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公孫衍為代表的合眾派登上歷史舞臺,主導了五次、跨度77年的反秦合眾之戰 (公元前318—前241年)
第一次“合眾”也叫“函谷關之戰”,發生在周慎靚王三年(前318年),魏相公孫衍發動魏、趙、韓、燕、楚五國合縱攻秦,推楚懷王為縱長。公孫衍還說服秦西北部的義渠戎攻秦側背,但義渠王被秦國的“文繡千匹,好女百人”收買,暫緩了出兵。
沒有了後顧之憂,秦國放心大膽的對付其他三國,為啥是三國呢?原來由於楚國自勢強大,燕國遠離秦國,兩國都自覺受秦威脅不大,態度消極,心存觀望。所以實際出兵僅魏、趙、韓三國。聯軍攻至函谷關,被秦軍擊退。次年秦在修魚(今河南原陽西)大敗三國聯軍,殲敵8.2萬。第一次合縱攻秦之戰失敗。
第二次“合眾”發生在周赧王十七年(前298年)。由於第一次被聯軍攻打,秦國發現自己的北方和南方還存在義渠、巴國、蜀國、苴國等實力不俗的政權,為安定後方,秦先擊滅巴、蜀及苴等各國(四川盆地),佔領秦嶺外廣大地區,再大舉北進,拿下義渠25城,既讓四川盆地成了自己的糧倉,也在和兇悍的義渠戰鬥中鍛鍊了自己的軍隊,更在戰略上形成對楚和趙的側翼包圍。
完成這些舉措後,秦軍出函谷,攻佔武遂(今山西桓曲東南)、穰城(今河南 鄧州 )、蒲阪、晉陽、封陵(均在今山西)、襄城等邑,將領域擴充套件至中原。秦攻楚,戰於析(今河南西峽),殲楚軍5萬,並占城邑十餘座。
齊、韓、魏恐秦繼續擴張,乘秦軍久戰疲憊,於當年聯合攻秦。經三年苦戰,終於擊敗秦軍,攻入函谷關,迫使秦歸還韓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第二次合縱攻秦之戰取得勝利。
第三次“合眾”是唯一一次沒有交戰的合眾。
在第二次合眾中慘敗的秦國,為休整軍隊及孤立韓、魏,主動與楚國結好。齊國為滅宋國,亦與秦國通好。二十一年(前294年),秦乘楚無力、齊無暇過問中原,大舉進攻韓、魏,僅伊闕之戰(今河南洛陽龍門)秦將白起就殲滅韓魏聯軍24萬,並攻佔韓冶鐵手工業最為發達的宛(今河南南陽)、鄧(今河南孟縣西)及魏之桓(今山西桓曲東南)、軹(今河南濟源東南)等大小61座城邑。
秦昭王不滿於稱王而在咸陽自稱“西帝”,又尊齊湣王為“東帝”。中原各國恐東西兩強聯合,陷於被夾擊的局面,於是魏與趙合謀,派李兌聯絡各國共同反秦。蘇秦亦為燕國利益入齊遊說,勸湣王取消帝號,共同反秦,使天下“愛齊而憎秦”(《戰國策·齊策四》),以便乘機兼併宋國。周赧王二十八年(前287年),齊、趙、魏、韓、燕五國聯軍攻秦。但五國各懷鬼胎,進至滎陽、成皋(今河南滎陽境)時互相觀望,不肯首攻。秦為破壞五國聯盟,主動取消帝號,將前佔之溫、軹、高平歸還魏國,將王公、符逾歸還趙國。聯軍遂撤走。第三次合縱攻秦,未交戰即告瓦解
四次“合眾”又叫河外之戰,此次秦國寡不敵眾落敗。
範睢是另一個給秦國帶來命運轉折的關鍵先生,他建議秦昭王實行“遠交近攻”戰略,楚、韓、魏、趙四國遂成為秦國重點打擊物件:三十六年(前279年)鄢郢之戰,白起以水攻殲楚軍民數十萬,迫其遷都於陳(今河南淮陽);四十二年(前273年),白起在華陽之戰中殲魏、趙聯軍15萬,迫魏獻出南陽(今河南沁陽以南、溫縣、孟縣;地區);五十五年(前260年),白起在長平之戰中殲殺趙軍45萬。
忍無可忍的魏、趙、韓、楚、燕五國終於在秦莊襄王三年(前247年)組成聯軍,由魏信陵君無忌指揮攻秦,在河外(今河南西部黃河以南地區)大敗秦軍(參見河外之戰),並尾追至函谷關後撤軍。第四次合縱攻秦之戰獲得了勝利。
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合眾”發生在秦王政六年(前241年)。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秦始皇)繼位,呂不韋依舊採用遠交近攻方針,五年間攻魏四次,攻韓三次,攻趙一次。黃河以北,全部佔領韓上黨郡,並重建太原郡(西至黃河,北至山西繁峙,東與燕趙交界,南接上黨郡),切斷了燕、趙與魏、韓間聯絡,並在戰略上造成對趙、魏、韓三國側翼包圍態勢。
中原各國為打破不利局面,於前241年再一次組成趙、魏、韓、燕、楚五國聯軍,趙將龐暖指揮。秦新佔區大,兵力分散,且人心尚未穩定。進攻開始順利,深入至函谷關內,距秦都咸陽僅七、八十里的蕞地(今陝西臨潼北)。當秦集中兵力進行反擊時,聯軍不支敗退。第五次合縱攻秦之戰失敗。
蘇秦、公孫衍為代表的合眾派登上歷史舞臺,主導了五次、跨度77年的反秦合眾之戰 (公元前318—前241年)
第一次“合眾”也叫“函谷關之戰”,發生在周慎靚王三年(前318年),魏相公孫衍發動魏、趙、韓、燕、楚五國合縱攻秦,推楚懷王為縱長。公孫衍還說服秦西北部的義渠戎攻秦側背,但義渠王被秦國的“文繡千匹,好女百人”收買,暫緩了出兵。
沒有了後顧之憂,秦國放心大膽的對付其他三國,為啥是三國呢?原來由於楚國自勢強大,燕國遠離秦國,兩國都自覺受秦威脅不大,態度消極,心存觀望。所以實際出兵僅魏、趙、韓三國。聯軍攻至函谷關,被秦軍擊退。次年秦在修魚(今河南原陽西)大敗三國聯軍,殲敵8.2萬。第一次合縱攻秦之戰失敗。
第二次“合眾”發生在周赧王十七年(前298年)。由於第一次被聯軍攻打,秦國發現自己的北方和南方還存在義渠、巴國、蜀國、苴國等實力不俗的政權,為安定後方,秦先擊滅巴、蜀及苴等各國(四川盆地),佔領秦嶺外廣大地區,再大舉北進,拿下義渠25城,既讓四川盆地成了自己的糧倉,也在和兇悍的義渠戰鬥中鍛鍊了自己的軍隊,更在戰略上形成對楚和趙的側翼包圍。
完成這些舉措後,秦軍出函谷,攻佔武遂(今山西桓曲東南)、穰城(今河南 鄧州 )、蒲阪、晉陽、封陵(均在今山西)、襄城等邑,將領域擴充套件至中原。秦攻楚,戰於析(今河南西峽),殲楚軍5萬,並占城邑十餘座。
齊、韓、魏恐秦繼續擴張,乘秦軍久戰疲憊,於當年聯合攻秦。經三年苦戰,終於擊敗秦軍,攻入函谷關,迫使秦歸還韓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第二次合縱攻秦之戰取得勝利。
第三次“合眾”是唯一一次沒有交戰的合眾。
在第二次合眾中慘敗的秦國,為休整軍隊及孤立韓、魏,主動與楚國結好。齊國為滅宋國,亦與秦國通好。二十一年(前294年),秦乘楚無力、齊無暇過問中原,大舉進攻韓、魏,僅伊闕之戰(今河南洛陽龍門)秦將白起就殲滅韓魏聯軍24萬,並攻佔韓冶鐵手工業最為發達的宛(今河南南陽)、鄧(今河南孟縣西)及魏之桓(今山西桓曲東南)、軹(今河南濟源東南)等大小61座城邑。
秦昭王不滿於稱王而在咸陽自稱“西帝”,又尊齊湣王為“東帝”。中原各國恐東西兩強聯合,陷於被夾擊的局面,於是魏與趙合謀,派李兌聯絡各國共同反秦。蘇秦亦為燕國利益入齊遊說,勸湣王取消帝號,共同反秦,使天下“愛齊而憎秦”(《戰國策·齊策四》),以便乘機兼併宋國。周赧王二十八年(前287年),齊、趙、魏、韓、燕五國聯軍攻秦。但五國各懷鬼胎,進至滎陽、成皋(今河南滎陽境)時互相觀望,不肯首攻。秦為破壞五國聯盟,主動取消帝號,將前佔之溫、軹、高平歸還魏國,將王公、符逾歸還趙國。聯軍遂撤走。第三次合縱攻秦,未交戰即告瓦解
四次“合眾”又叫河外之戰,此次秦國寡不敵眾落敗。
範睢是另一個給秦國帶來命運轉折的關鍵先生,他建議秦昭王實行“遠交近攻”戰略,楚、韓、魏、趙四國遂成為秦國重點打擊物件:三十六年(前279年)鄢郢之戰,白起以水攻殲楚軍民數十萬,迫其遷都於陳(今河南淮陽);四十二年(前273年),白起在華陽之戰中殲魏、趙聯軍15萬,迫魏獻出南陽(今河南沁陽以南、溫縣、孟縣;地區);五十五年(前260年),白起在長平之戰中殲殺趙軍45萬。
忍無可忍的魏、趙、韓、楚、燕五國終於在秦莊襄王三年(前247年)組成聯軍,由魏信陵君無忌指揮攻秦,在河外(今河南西部黃河以南地區)大敗秦軍(參見河外之戰),並尾追至函谷關後撤軍。第四次合縱攻秦之戰獲得了勝利。
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合眾”發生在秦王政六年(前241年)。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秦始皇)繼位,呂不韋依舊採用遠交近攻方針,五年間攻魏四次,攻韓三次,攻趙一次。黃河以北,全部佔領韓上黨郡,並重建太原郡(西至黃河,北至山西繁峙,東與燕趙交界,南接上黨郡),切斷了燕、趙與魏、韓間聯絡,並在戰略上造成對趙、魏、韓三國側翼包圍態勢。
中原各國為打破不利局面,於前241年再一次組成趙、魏、韓、燕、楚五國聯軍,趙將龐暖指揮。秦新佔區大,兵力分散,且人心尚未穩定。進攻開始順利,深入至函谷關內,距秦都咸陽僅七、八十里的蕞地(今陝西臨潼北)。當秦集中兵力進行反擊時,聯軍不支敗退。第五次合縱攻秦之戰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