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哈弗H6,當前中國銷量最高的SUV。上上個月,這款車只差1000輛就能達成月銷5萬輛的成績,是自主車中當之無愧的優秀代表。而筆者恰好搞到了一輛,你好奇,我也好奇,為何我們不試一下呢?
筆者手頭這輛H6是2014年4月生產的,目前已經開了4.9萬公里,車主從事教育行業,主要用做城市通勤。具體配置是2014款哈弗H6運動版尊貴型,動力系統來自沈航三菱的2.4L自然吸氣發動機,匹配4速自動變速箱。從外觀來看,車漆老化還不太明顯,接縫還很均勻,質感和路上一年車齡的H6區別不大。
內飾值得說道一下,相比整潔的外觀,沒怎麼維護過的內飾老化程度就稍微有些明顯了,車門的皮質和塑膠的光滑程度都比新車高了許多。不過原裝的真皮座椅表面還沒開裂,而且支撐性也還在,值得稱讚。至於方向盤、換擋桿、手剎這類經常使用的部件,有較為明顯的使用痕跡也算比較正常。
這部H6的擋杆箱與中央扶手是獨立分開的,和MPV車型很像,同時與上上代CR-V的設計很接近,看起來非常好用,但實際上這個儲物空間可利用程度不高,空間有些被浪費。
有個細節很有意思:2014款H6的副駕駛安全帶插口是反過來的,如果按正常那樣拉安全帶並扣上插銷,那麼安全帶的上部或者下部肯定有一處是反過來的。筆者開過這輛H6之後又去看了一下2017款H6,毛病依舊,到2018款H6才改過來。值得一提的是,2018款H6還改進了整個內飾,設計和材質都比之前的H6講究了不少。
反過來的安全帶插銷
就外觀和內飾而言,這輛H6的老化程度屬於三年五萬公里車正常的表現,當然這並不會讓我們意外,因為一直以來自主車的外觀、內飾都是一個很值的賣點。那麼在機械方面,三年車齡的H6是否能發揮正常呢?或者說2014款的哈弗H6在機械層面本就有些落伍了呢?
先說動力總成的表現,前文提到2014款H6使用沈航三菱的2.4L+現代4AT動力總成,以現在眼光看是非常老的動力配置。
雖然動力響應和低扭都不錯,但動力不足的現象還是比較明顯,一點也看不出是2.4L緊湊級SUV的水平。再加上變速箱的擋位不多,需要較強動力時,無論是不降擋,還是降一個擋、將兩個擋都會相當尷尬。為此,變速箱的策略是延遲升擋+積極降擋,這樣帶來的缺點是發動機噪音大,只是因為H6隔音效能還不錯,所以動總整體表現還是符合預期的。
變速箱的表現很意外,油門踩得比較深並降擋的時候,動力銜接時只有一點點頓挫,日常行駛的平順性表現非常好。雖然是老的4AT,但換擋感受與和現在的合資車AT沒多大區別。總的來說,還是發動機拖了後腿,換句話來說,這個變速箱是我在機械方面唯一有“三年五萬公里”的感覺,除了擋位數之外沒什麼時代感。
值得一提的是,筆者之後還試了1.5T+7DCT的2018款H6,輸出風格與2014款H6恰恰相反:低扭偏弱,動力響應有刻意的延遲,升擋積極但降擋不積極,即使是日常行駛,也能察覺到升擋降擋的動作。當然這種輸出風格帶來的是美好的油耗——筆者這輛14款H6即使是省著開也至少百公里十升油。
在機械層面的其他細節上,這部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
比如D擋踩剎車時,整個車的抖動較為明顯,如果開空調的話,抖動就更明顯了。試駕車的真皮座椅偏軟,一般震動基本都能吸收,但D擋踩剎車停住後會察覺到座椅的抖動,想要舒服點就只能掛N擋了,紅綠燈等待的時候還好,走走停停的時候只能默默忍受。
底盤的老化程度是筆者比較詫異的,因為懸掛衰減得實在又些厲害,起碼襯套是該換了。首先過減速帶時反彈很生硬,且伴隨著不明敲擊聲。轉向為液壓助力,隨速變化,低速轉向非常輕鬆,車速快一點則會很重手。轉向響應性略敏感,但循跡性有些糟糕(可能要做四輪定位了),筆者猜想或許與襯套老化有關。
相比之下2018款H6無論是轉向還是底盤都體現出不同的成色,可能確實是因為18款的整備要好一些,也有可能是18款在各方面改進了不少。
其他問題還有氣囊故障燈一直亮著;剎車綿軟,應該是剎車油也需要更換了。雖然都是一些小問題,但著實影響著筆者對哈弗H6這款車的印象。
結論如下:
1:建議謹慎購買哈弗H6的二手車。
2:能買2018款H6就不要抄底2017款H6。
3:預算充足就上新一代自主SUV產品,例如新一代H6、博越、RX5、GS7等等。
長城哈弗H6,當前中國銷量最高的SUV。上上個月,這款車只差1000輛就能達成月銷5萬輛的成績,是自主車中當之無愧的優秀代表。而筆者恰好搞到了一輛,你好奇,我也好奇,為何我們不試一下呢?
筆者手頭這輛H6是2014年4月生產的,目前已經開了4.9萬公里,車主從事教育行業,主要用做城市通勤。具體配置是2014款哈弗H6運動版尊貴型,動力系統來自沈航三菱的2.4L自然吸氣發動機,匹配4速自動變速箱。從外觀來看,車漆老化還不太明顯,接縫還很均勻,質感和路上一年車齡的H6區別不大。
內飾值得說道一下,相比整潔的外觀,沒怎麼維護過的內飾老化程度就稍微有些明顯了,車門的皮質和塑膠的光滑程度都比新車高了許多。不過原裝的真皮座椅表面還沒開裂,而且支撐性也還在,值得稱讚。至於方向盤、換擋桿、手剎這類經常使用的部件,有較為明顯的使用痕跡也算比較正常。
這部H6的擋杆箱與中央扶手是獨立分開的,和MPV車型很像,同時與上上代CR-V的設計很接近,看起來非常好用,但實際上這個儲物空間可利用程度不高,空間有些被浪費。
有個細節很有意思:2014款H6的副駕駛安全帶插口是反過來的,如果按正常那樣拉安全帶並扣上插銷,那麼安全帶的上部或者下部肯定有一處是反過來的。筆者開過這輛H6之後又去看了一下2017款H6,毛病依舊,到2018款H6才改過來。值得一提的是,2018款H6還改進了整個內飾,設計和材質都比之前的H6講究了不少。
反過來的安全帶插銷
就外觀和內飾而言,這輛H6的老化程度屬於三年五萬公里車正常的表現,當然這並不會讓我們意外,因為一直以來自主車的外觀、內飾都是一個很值的賣點。那麼在機械方面,三年車齡的H6是否能發揮正常呢?或者說2014款的哈弗H6在機械層面本就有些落伍了呢?
先說動力總成的表現,前文提到2014款H6使用沈航三菱的2.4L+現代4AT動力總成,以現在眼光看是非常老的動力配置。
雖然動力響應和低扭都不錯,但動力不足的現象還是比較明顯,一點也看不出是2.4L緊湊級SUV的水平。再加上變速箱的擋位不多,需要較強動力時,無論是不降擋,還是降一個擋、將兩個擋都會相當尷尬。為此,變速箱的策略是延遲升擋+積極降擋,這樣帶來的缺點是發動機噪音大,只是因為H6隔音效能還不錯,所以動總整體表現還是符合預期的。
變速箱的表現很意外,油門踩得比較深並降擋的時候,動力銜接時只有一點點頓挫,日常行駛的平順性表現非常好。雖然是老的4AT,但換擋感受與和現在的合資車AT沒多大區別。總的來說,還是發動機拖了後腿,換句話來說,這個變速箱是我在機械方面唯一有“三年五萬公里”的感覺,除了擋位數之外沒什麼時代感。
值得一提的是,筆者之後還試了1.5T+7DCT的2018款H6,輸出風格與2014款H6恰恰相反:低扭偏弱,動力響應有刻意的延遲,升擋積極但降擋不積極,即使是日常行駛,也能察覺到升擋降擋的動作。當然這種輸出風格帶來的是美好的油耗——筆者這輛14款H6即使是省著開也至少百公里十升油。
在機械層面的其他細節上,這部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
比如D擋踩剎車時,整個車的抖動較為明顯,如果開空調的話,抖動就更明顯了。試駕車的真皮座椅偏軟,一般震動基本都能吸收,但D擋踩剎車停住後會察覺到座椅的抖動,想要舒服點就只能掛N擋了,紅綠燈等待的時候還好,走走停停的時候只能默默忍受。
底盤的老化程度是筆者比較詫異的,因為懸掛衰減得實在又些厲害,起碼襯套是該換了。首先過減速帶時反彈很生硬,且伴隨著不明敲擊聲。轉向為液壓助力,隨速變化,低速轉向非常輕鬆,車速快一點則會很重手。轉向響應性略敏感,但循跡性有些糟糕(可能要做四輪定位了),筆者猜想或許與襯套老化有關。
相比之下2018款H6無論是轉向還是底盤都體現出不同的成色,可能確實是因為18款的整備要好一些,也有可能是18款在各方面改進了不少。
其他問題還有氣囊故障燈一直亮著;剎車綿軟,應該是剎車油也需要更換了。雖然都是一些小問題,但著實影響著筆者對哈弗H6這款車的印象。
結論如下:
1:建議謹慎購買哈弗H6的二手車。
2:能買2018款H6就不要抄底2017款H6。
3:預算充足就上新一代自主SUV產品,例如新一代H6、博越、RX5、GS7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