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育教學前沿

    如夢令(二首) 李夢陽

    昨夜洞房春暖,燭盡琵琶聲緩。閒步倚闌干,人在天涯近遠。影轉,影轉,月壓海棠枝軟。

    不信園林春早,一夜遍生芳草。說與小童知:“池上落紅休掃。”休掃,休掃,花外斜陽更好。

    李夢陽為明“前七子”的首領,倡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如夢令》二首,不見於其全集中。清人褚人獲說:“李空同文章巨手,不屑小制。《客窗隨筆》載《如夢令》二詞云云。詞亦風雅有致,惜本集不載。”(《堅瓠集》九集)清人王昶選其第一首入《明詞綜》。

    第一首是一支相思曲。詞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閨中少婦。她的夫君正出門在外。此詞寫她一夜間的相思之情。首句是相思曲的前奏,交待女主人公“出演”相思曲的時間、地點以及有關情況。“昨夜”說時間,“洞房”點地點,“春暖”說節令、氣溫。句中的“洞房”,並非指新婚夫婦的新房,“洞”有幽深之意,這裡的“洞房”,意為深邃的內室,指少婦的裡間臥房。此句與唐岑參《春夢》詩的首句“洞房昨夜春風起”相似,是有意沿襲還是偶然巧合,則不得而知。“春暖”二字是全篇之眼,特別值得玩味。這既是自然界的氣溫變化,也是女主人公的一種內心體驗。看來她的丈夫是在去冬或更早時候離家的。轉眼冬去春來,不知愁的閨中少婦,因為感受到了暖洋洋的春天的氣息,春情突然在她心頭萌動,由此引出了她為排遣相思而彈奏琵琶、獨倚欄杆等情事。第二句說她彈了很長時間琵琶。“燭盡”,表示時間之長。“聲緩”,節奏緩慢。因為是在琵琶聲裡說相思,不可能採用節促調急的曲子,何況又當一曲將終,節奏自然會變得愈加徐緩。二、三兩句之間暗轉,省略了少婦由室內走向樓頭的過程。第三句寫少婦先在樓頭“閒步”,既而倚上了欄杆。“闌干”,即欄杆。以下幾句均由“倚闌干”三字轉出。“人在天涯近遠”,是她在倚欄杆時的所思所想;“影轉,影轉,月壓海棠枝軟”,是她在倚欄杆時的所見所感。她掛念著已作天涯旅人的丈夫,不知他現在身在何處。凝望又長想,不覺明月西斜,這時只見月光下海棠盛開,顫巍巍的花枝似不勝重壓。“壓”字似受杜甫“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六)的啟發,但杜甫是實寫花朵重壓花枝,李夢陽則是將月光映照下低垂的海棠花枝說成是月光重壓的結果。這種別出心裁的“移花接木”,使此句獲得了特有的韻味,也不禁令人聯想起唐詩中巧用“壓”字的名句:“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唐溫如《題龍陽縣青草湖》)末句寫盛開的海棠,從結構上說,遙應篇首的“春暖”二字;從詩情上說,又蘊含有愛惜春光之意,與懷念遠人的情思似斷若連。全詞感情細膩,抒情委婉,以景結情的收尾——“月壓海棠枝軟”的優美畫面,更為全詞平添了無限情韻。

    第二首是李夢陽的遣興之作。這是一篇富於生活情趣的詞中小品。全詞分三層,前二句為第一層,中二句為第二層,末三句為第三層。一層一轉,逐層轉出,而又層層相關。第一層寫春天突然來到之出乎意料。從“不信”說到不能不信,昨夜尚不信,過了“一夜”、面對“遍生”的“芳草”卻不能不信。“一夜”,見出時間之短,“遍”字見出春來之速,“一夜遍生芳草”如洪鐘萬鈞,大聲宣告春天已經大踏步到來的訊息。第二層,轉出“落紅”,引出“小童”,詞人的目光則由整個“園林”轉而專注於其中一處——“池上”。詞人吩咐小童,卻不是讓打掃落花,恰恰相反,而是叮嚀“池上落紅休掃”。第三層,轉出“斜陽”,說明“休掃”的道理。說的似乎只是“花外斜陽”,而事實上,花瓣散落在芳草地上,“花外斜陽”也正斜照在池塘邊紅綠相映的芳草地上,“芳草”、“落紅”、“池上”、“斜陽”,至此已自然地匯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單純而又生趣盎然的《花外斜陽圖》。從這首小詞中,我們不難見出李夢陽的獨特的審美情趣,不能不在心裡說一聲:他是熱愛生活、富於生活情趣的。

    李夢陽是一位生性桀驁的北國硬漢子。其詩文,尤其是其詩作的風格,以雄豪見長。但李夢陽的為人也有其感情豐富細膩的另一面,因此他的作品自然也可以是婉曲深細的。其詩文俱在,足以證成此說,此不費辭。對於李夢陽這位一向被認為丈夫氣有餘而兒女情不足的作家而言,我們正不妨仿名人之語說:“丈夫未必不多情。”《如夢令》二首的意義,不只是在於其本身是優秀的作品,還在於由此我們得以進一步較為全面地窺見作者李夢陽的個性及其作品風格的多樣性。從李夢陽推論開去,我們還可以領悟到,自古迄今已有定評的文學史上的作家的個性及其作品風格的特點,其實也只是就其主導面來說的;作家個性及其作品風格並不是一個單色調的一覽無餘的平面,而是一個既主次分明而又多向度、多色調的立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的伊藤美誠女單封后!她會獲得奧運會女單金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