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2533512778265
-
2 # 條友夏
要不要去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工作,是大多數非一線城市出身的年輕人都會考慮的事情。
先說結論,我認為,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貴,越早去大城市發展越好。
也許有人會不這樣認為。身邊也有很多同學朋友大學一畢業就回老家工作結婚生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無關好壞,適合就好。但是,對於對自己的未來還不清晰的年輕人來說,大城市會讓我們快速成長,會讓我們知道怎樣的生活適合自己,明白自己的能力可以擁有怎樣的生活。
大城市的優勢有很多,比如醫療教育好,工作機會多,競爭比小縣城公平等。然而,我覺得大城市最大的優點是能快速讓年輕人看清生活的真相。
生活的真相是什麼?——“靠自己”。
大城市會告訴你,“靠自己”才是人的立身之本。你想買房買車生活有保障?那麼首先你得有高薪的經濟來源。在老家你可以靠父母,靠長輩,但是在大城市,不是富二代就只能靠自己,努力工作賺錢。當我們祖父輩的人脈關係在大城市發揮不到作用時,你會更深刻感受到生活的不易,沒有長輩的關照,你也更能看清生活的現實。
假如你在大城市工作,由於生活壓力所迫,你能學會如何在職場上高效開展工作,你會不得不提升自己。也會明白靠自己的話,不管怎麼努力,你的天花板會在哪裡。
假如你在大城市生活,為了以後結婚生子,小孩讀書等問題,你就不得不去了解中國的戶籍政策。比如遷戶籍對你以後的生活有怎樣的影響。每個城市的政策都不一樣,如果你的父母沒經歷過這些,他們不會懂,也幫不到你,所以你只能靠自己找各種渠道資料去查詢。
靠自己不僅能抵禦經濟上的風險,還能抵禦感情上的風險。因為你的喜怒哀樂不再寄託在一個人身上。戀愛只是戀愛,除了愛情,你還有你自己的生活要過,你還得為自己後半生的養老問題做考慮。婚姻法也只保護財產不保護愛,除了愛情,實在有太多更現實,更緊迫的生活問題亟待解決。
大城市就像一個大舞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也適用於大城市。什麼意思?所有在大城市過得好的外地人都是因為有父輩至少前十年以上的積累。比如,在深圳房價還只是幾千塊一平米的時候,父輩們就在深圳買了房,現在他們的孩子住的房子均價已經到了七八萬一平米。同理,如果我們現在不努力,以後我們的後代就只會活得一代比一代差,或者說,後代想要翻身會一代比一代艱難。
我說這話是從中國的社會現狀考慮的,到了2030年中國進入全面老齡化社會,平均1個年輕人養4個老年人。廣東省的養老壓力在全國來說比較小,現在是8.6個年輕人養1個老人;但是上海現在是1.29個年輕人要養1個老人;北京是2.6個年輕人養1個老人;日本現在全國的撫養比是2.3個年輕人養1個老人,你可以想象一下2030年時中國年輕人的壓力。
到了2030年,90後和00後都到了三四十歲,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到時候各種社會矛盾加深,未富先老的社會,年輕人的日子只會越來越不好過。日本現在就是全面老齡化社會,許多衛星城和鄉下小縣城都變成了“鬼城”或者只有老年人居住的地方,方圓十里內看不到一個小孩。
當然了,也許在一線城市奮鬥了幾年之後,考慮到買房結婚生子,還是想回老家去,這也是一種選擇。從這點考慮,我也建議剛畢業的大學生應該去北上廣深工作,因為從大城市回小城市容易,從小城市去大城市難。打工的人從大城市回小城市容易,從小城市去大城市難。如果一開始不去大城市工作,那就只能靠投資回大城市了,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在小城市賺錢,去大城市買房。
著名主持人楊瀾曾經談過女孩子為什麼要讀書,她說:
有人會問,女孩子上那麼久的學、讀那麼多的書,最終不還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
我想,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同樣,我想借用楊瀾女士的話回答年輕人為什麼要去大城市。
我想,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洗盡鉛華,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可能性。
回覆列表
城市消費確實會高一點,但卻能獲得更開闊的視野,人脈,特別是能力的更新和成長,這是在小地方沒辦法彌補的。儘管暫時存不了錢,但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機會展現自己的能力從而獲得豐厚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