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65424935672

    冬至大過年

    五邑民間把冬至與春節、端午、中秋並列為四大節,又說:“冬至大過年。”冬至節比不上春節、端午、中秋那般熱鬧,氣氛是安祥肅穆的。

    冬至習俗,最重要的是祭祀祖先。各家各戶均劏雞、、殺鴨或宰鵝,具備酒肉、果品、餈糕、湯圓,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然後閤家吃一頓豐盛的晚宴,以慶團圓,賀豐收。

    冬至祭祀祖先,湯圓是必不可少的。秋收過後,新糯上場,家家戶戶早已舂好糯米粉。便做起湯圓來了。湯圓有多種,一般以糯米粉為皮,紅糖塊作餡,叫糖心湯圓;也有把炒熟的芝麻、花生搗碎與砂糖拌勻作餡的,叫麻蓉湯圓;有將溼糯米粉搓圓壓扁,以濃濃的薑糖水煮之,謂之糖包湯圓,又叫“糖不甩”;還有一種是鹹湯圓,不包餡,以豬肉、蝦米、蘿蔔絲、芥菜絲滾湯煮之。拜祭祖先後,家人圍桌共食湯圓,取閤家圍圓之意。除閤家共食外,還要分贈隔離鄰舍,共慶豐收。有首民謠唱道:“十一月,雲冬至,家家戶戶煮圓餈,扛(捧)碗婆婆共隔(鄰)籬,唔扛大姐一肚氣。”雖然冬至湯圓家家有,仍需互相饋贈,以示相敬睦鄰。秋收之後,冬至到來,又要為明年的生計作準備了。台山《農家十二月歌》中唱道:“十一月到,冬至節來;搗米舂餈,又吃團仔。間屋漏水,整過上蓋;糞廁亦爛,要去補培。擔谷出糶,有錢銀使;籮篸簸箕,大蓋小蓋,筲箕碓磨,埕罌缸瓦,盤煲碗碟,都要買齊。”農民生活,此時外馳內張,從生產生活的安排和經濟開支這個角度上說,確是“冬至大過年”了。

    --------------------------------------------------------------------------------------------------

    冬至大過年

    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最受重視,除了節氣,曆法等自然條件,恐怕還有生活上的因素。

    據說,在古代,這一天是各種契約的簽訂和履行之日。古人讓渡田地、房產、往往都在八月中秋之日言定,並付出部分價款,到了冬至這一天,雙方便正式交割簽約。

    人類是經濟動物,產業的得失,關係個人,家族生活,其意義與祈谷豐登,求老天爺恩賜,在本質上並無別—同樣含有維持生活、延續生活生命的意思。也許,由於這種觀念,故向來有“冬至”大似“年”的說法。

    “冬至”這一天,已有“年”的氣氛,許多人家利用這一年之中最長的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圓”,這叫“添歲”,表示“年”雖還沒有過,但實際上大家已加了一歲。各地的風俗民情或不盡相同,不過大致是相似的,其中比較有趣的是:

    做冬至圓時,順便用糯米粉做一些小動物,捏成各種形狀,蒸熟了給孩子們當玩具,讓他們開心。

    吃圓以前,在各處門、窗、桌、櫃、床、燈等後面,都要分別粘附一個圓子,稱為“耗餉”,要等到“送灶”以後,才取下來焙烤。這時如果家中的孕婦的話,圓子“膨發”,就會生男,否則,就會生女。

    還有,吃圓子人口必須成雙成對,也就是兩粒兩粒地吃;吃到最後一匙,如若剩餘兩粒,已婚人士將會萬事如意;剩下一粒,單身未婚者將會凡事吉祥。

    還有些家庭,在冬至這一天,照老例要封“利事”給下人。傍晚,就用應時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然後大快朵頤一番。

    也有在這一天“曬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過,在這天的太陽下暴曬後,收藏起來,留給日後有病的人煮粥吃,據說有康復效果。冬至過後,大約已是十一月的中旬或下旬,一年也過去十一個月了。踏入十二月,已是所謂“臘月”。

    --------------------------------------------------------------------------------------------------

    冬至大過年

    從內地來的人,都會對廣東的冬至節留下深刻的印象———那種團聚熱鬧的景象,類似北方的“臘八節”。

    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過後,就進入了全年最寒冷的階段。

    冬至還是個傳統節日。廣州俗諺雲:“冬至大過年”,又曰:“肥冬瘦年”。即過冬比過年還要豐盛。在冬至節那天,廣東不少地方的人們要蒸糕,做粒粑、湯圓等,並殺雞殺鴨,準備一頓豐盛的晚餐,慶祝一番。過去廣府地區還有“冬至魚生,夏至狗肉”的習慣,但因食魚生不夠衛生,後改為“打邊爐”(火鍋),還有開鍋狗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教育小狗狗上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