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2483295606

    你看,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她「聽了但遲遲不行動」。

    這就是「語言資訊」和「非語言資訊」不一致所帶來的結果。

    昨天在餐廳吃飯,隔壁桌大概兩三歲的小男孩突然抓起了餐桌上的鋼製刀叉!

    他的媽媽顯然很著急,於是坐在對面大吼道:快放手!放下來!

    但是小男孩不為所動,依然玩著刀叉,於是媽媽提高了音調大喊道:「你快給我放下來!」

    小男孩仍然置之不理,甚至都不看媽媽的眼睛。

    媽媽更生氣了,她一把搶過了孩子手裡的刀叉,孩子的小手被刀上的鋸齒劃傷了,開始嗷嗷直哭。

    這時,這位媽媽吼道:「活該,都跟你說了有危險,你非不聽!這下受傷了,知道疼了嗎?看你下次還敢不敢不聽我的話!」

    隨後,她帶一邊拽著小男孩的手腕急速走著,一邊嘴裡還罵罵咧咧地離開了餐廳。

    「媽媽,為什麼阿姨說是這個小弟弟的錯呀?」小萌疑惑地問我:「我都看到了,明明就是她搶走刀叉,小弟弟才受傷的。」

    「你說得沒錯」,我揉了揉小萌的頭髮,「小弟弟受傷確實有阿姨的責任,但他也確實一開始就不該去碰危險的東西,比如這種用來切牛肉的刀叉。」

    從小朋友不聽話開始,到大人失控為止,這種情況我們早已不是第一次見到了。

    為什麼說完以後,孩子遲遲不行動,一定要到家長失控才聽呢?這是因為對於小朋友來說,非語言所傳達出的資訊更容易讓他們接受,與之相對,語言所傳達的資訊反而顯得不那麼重要。

    比如,這位媽媽要求小男孩立刻將刀叉放下,但是她卻沒有出手制止小男孩玩刀叉的行為。這樣的做法也就是給了小男孩選擇,她要麼可以聽話,停下玩刀叉,要麼可以不聽話,繼續玩刀叉。

    顯然,只有前面的選項,而非兩個選項都可以被家長所接受。

    危急情況下,我們不僅是要對孩子去說,要求他們停下來,還應該立刻上前,親手阻止他們的行為。這樣一來,在孩子的眼中我們就能做到言行一致,即,語言上要求他停下來,同時行動上也要求他停下來。

    當我們試圖和5歲以下的孩子溝通時,既需要言語上的引導,也需要行動上的引導。

    比如我們希望小朋友現在就出門,僅僅從語言上催促他們出門,往往收效甚微。

    相反,透過一系列的動作,例如,將出門前需要穿的衣物放到他的面前,或者蹲下來和他對視溝通等等,我們就能讓小朋友更好地從這些非語言的資訊中意識到要出門了,需要行動起來。

    比如我們希望小朋友在外面跑的慢一些,於是我們會大聲吼:「慢!慢!慢!」

    由於著急,我們的語調往往是非常急速而且高昂的。這時候孩子只會聽到我們語調中的快速感,甚至會踩著快速的語言節律,開始更快的跑走。

    相反,如果這時候我們能將語調放慢,告訴他「慢——慢——慢」,他也會不自覺地跟隨我們語調來放慢自己的節奏。

    當然,最好的辦法是立刻衝上去牽住孩子的手,讓他真正的意識到自己應該慢下來或者停下來。

    比如在公共場合,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安靜下來。由於著急,我們告訴孩子小聲一點的時候,聲音可能比較大,因為這樣才能夠壓過孩子的聲音。

    對於孩子來說,這是家長又表現出了言行不一致,即,語言想表達的內容是讓他們說話小聲一點,但是家長自己就在大聲說話。

    不妨將語調放得低沉一點,比劃出「噓」的手勢等,這樣往往效果更好。

    上週六,我在廣州受邀參加了知乎 X 方所的「一城一書」分享活動,當時有一位媽媽提問:「為什麼我家孩子每次都不肯去刷牙?怎麼說他也不聽?」

    「那有沒有過這樣的情況?就是當他怎麼也不聽的時候,我們最後把他拽去刷牙,他也就刷牙了?」

    「對。」這位媽媽點頭。

    「那是因為孩子很聰明,他非常知道你的底限在哪裡——只有當你開始把他拽走,這才是你真正表達出要他去刷牙的訊號。

    「下次,你希望他去刷牙時,不要只靠說;試試走到他身邊,牽著他的手,一邊帶他去洗漱臺、一邊告訴他要去刷牙了,這樣效果也許就會不同。」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很容易就出現這種言行不一致的情況,越是這樣,孩子就越是不會接受來自語言的資訊。

    儘管我們講了很多很多和孩子溝通的方法,但有時候,只需要留意下自己的「表達方式」和「表達內容」是否一致,就能輕鬆解決很多育兒問題。

    你可能還想看:

    Cecilia:乾貨 | 孩子不聽話,這裡有比打罵更好的辦法!Cecilia:注意這 4 個小細節,娃突然就聽話了 | 經驗Cecilia:為什麼你明明已經說過,孩子卻不聽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中孟達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