會是十分深遠的。
-
4 # 小五家的貓
現在市面上的新樓盤,大多數都是期房。那麼,什麼是期房呢?期房一般指在建的、尚未完成建設的、不能交付使用的房子。
八九十年代,城鎮化建設導致大量人口湧入,自然而然的,住房需求就提高了。而當時,大部分的房地產公司,其實都沒有錢。融資手段除了和銀行借錢,基本上沒有其他手段。
一方面,國家需要開發商來建設城市,另一方面,這些企業資金不足。於是就有了商品房預售制度,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期房了。
就當時來說,期房緩解了開發商的貸款壓力,期房價格又比現房低,買房者也減少了購買壓力,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所以之後期房一直盛行到今天。但是經歷了房價瘋漲的二三十年,現在的期房早就變了味。以前買期房,是因為便宜,前幾年買期房,是因為晚一個月買,你可能又要多奮鬥三年才夠首付。
到了這三年,就是兩極分化了。大部分城市的房價被調控住了,又或者是房價本來就漲到頭了。房價控制住的城市,會發現,期房少了,現房和準現房多了。而少部分以前房價不高的城市,大量炒房資金湧入,房價開始瘋漲,出現了更多的期房。(比如龍巖)
回覆列表
不是不可以,而是如果等房子建好了再賣,對於開發商的資金壓力比較大。
房地產開發對於資金的需求巨大,目前國內大多數開發商都沒有多少現金,基本都是融資或借貸的錢,因此都是採用預售的方式進行銷售,一般專案投資比例達到25%就可以進行預售,這樣可以快速回籠資金,有效緩解資金壓力。
開發商有一整個專案的錢可以同時操作4個專案,這樣可以使得開發擴張的速度明顯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