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可期
-
2 # 素秋慈
“留守”不是問題根源
這的確是一個大的問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構成一種恆久難解的矛盾:年輕的父母們,不具備在大城市撫育子女的條件,又期待更好的物質基礎,選擇了打拼,放下了孩子。這裡面,孩子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利,只能承受痛苦的結果。
留守兒童的教育之所以存在問題,是因為“守住”孩子的,大部分是已經無法順應時勢、跟上社會步伐的老人。社會變化太快,資訊又極大豐富,一端是極速老去的老人,另一端是迅速成長的孩子,怎麼教育?如果要求老人替代父母的功能,未免有點天方夜譚,子女的教育,責任在父母。
事實上,老人除了保障孩子基本的衣食住行,很難對現在的孩子進行教育。遠走他鄉的父母,重視孩子教育的,會時不時給孩子打電話、影片或者寄送資料,不重視孩子教育的,也許一年到頭,杳無音訊。
歸根結底,在於家長有沒有意識,重不重視我家裡也是農村的,農村的父母分兩種:一種很在乎孩子,願意花時間教育孩子,一種更在乎自己,任由孩子野蠻生長。
孩子被在乎,即便“留守”,也很優秀
去年直博清華的一個女孩,也是留守兒童。她從小就和奶奶一起長大,小時候就經常上山採藥割草。她的父母長期不在家,可是父母每次和她相聚,都會關心她的情況,平時也會利用聯絡的機會,與孩子多交流,引導她的學習。
雖然父母沒能時時陪伴,卻用了另外的方式關注孩子的成長,孩子得到了成長的營養,依舊可以學有所成。
孩子被忽略,即便父母在身邊,也無裨益
對啊,如果父母在孩子身邊,卻並不關注孩子成長,孩子最後能怎樣呢?我身邊的有些家庭,除了關注孩子吃飽穿暖,對孩子的學習,即幫不上忙,也不太在意。這樣的孩子,怎麼可能得到很好的成長呢?除非個人上進心特別強,這是天賦異稟。
我覺得,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家長真正的關注,和及時的交流,為孩子答疑解惑。越是距離遠,越是要讓他知道,不能耳提面命,身為父母,依舊日日牽掛他,擔憂他的一切,關心他的成長。
真正的關注和真誠的交流,能夠開啟父母和孩子間的任何隔閡,心與心的通道建立了,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
3 # 心靜源於平常心
生了不養。那為什麼生呢?只因為別人家都生,自己家不能落後。這就是中國的現狀。沒有個人的獨立人格,只想攀比。
既然生了,又沒有能力養。就當成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不要感到遺憾。有得就有失。想維繫親子關係,就得有捨棄。否則很難兩全。
回覆列表
我曾是一名留守兒童。那是1993年,我才11歲。姐姐考上中等師範學校,學費一次性要6000多元,還有生活費得按月匯去,這對於每月只能賺100元的父親來說是很大一筆支出,他們只好四處舉債。母親考慮後,決定和父親一起,到鄰省省會的建築工地幹活。我留在農村老家,爺爺奶奶帶著我。父母親只有過春節回來,有一年過春節甚至沒有回家。
爺爺奶奶沒念過書,也不過問我的學習情況。但他們很愛我,不讓我幹農活,有啥好東西都留給我吃。姐姐在鄰縣縣城上學,交通不便,一年難得回來幾次。我和姐姐的聯絡主要靠通訊,她寫很長的信,我也回很長的信,我把從電視劇和小說中看到的優美詞語都用上了,比如有次形容我心不安,用了晃盪的酒杯中的紅酒這一比喻,實際上那時候哪有紅酒喝呢。這樣的通訊奇蹟般的訓練了我的寫作和表達能力。
由於姐姐的成功,我有了榜樣,更努力的學習,受到鄉里稱讚。老師們很淳樸,他們對我特別上心,也很尊重我。跟爺爺奶奶生活四年後,我也考上了縣城的師範學校,後來又保送到省裡的師範學院。考研考上北京最好的大學之一,並取得了碩士和博士學位。
在留守的過程中,我和父母的關係主要靠通訊,我們寫了很多信。他們把我當大人,有什麼都和我說,最主要的是說他們對我的想念。如果有熟人從他們那裡回鄉,父母總是託他們帶錢,帶買好送我的衣服。我第一次穿牛仔褲就是他們帶回來的。他們說城裡孩子都穿。在那幾年,我隨時都能感覺到父母的辛苦,掙錢的不易,也隨時能感覺到他們對我的關心和愛。所以我的理想就是要為他們分擔,讓他們驕傲,同時去愛他們。
留守兒童是突出的社會現象,多數是為生活所迫不得不然。有些留守兒童變得乖佞了,但更多卻能比較早的成熟起來,理解長輩的不容易,更好地去愛他們的爺爺奶奶,去愛他們的爸爸媽媽。所以,留守不一定就是壞現象,只要善於從留守中去發掘潛能,孩子可能會更懂事。當然,留守兒童並不是某一家庭的事,需要全社會去理解,關愛,尊重,支援,培養。
希望每一位留守兒童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