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絕大多數求職者不敢在簡歷中寫明薪資要求,更有三成求職者被動接受僱主薪酬,而談薪的時間節點往往也是選在和企業達成基本意向之後。

    把薪酬要求直接寫在簡歷裡會不會第一輪就被HR否定,連個面試機會都撈不到?面試第幾輪才是報價的最佳時機?怎樣摸清和公司砍價的合理範圍?工資高到一定程度,再要往上談就會越來越難,再次跳槽,怎麼才能不被公司壓價?

    在迎來年底和年初的跳槽高峰季之時,前程無憂51JOB網進行了“談薪心理戰”的職場調查,調查歷時三週,共收到1041份有效樣本。其中女性受訪者和男性受訪者各佔一半;工作年限在2~5年的受訪者佔37%,5~8年的為20%,8~10年的為8%,10年以上的佔14%;在外商獨資企業工作的受訪者佔20%,民營/私企工作的受訪者佔40%,國企/上市公司工作的受訪者比例為19%;合資企業的受訪者為10%。

    21%薪資持平 15%薪資下降

    除去表明今年沒有跳槽的34%的受訪者,在跳槽的受訪者中,30%的受訪者薪資上漲;有21%表示薪資持平;15%的受訪者坦承跳槽後薪資下降了。薪資漲幅在30%以內的受訪者居多,為19%;而薪資降幅在30%以上的受訪者也佔到了5%。

    2~5年:放膽去飛

    細分資料來看,工作年限在2~5年的受訪者跳槽後的薪資幅度動盪較大,降幅在20%以內的不在少數,而升幅在50%以上的比例也是最高的。作為職場人,2~5年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職業資歷,正是選對路更上一層樓一飛沖天的好時機;同時,若是此時改行更換職業跑道也不算損失太大,遠望長期利益,薪資上的損失可以用未來的職業發展空間來彌補。

    8~10年:穩字當頭

    除去工作年限在2年以下的,工作8~10年的人群跳槽後薪資漲幅在30%以內的較多,跌幅在50%以上的最少。因為工作年限在8~10年的職場人群如還未做到高階經理人,薪資向上大幅攀升的機會較少,但作為中層管理者,工作純熟各方面均較為穩定,因此在薪資表現上也比較穩定。

    10年以上:向上或者折舊

    而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人群,跳槽後薪資呈現“兩極分化”的情勢較嚴重,薪資跌幅和降幅在50%以上的人群比例皆很高。是職場含金量更高,還是職場折舊損耗更大,薪資談判是一面無情的鏡子。

    34%的求職者簡歷中不寫薪資

    簡歷中要不要寫明薪資?這是一個讓求職者在製作簡歷時感到十分糾結的問題。如果寫明可又寫低了,一怕用人單位懷疑自己的能力,二怕萬一入職了,會被用人單位無情剝削;寫高了,又擔心用人單位覺得自己太“高貴”,連個面試的機會都得不到。但不寫明,面試時一切看似都很順利,可談到最現實的薪水問題時企業開出一個“跳樓價”,耗去的時間和精力向誰訴?

    只有23%的受訪者會在簡歷中寫明目前薪資和期望薪資,16%的受訪者只寫了目前薪資,27%只寫了期望薪資,有34%的受訪者乾脆不在簡歷中跟薪資扯上任何瓜葛。

    3成被動認可公司薪酬

    讓人驚訝的是,有30%的受訪者在面試談薪時難以啟口,願意直接認同公司的薪酬定位,其中女性受訪者的比例要高於男性受訪者12個百分點。有56%的受訪者願意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心理價位;5%的受訪者會在公司開價後,再加10%以內的薪資增幅;8%的受訪者會在讓公司開價後,再加10%~30%的薪資增幅;1%的受訪者會在讓公司開價後,再加30%~50%的薪資增幅。

    至於求職者們究竟會在哪個節點上和企業攤牌談薪,主流觀點是等雙方的基本意向都確定了再談薪水也不遲,有67%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就是如此;而開門見山,一開始就把薪資問題擺到桌面上的僅佔2%;也有3%的受訪者過於“害羞”,就是開不了口,表明自己是等拿到offer直接看薪水的。

    36%的求職者不瞭解應聘崗位薪資

    相對於企業而言,求職者獲取薪資資訊的渠道較為狹窄。從調查資料來看,36%的求職者很被動,在面試時直接獲得應聘崗位薪資;21%的受訪者動用親友等人脈關係來獲取薪資資訊;17%的受訪者利用搜索引擎查詢關鍵字;有19%的受訪者去專業求職媒體和相關行業論壇蒐集薪資情報;只有7%的受訪者從專業薪酬調查機構瞭解情況,而這些受訪者的職能多為財務/審計/稅務、高階管理人士、人力資源或行政工作者以及500強企業的儲備幹部和管理培訓生,他們更能借助職能和資源優勢從專業薪酬調查結構獲取到此類資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石潭記中描寫小石潭的什麼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什麼的特點?抒發了作者什麼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