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過後,秋意漸濃,大雁南飛。寒露節氣過後,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佇列大舉南遷,開始了繁衍後代的種族大遷徙。
大雁好像不怕累似的,一年四季飛翔在高高的天空中。它們飛過茂密的樹林,飛過清澈的小溪,飛過高高的山峰,飛過遼闊的草原,飛向夢想的地方。
今天跟大家一起聊聊哪些關於南飛大雁的詩詞。第一首是我們的宰相詩人張九齡的《二弟宰邑南海,見群雁南飛,因成詠以寄》
鴻雁自北來,嗷嗷度煙景。常懷稻粱惠,豈憚江山永。
小大每相從,羽毛當自整。雙鳧侶晨泛,獨鶴參宵警。
第二首是唐代詩魔白居易的《宴散》
小宴追涼散,平橋步月回。
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戴來。
將何還睡興,臨臥舉殘杯。
整首詩的大意是:小宴會隨著涼夜的來臨散了,自己從平橋上踏著月色歸去。笙歌停止,院落歸於平靜,樓臺上的燈火也熄滅了。殘留的暑氣已在蟬聲中消失,新的秋天隨著大雁南飛而到來。拿什麼東西來催眠?那就是在臨睡時把剩下的酒喝完。
第三首是詩仙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白的文章歷來大氣磅礴,渾然天成。這首詩裡的: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表達的就是萬里長風,送走行行秋雁。面對美景,正可酣飲高樓。正是秋日美景的真實寫照。
第四首來自唐代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 / 九日齊安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
整首詩第一句即是點睛之筆,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剛剛南飛, 與朋友帶上美酒一起登高望遠。杜牧的這首詩與他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相對應,都是寫重陽節登高的佳作。
第五首是唐代詩畫合一的大詩人王維的《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我們都知道這首詩最傳神的莫過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整首詩最能表現是秋天的兩句詩就是“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邊塞,北歸大雁正翱翔雲天。大雁南飛一般都是在秋末冬初。
第六首是唐代盧綸的《塞下曲》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可能會有人覺得奇怪,大雪滿弓刀的夜晚怎麼會有大雁,唐朝疆土相對還是比較遼闊的,九月的西北邊疆開始紛紛揚揚的大雪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說了那麼多唐詩裡的大雁,接下來說說宋詩詞裡的關於大雁的描寫。
宋代歐陽修的《戲答元珍》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夜間難以入睡,陣陣北歸的雁鳴惹起我無窮的鄉思;病久了又逢新春,眼前所有景色,都觸動我思緒如麻。
第八首陸游的《秋思》
日落江城聞搗衣,長空杳杳雁南飛。
桑枝空後醅初熟,豆莢成時兔正肥。
徂歲揹人常冉冉,老懷感物倍依依。
平生許國今何有,且擬梁鴻賦五噫。
第九首宋代晏幾道《南鄉子·新月又如眉》
新月又如眉。長笛誰教月下吹。
樓倚暮雲初見雁南飛。
漫道行人雁後歸。
意欲夢佳期。夢裡關山路不知。
卻待短書來破恨,應遲。
還是涼生玉枕時。
又是新月如眉,悠悠哀音,長笛月下為誰吹?獨倚高樓,暮雲中初見雁南飛,雁南飛,莫道行人遲雁歸。
最後用杜甫的一首詩來結尾吧,《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寒露過後,天空中都是大雁的身影,泰戈爾曾經說過,天空不曾留下我的痕跡,但是我已經飛過,努力吧,趁著還年輕,一起逐夢飛翔。
寒露過後,秋意漸濃,大雁南飛。寒露節氣過後,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佇列大舉南遷,開始了繁衍後代的種族大遷徙。
大雁好像不怕累似的,一年四季飛翔在高高的天空中。它們飛過茂密的樹林,飛過清澈的小溪,飛過高高的山峰,飛過遼闊的草原,飛向夢想的地方。
今天跟大家一起聊聊哪些關於南飛大雁的詩詞。第一首是我們的宰相詩人張九齡的《二弟宰邑南海,見群雁南飛,因成詠以寄》
鴻雁自北來,嗷嗷度煙景。常懷稻粱惠,豈憚江山永。
小大每相從,羽毛當自整。雙鳧侶晨泛,獨鶴參宵警。
第二首是唐代詩魔白居易的《宴散》
小宴追涼散,平橋步月回。
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戴來。
將何還睡興,臨臥舉殘杯。
整首詩的大意是:小宴會隨著涼夜的來臨散了,自己從平橋上踏著月色歸去。笙歌停止,院落歸於平靜,樓臺上的燈火也熄滅了。殘留的暑氣已在蟬聲中消失,新的秋天隨著大雁南飛而到來。拿什麼東西來催眠?那就是在臨睡時把剩下的酒喝完。
第三首是詩仙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白的文章歷來大氣磅礴,渾然天成。這首詩裡的: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表達的就是萬里長風,送走行行秋雁。面對美景,正可酣飲高樓。正是秋日美景的真實寫照。
第四首來自唐代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 / 九日齊安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
整首詩第一句即是點睛之筆,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剛剛南飛, 與朋友帶上美酒一起登高望遠。杜牧的這首詩與他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相對應,都是寫重陽節登高的佳作。
第五首是唐代詩畫合一的大詩人王維的《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我們都知道這首詩最傳神的莫過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整首詩最能表現是秋天的兩句詩就是“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邊塞,北歸大雁正翱翔雲天。大雁南飛一般都是在秋末冬初。
第六首是唐代盧綸的《塞下曲》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可能會有人覺得奇怪,大雪滿弓刀的夜晚怎麼會有大雁,唐朝疆土相對還是比較遼闊的,九月的西北邊疆開始紛紛揚揚的大雪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說了那麼多唐詩裡的大雁,接下來說說宋詩詞裡的關於大雁的描寫。
宋代歐陽修的《戲答元珍》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夜間難以入睡,陣陣北歸的雁鳴惹起我無窮的鄉思;病久了又逢新春,眼前所有景色,都觸動我思緒如麻。
第八首陸游的《秋思》
日落江城聞搗衣,長空杳杳雁南飛。
桑枝空後醅初熟,豆莢成時兔正肥。
徂歲揹人常冉冉,老懷感物倍依依。
平生許國今何有,且擬梁鴻賦五噫。
第九首宋代晏幾道《南鄉子·新月又如眉》
新月又如眉。長笛誰教月下吹。
樓倚暮雲初見雁南飛。
漫道行人雁後歸。
意欲夢佳期。夢裡關山路不知。
卻待短書來破恨,應遲。
還是涼生玉枕時。
又是新月如眉,悠悠哀音,長笛月下為誰吹?獨倚高樓,暮雲中初見雁南飛,雁南飛,莫道行人遲雁歸。
最後用杜甫的一首詩來結尾吧,《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寒露過後,天空中都是大雁的身影,泰戈爾曾經說過,天空不曾留下我的痕跡,但是我已經飛過,努力吧,趁著還年輕,一起逐夢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