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曾致電駐平壤的清軍聲稱:“倭人矮小,地土澆薄,人物一體,不能耐久,以我所長攻其所短,勝算可操。”這也是當時清政府決策層和國際上的普遍看法。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1894年12月日軍大本營野戰衛生長官的軍醫總監石黑忠㥲根據14218名服役滿一年的日軍士兵與77名清軍戰俘的身體素質資料撰寫了《日清兵體格比較》一文。

    根據文中的統計資料:日本兵的平均年齡為21歲5個月,清兵平均年齡為29歲10個月,清兵平均年長8歲5個月。不過如果僅僅只看平均資料平均年齡在30歲上下的清軍正值壯年,體力不應當太差。可實際情況卻是:當時的清軍戰俘中服役時間最長者為20年,最短的3個月;年齡最大的55歲,最小的16歲——老者太老,幼者過幼。清軍當時並沒明確的服役與退役年齡的規定,以致於為多吃一份軍餉有的人早早當兵,有的不辭勞苦“老驥伏櫪”。同一時期的日軍自1873年實行徵兵制後明文規定以20歲男子為徵兵物件,常備陸軍服役期3年、常備海軍4年、預備役陸軍4年、預備役海軍3年。在戰時狀態下加徵計程車兵以17~40歲為限。同時日軍徵兵時須經嚴格的體檢,以致於當時的日軍平均體重為60.9公斤,比清軍的54.75公斤重5.15公斤;日軍平均胸圍85.14釐米,比清軍的89.69釐米小4.55釐米;日軍呼吸差值平均為7.03釐米,比清軍的6.7釐米大0.33釐米;日軍的平均肺活量為3631毫升,比清軍的3029毫升多602毫升;日軍的手部握力平均為41公斤,比清軍的31公斤多10公斤。

  • 2 # 宇澤歷史

    甲午戰爭中,清日兩國軍人的身體素質差異還是相當大的。由於在甲午戰爭中,清朝一方並沒有過與日本兵的直接測試,所以本文所得出來的資料均由日方做出。

    在甲午戰爭前期的洋務運動時期,清朝只是想透過購買和仿造的捷徑,一舉增強本國的軍事實力。結果,清朝不僅沒有真正掌握到歐洲人的槍炮技術,反倒是本國的基礎科技工業也與日本拉開了差距。不僅是在槍炮武器領域,在後勤支援、衛生醫療、食品供給、物資投送等於戰爭密切相關的領域,差距也日益增大。

    既然題主問的問題是跟甲午戰爭時期,清日兩國軍人身體素質的差距有多大,那麼必然要跟清日兩國在衛生醫療以及食品供給方面有關了,下面本人就這兩個方面,來對本問答作詳細的解答。

    在整個甲午戰爭中的清國軍隊中,沒有明確的衛生醫療編制,戰場醫療也處於一種渙散的無組織狀態。因清代延續了漢文化的醫學經典,宮廷醫療頗有長進,但民間醫療普及卻有所退步。再加之中醫療法的緩慢療效,無法適應近代熱兵器造成的創傷。其次,清軍也沒有免費提供醫療的制度,治療傷病的費用和營養費必須清兵個人承擔,戰地醫療無非得到保障,嚴重影響了清兵戰鬥計程車氣。但在戰爭中,清兵意外得到了西方傳教士以國際紅十字會憲章為宗旨,所建立的紅十字會醫院的救助,拯救了大量再甲午戰中受傷的清軍士兵,才彌補了清軍醫療制度上的缺陷。

    相反地是日本,不僅配有隊屬衛生員、衛生隊以及野戰醫院、衛生預備員、兵站部附衛生員、患者輸送部、看護婦(護士)。再由於明治維新時代的日本醫療在西洋技術下的影響下有了迅速進步,各種歐美式教學給日本提供了大量優秀的醫生、看護婦,大量醫護人才的出現,滿足了戰爭醫療的需求。在甲午戰爭中,日軍採取了中西醫結合的醫療手段,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次是食品供給方面,日方由於在“西南戰爭”時期就出現了罐頭食品,所以在甲午戰爭中也延續了這一點。除了日方自主製造的牛肉、胡蘿蔔、土豆、醬油等材料混合製成的罐頭,日本人還委託美國製造罐頭用於戰爭中的日本士兵伙食。另外日本海軍罐頭食品數量的使用量遠遠超過陸軍,海軍罐頭種類也與陸軍不同,基本上都以煮牛肉、燒牛肉、幹牛肉、煮活魚、煮鱒魚以及菠菜、胡蘿蔔、蘑菇等罐頭為主。

    在飲用水方面,日本還仿造了從德國軍隊裝備中帶回來的水壺樣品用來解決日軍飲水問題。同時在日軍的主食方面,還添加了除白米飯之外的牛奶、牛肉麵包、乾麵包、餅乾等食品。

    在反觀清軍士兵,除了北洋水師的伙食好一點以外,陸軍士兵的伙食還處於之前冷兵器時代的狀態,並沒有增進營養補給,也沒有軍用的罐頭食品,以至於絕大多數清軍士兵的身體素質都要差於日本士兵。

    以下有一張清日兩國士兵體格比較圖,參加評價體檢統計人數有日本兵14218名,清國俘虜77名。雖然統計結果是清朝士兵身高要高於日本兵,但在體重、肺活量、年齡、握力上都不如日本士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以那些閃亮的日子為題寫一篇7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