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342335691113

    如果強作字面含義的分別,可以說兩者不同。

    第一實空性,是直說本體功能,禪門所謂;實際理地,不著一塵。

    第二法性空也如心經當中所言;諸法空性。諸法指現象界的器世間中一切的現象,這些現象沒有永恆存在不變的性質。也就是指出現象界的暫存性與變遷性。

    這是兩者的不同之處。但正如樓主認識到的;空而不空才是實相的空。但卻不是沒有物質,而是分析物質的不永恆性質。什麼是實相的真空?強用語言文字分別的話就叫做;真空不空,是謂真空。這個真空當中包含一切的萬有現象,如果按照禪門功用境界的話來說就是;萬行門中,不捨一法。世間一切萬有現象皆依空建立,依空顯現。當然這個空絕不是我們凡夫妄想分別意識假象的虛空,這是諸佛菩薩所說的;自求內證的真實境界。是指成就者的真實所證,所以叫做證道或開悟或成佛或見性。勉強說這個境界而已,但語言文字的任何比喻是永遠都無法完整詮釋淨盡的。所以祖師說此一事;離文字相、心緣相等等一切世間普通的二元世界觀念。就是這樣。

    那麼,反過來說物質現象,是暫時性的存在,這些現象不具有永存不變的性質,這就是;諸法空性。但卻不是指本體功能的真空與實相!在接著分析,在這暫時性的物質現象當中是否具有實相的真空呢?答案是;有的。因為實相本體或佛性等等代表性的名詞,是遍滿的;因為遍滿,所以從來,如如不動。打個比方,誰見過空中的雲朵消散時,虛空減少了呢?所以禪門祖師悟道時說;鬱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總是法身。

    那麼到底樓主的疑問是同是異?解析方向不同,這就是佛法中的方便,所謂性、相兩門,也就是性宗與相宗。說空說有,目的無非是為迷惘的眾生指出那一條邁向生命的圓滿的大路,體認那一個如如不動的本體空能,也就是佛性。

    這個話題太大啦,但語言文字有限得很!我這裡只能鸚鵡學舌,簡單從兩個小角度來說,很是侷限而不完整。至於畢竟樓主能否實際體認真實道理。還是那句話;自求內證。怎麼自求和內證?深入經藏,實際修持求證,畢竟智慧如海!

    畢竟如何?借用酒仙遇賢禪師的話說;

    一點動隨萬變,江村煙雨濛濛............

    追問

    先感謝你寫得很辛苦 空性講得也有深度 ,我是疑惑 鄰虛塵 是不能再分割了 再分割就沒了 所以說即是空性 , 那這個物質再分割就沒了的空性 和 般若的性空 可以理解成一個樣子嗎, 是因為物質分割到最後是沒有的 才是般若智慧的空性 ,還是這兩種空的意思根本就是不同的 一個講的是分割到最後的空 一個是講六根緣不到的法性空? 我就是這裡起了矛盾

    追答

    明白了。

    鄰虛塵在含義上似乎比現代科學的物質粒子更微小,幾近於空。但是這個將物質剖析再剖析後的空性,這樣的空性是屬於斷滅空,也就是斷見。不正確的觀念,不是正見。等於說人死如燈滅,沒了就是沒了。

    般若的性空觀念不是這樣的,不是斷見,更不是常見。我們都知道佛法是異於其他宗教的,最後是以智慧成就為歸依,是要學人整體證入才可以完全明瞭的。這個般若智慧的性空,是離卻世間一切對立差別觀念的。離開那些觀念呢?有、無、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也就是所謂的;離四句而絕百非。

    所以,樓主迷惑兩個性空的代名詞的觀念完全不可以理解成為一個。

    (是因為物質分割到最後是沒有的 才是般若智慧的空性)這個問題。萬萬不可有這樣的觀念,觀念在禪宗來說叫做;見解或具見。見解錯誤將導致現在、未來修持路上的崎嶇、坎坷。

    這樣對於空性的見解是完全錯誤的,我講個故事給你;當初佛問下面的弟子;誰能將空性給我展示一下?有個弟子說可以,拿了一把鐵鍬,在地面上挖了一個坑。之後指著坑回覆佛說;這就是空。那麼佛當時就問;你幾時見到空進到坑中的呢?!這個弟子惘然無答,答不出來了。就是這個道理。因為真空不是等到物質完全消散後才有,這也就是我們世間普通的二元世界觀念,這完全是妄想的分別。

    空性是以什麼為相呢?以一切相為相。就是這樣。所以上面我舉出祖師悟道後說的;鬱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總是法身。一切世間的任何事物在當下,當體就具有真實的空性,拿現代話叫做,萬事萬物的那個原本的本體功能。

    六根緣不到的法性空,別說六根,就算直到十八界都是當體真空無礙的。所以真空從來無礙與任何暫時的現象,這就是真空不空的實際內涵。

    不要客氣,我對樓主這樣的問題很感興趣,更談不到寫得辛苦。因為樓主的問題,值得我回復。

    先這樣,有什麼不解地方,我們還可以繼續探討。

    (邋遢神仙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機按esc怎麼恢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