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學名:Eriobotrya japonica;英文名:Loquat),中文古名蘆橘,又名金丸、蘆枝,是薔薇科中的蘋果亞科的一個屬,為常綠小喬木。樹冠呈圓狀,樹幹頗短,一般樹高3至4米。葉厚,深綠色,背面有絨毛,邊緣成鋸齒狀。枇杷原產中國東南部,因果子形狀似琵琶樂器而名。
枇杷是亞熱帶樹種,原產中國西部四川、陝西、湖南、湖北、浙江等省,長江以南各省多作果樹栽培,江蘇洞庭及福建省雲霄都是枇杷的有名產地。福建省雲霄縣還被譽為中國枇杷之鄉,在每年的3月28日都會舉辦大型的枇杷節晚會。
枇杷樹形整齊美觀,葉大蔭濃,四季常春,春萌新葉白毛茸茸,秋孕冬花,春實夏熟,在綠葉叢中,累累金丸,古人稱其為佳實。宋代宋祁詩句:“有果實西蜀,作花凌早寒。樹繁碧玉葉,柯疊黃金丸。土都不可寄,味咀獨長嘆。”是對枇杷樹的花、葉、果的寫實,非常確切。唐代羊士諤詩句:“珍樹寒始花,氤氳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無絕。鰯鰯碧海風,濛濛綠枝雪。急景有餘妍,春禽自流悅。”描繪了枇杷樹如亭亭玉立抄女,不與人爭春,而在萬花凋零,秋葉飄落和晚秋季節裡,才開始孕育花蕾到寒冬開放,迎著霧雪,獨顯高潔,留下金丸。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枇杷適應性強,除植於公園外,也常植於庭園。太湖邊及湖中島上的枇杷獨佳,由於冬日水汽霧氣,保護了冬日花朵不受寒害,故年年碩果累累。其果可食,味甘美;果、葉可供藥用;木材紅棕色,質硬而韌,可做手杖、木榔頭、木棒等。
蘇東坡“客來茶罷空無有,盧橘楊梅尚帶酸”。有人問他:盧橘是什麼果子?他說“枇杷是也”。後來有些書裡也跟著說“枇杷,一名盧橘。”我想,這多半是蘇學士“想當然耳”。因為,在司馬相如的《上林賦》裡說“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幾樣東西是並列陳述的。可見盧橘是盧橘,枇杷是枇杷,中間是不能劃等號的。李時珍說:“注《文選》者,以枇杷為盧橘,誤矣。”是很對的。
楊萬里寫枇杷詩道:“大葉聳長耳,一梢堪滿盤。荔枝多與核,金橘卻無酸。雨葉低枝重,漿流沁齒寒。長卿今在否,莫遣作園官。”前面六句,對枇杷的性狀還算描述準確,但沒有詩味。雖然孔夫子說過,讀詩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但詩歌畢竟不是植物教科書。郭沫若寫《百花齊放》,就是一個失敗的著例。楊萬里的這首枇杷詩倒像開了郭氏這類詩的先河。至於最後兩句,更不知他說些什麼。司馬相如雖然在《上林賦》中寫到了枇杷,但他並沒有表現出饞涎欲滴的模樣,也沒有如孫猴子有偷蟠桃的記錄,做不做園官有什麼打緊?
還有一首有關枇杷的打油詩,道是有人送枇杷與人,附函說:送上琵琶兩筐云云。收禮的人於是作詩道:“枇杷不是這琵琶,只為當年識字差。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簫管盡開花。”詩雖俏皮,但一面吃著人家送來的枇杷,一面作詩嘲諷,也讓人覺得不是滋味。中國字那麼多,要不寫錯幾個字,也難。如果寫錯兩個字就要作首詩,這樣的詩是可以無窮無盡的。記得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吧,劉半農是北大招考的閱卷官,因為考生寫了幾個錯別字,便大發詩興,做了好幾首閱卷雜詩,把考生大大地譏諷了一頓。其中一首因學生把“留學”寫成了“流學”,劉先生便道:“先生犯了彌天罪,罰往西洋把學流。應是九流加一等,麵筋熬盡一鍋油。”魯迅很不以為然,寫下了《“感舊”以後(下)》這篇文章,認為可笑的不是那些剛剛畢業的中學生,而是以此作為笑柄濫加譏諷的大教授。送枇杷的大概不是中學生,識字不多或許因為沒錢讀書,或許另有其他的原因。倒是那些自以為官高權重,本事比天大,到處題辭而又到處出醜、別字連篇的人,臉皮比城牆還厚,不妨刺他幾句,但這樣的人倒是很少有人去譏諷的。
枇杷與櫻桃、楊梅並稱初夏三姐妹,品種有二百多種。枇杷論成熟期,可分早、中、晚三類,早熟品種五月即能面市,中熟品種於六月大批登場,晚熟品種可延至七月上旬。依果形分,有圓果種和長果種之別,一般圓果種含核較多,長果種核少或獨核者居多。按果實色澤分,又分為紅肉種和白肉種,紅肉種枇杷因果皮金黃而被稱為“金丸”,如宋代陸游所寫的“難學權門堆火齊,且從公子拾金丸。”白肉種枇杷肉質玉色,古人稱之為“蠟丸”,正如宋代郭正祥所寫“顆顆枇杷味尚酸,北人曾作蕊枝看。未知何物真堪比,正恐飛書寄蠟丸”。就品種而言,紅肉種皮厚易剝,味甜質粗,宜於制罐頭。而白肉種皮薄肉厚,質細味甜,適於鮮食。枇杷名品有:浙江餘杭的“軟條白砂”,肉白味甜;福建莆田的“解放鍾”,果肉厚嫩,汁多味美;江蘇吳縣的“照種白沙”,汁多質細,風味鮮甜。
枇杷(學名:Eriobotrya japonica;英文名:Loquat),中文古名蘆橘,又名金丸、蘆枝,是薔薇科中的蘋果亞科的一個屬,為常綠小喬木。樹冠呈圓狀,樹幹頗短,一般樹高3至4米。葉厚,深綠色,背面有絨毛,邊緣成鋸齒狀。枇杷原產中國東南部,因果子形狀似琵琶樂器而名。
枇杷是亞熱帶樹種,原產中國西部四川、陝西、湖南、湖北、浙江等省,長江以南各省多作果樹栽培,江蘇洞庭及福建省雲霄都是枇杷的有名產地。福建省雲霄縣還被譽為中國枇杷之鄉,在每年的3月28日都會舉辦大型的枇杷節晚會。
枇杷樹形整齊美觀,葉大蔭濃,四季常春,春萌新葉白毛茸茸,秋孕冬花,春實夏熟,在綠葉叢中,累累金丸,古人稱其為佳實。宋代宋祁詩句:“有果實西蜀,作花凌早寒。樹繁碧玉葉,柯疊黃金丸。土都不可寄,味咀獨長嘆。”是對枇杷樹的花、葉、果的寫實,非常確切。唐代羊士諤詩句:“珍樹寒始花,氤氳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無絕。鰯鰯碧海風,濛濛綠枝雪。急景有餘妍,春禽自流悅。”描繪了枇杷樹如亭亭玉立抄女,不與人爭春,而在萬花凋零,秋葉飄落和晚秋季節裡,才開始孕育花蕾到寒冬開放,迎著霧雪,獨顯高潔,留下金丸。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枇杷適應性強,除植於公園外,也常植於庭園。太湖邊及湖中島上的枇杷獨佳,由於冬日水汽霧氣,保護了冬日花朵不受寒害,故年年碩果累累。其果可食,味甘美;果、葉可供藥用;木材紅棕色,質硬而韌,可做手杖、木榔頭、木棒等。
蘇東坡“客來茶罷空無有,盧橘楊梅尚帶酸”。有人問他:盧橘是什麼果子?他說“枇杷是也”。後來有些書裡也跟著說“枇杷,一名盧橘。”我想,這多半是蘇學士“想當然耳”。因為,在司馬相如的《上林賦》裡說“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幾樣東西是並列陳述的。可見盧橘是盧橘,枇杷是枇杷,中間是不能劃等號的。李時珍說:“注《文選》者,以枇杷為盧橘,誤矣。”是很對的。
楊萬里寫枇杷詩道:“大葉聳長耳,一梢堪滿盤。荔枝多與核,金橘卻無酸。雨葉低枝重,漿流沁齒寒。長卿今在否,莫遣作園官。”前面六句,對枇杷的性狀還算描述準確,但沒有詩味。雖然孔夫子說過,讀詩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但詩歌畢竟不是植物教科書。郭沫若寫《百花齊放》,就是一個失敗的著例。楊萬里的這首枇杷詩倒像開了郭氏這類詩的先河。至於最後兩句,更不知他說些什麼。司馬相如雖然在《上林賦》中寫到了枇杷,但他並沒有表現出饞涎欲滴的模樣,也沒有如孫猴子有偷蟠桃的記錄,做不做園官有什麼打緊?
還有一首有關枇杷的打油詩,道是有人送枇杷與人,附函說:送上琵琶兩筐云云。收禮的人於是作詩道:“枇杷不是這琵琶,只為當年識字差。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簫管盡開花。”詩雖俏皮,但一面吃著人家送來的枇杷,一面作詩嘲諷,也讓人覺得不是滋味。中國字那麼多,要不寫錯幾個字,也難。如果寫錯兩個字就要作首詩,這樣的詩是可以無窮無盡的。記得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吧,劉半農是北大招考的閱卷官,因為考生寫了幾個錯別字,便大發詩興,做了好幾首閱卷雜詩,把考生大大地譏諷了一頓。其中一首因學生把“留學”寫成了“流學”,劉先生便道:“先生犯了彌天罪,罰往西洋把學流。應是九流加一等,麵筋熬盡一鍋油。”魯迅很不以為然,寫下了《“感舊”以後(下)》這篇文章,認為可笑的不是那些剛剛畢業的中學生,而是以此作為笑柄濫加譏諷的大教授。送枇杷的大概不是中學生,識字不多或許因為沒錢讀書,或許另有其他的原因。倒是那些自以為官高權重,本事比天大,到處題辭而又到處出醜、別字連篇的人,臉皮比城牆還厚,不妨刺他幾句,但這樣的人倒是很少有人去譏諷的。
枇杷與櫻桃、楊梅並稱初夏三姐妹,品種有二百多種。枇杷論成熟期,可分早、中、晚三類,早熟品種五月即能面市,中熟品種於六月大批登場,晚熟品種可延至七月上旬。依果形分,有圓果種和長果種之別,一般圓果種含核較多,長果種核少或獨核者居多。按果實色澤分,又分為紅肉種和白肉種,紅肉種枇杷因果皮金黃而被稱為“金丸”,如宋代陸游所寫的“難學權門堆火齊,且從公子拾金丸。”白肉種枇杷肉質玉色,古人稱之為“蠟丸”,正如宋代郭正祥所寫“顆顆枇杷味尚酸,北人曾作蕊枝看。未知何物真堪比,正恐飛書寄蠟丸”。就品種而言,紅肉種皮厚易剝,味甜質粗,宜於制罐頭。而白肉種皮薄肉厚,質細味甜,適於鮮食。枇杷名品有:浙江餘杭的“軟條白砂”,肉白味甜;福建莆田的“解放鍾”,果肉厚嫩,汁多味美;江蘇吳縣的“照種白沙”,汁多質細,風味鮮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