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味寫春秋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與滕王閣、岳陽樓、鸛雀樓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是國家5A景區和武漢市地標性歷史建築。它始建於三國時代東吳黃武二年(223年),以後屢毀屢建,原貌己不可知。清錢永說:“其樓高七丈,飛簷畫棟,八面玲瓏,登樓一望,帆檣千樹。煙火萬家,真乃大觀也。”說的雖是清朝重建的黃鶴樓,由此也可想見其當年雄姿。

    三國時期,黃鶴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失去其軍事價值,然而,隨著江夏城的發展,逐步演變成了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此”的觀賞樓。

    唐朝《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孫權始築夏口故城,城西臨大江,江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

    唐永泰元年(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僅明清兩朝,就被毀7次,重修和維修了10次,有“國運昌則樓運盛”之說。最後一座黃鶴樓建於同治七年(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1884年),遺址上只剩下清朝黃鶴樓毀滅後唯一遺留下來的一個銅鑄樓頂。

    新中國建國後,1957年建武漢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

    1981年重建黃鶴樓時,選址在距舊址約1000米的蛇山峰嶺上,於1985年6月再次落成,主樓以清朝同治時黃鶴樓為藍本,樓高五層,總高度51.4米,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

    新建的黃鶴樓內有72根圓柱支撐,外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構建而成。

    黃鶴樓樓外有鑄銅黃鶴造型、白雲閣、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巍峨雄奇。整個建築群體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神韻。它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長江、漢江、龜山、蛇山、武昌、漢陽、漢口三鎮風光盡收眼底。

    唐朝詩人崔顥在此題下了《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黃鶴樓留下了眾多的千古絕唱,使得它古自以來就聞名遐邇。

    黃鶴樓從北宋至20世紀五十年代,還曾作為道教的名山聖地,是呂洞賓傳道、修行、教化的道場。《首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有:“呂祖以五月二十登黃鶴樓,午刻昇天而去。故留成仙聖蹟。”

    說起黃鶴樓的歷史傳說,人們馬上就會想到崔顥的千古詩句“昔人己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這一詩句向來被稱為寫黃鶴樓的“詩祖”。就算是後來的李白,見此詩也只能擱筆了,就不必說其他人了。那麼這詩中的“昔人”究竟指的是誰呢?

    瞭解了有關黃鶴樓的歷史傳說,我們就會清楚這位“昔人”了。然而關於這個傳說中的“昔人”也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出自《南齊書·州郡志》的記載:古時候有個仙人名叫子安。他曾經乘黃鶴經過此地,所以認為“昔人”是指子安。

    第二種說法是根據《太平寰宇記》中引用“圖經”的記載,說有個叫費禕的人得道成仙后,曾經騎著黃鶴歸來,在黃鶴樓休息,所以把這裡稱為黃鶴樓。因此也有人說“昔人”是指費禕。

    其實,關於這一問題的確切答案,很難從現存史料中得到。不過可以透過李白的詩作略窺端倪。

    李白雖然面對崔顥的《黃鶴樓》,沒有能夠寫出比之更精彩的七律詩篇,但是李白除了盡人皆知的“古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在其他體裁的作品當中,也頻繁地提到了“黃鶴”。

    如,李白的《望黃鶴樓》詩云: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雲,中峰倚紅日。

    還有一首《江上吟》雲: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秋。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州。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根據之前李白修仙所向往的黃鶴仙人,我們大體可以認定是仙人子安。

    那也正是《南齊書·州郡志下》所記載的:“夏口城據黃鵠磯,世傳仙人子安乘黃鵠過此上也。”因而他被稱之為“黃鶴仙人”。

    解答至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桑蠶絲面料的洗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