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學志海
-
2 # 農人在土
楊慎的一篇臨江仙,便給狀元名頭增光無限。更使當今楊洪基、朱之文等成名於世。楊、朱等應將慎之畫像供奉於堂,頂禮膜拜。
-
3 # 碧伶居士
盛世之作未必只是文章。
縱為妙手,詩作焉成救國方略;
但存宅心,書生亦有濟世文章。
文章不在文筆華麗,而在濟世蒼生。
-
4 # 風月笑平生
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分開來看,第一唐宋之間的科舉制度由於不完善,所以所謂狀元人為的因素比較大,而且唐宋之間的科舉相對來說重詞賦,好文章不是沒有但是詞賦因為欣賞角度,文學素養,乃至於個人口味的不同所以在當時就很難出現公認的盛世之作,更遑論後世了。而到了明朝之後八股文成了科舉的最重要部分,由於八股文有著嚴格的題材和格式限制所以很難出現流傳後世的文章。第二就是個人問題了,科舉可以說是古代讀書人人生之中最重要的大事,所以在考場上考生會務求穩健,一切以考中為前提,在這種氛圍下又怎麼寫出題主所希望的那種盛世之作呢?
-
5 # 苟或
因為中狀元真心不如中進士來的容易混起來,我們電視劇看到的中狀元皇帝把公主許配給他,宰相把公主許配給他是不存在的,正常情況下狀元就是去做編修工作,大概也就四五品的樣子!而進士一般會被分配去做地方官這個時候如果政績好就很有機會升官甚至封侯拜相,起點低但是相對於天天在修書的狀元當上宰相的機會更大。而當宰相之後你放個屁可能都是千古盛世之作
-
6 # 象眼觀天下
大部分有作為、有才華的狀元都是以思想家、政治家的面貌,而非文學家的面貌出現在歷史中的。
題目本身這裡面有好幾個問題,先梳理清楚這些問題然後再回答問題比較好。
首先,古代三年一次科舉是不正確的。在隋唐時期,科舉考試的時間分為兩類,一種是每年舉行的常科,另一種是由皇帝臨時下令舉行的制科,唐朝285 年間,約產生狀元270 人。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兩年不定。 宋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元朝1276年滅亡南宋,但是直到1315年才首次進行科舉,這中間有40年的空白是沒有科舉的,元朝90多年的歷史中,只舉辦了16次科舉。到了明清時期,才確定採取三年一次的制度。即便如此,明清時期還常常因為新皇帝登基等國家大喜事時舉辦“恩科”,即加試。比如清朝三百年曆史中,就開了五次“恩科”,1761年,即乾隆二十六年,為了慶祝皇太后70大壽,乾隆皇帝下旨意增加一次恩科,即給落第的舉人多一次機會。
乾隆十五年的狀元匾額其次,不知道777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從隋朝開始科舉一直到清朝末年,科舉歷史大約有1300年,即便按照三年一次,大約也只有400次左右。實際上,據史籍記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共考取狀元503人;如加上遼、金兩代、張獻忠的大順朝廷以及太平天國狀元計48人,則中國曆代共有狀元551人(不包括武狀元及女狀元)。
第三,請明確一點,古代科舉考試類似於今天的高階公務員考試。雖然靠的是文化知識,但是選拔的目的是為了選拔高階行政官員,不是在選拔文學家。大部分科舉出身的文人進入朝堂之後,他們的主要貢獻也是政治性的,而非文學性的。古代文人的參加科舉考試的目的也是為了當官,而非為了文學。所以希望科舉的勝利者去創作“盛世之作”恐怕是不現實的。
第四,狀元的選拔標準,尤其是明清時期的選拔標準,主要是看殿試上的策論也得如何,文學性考慮的很少。所謂“策論”,實際上就是針對當前的形勢任務作出分析,對皇帝提出的具體問題拿出可行性方案來。比如萬曆十一年,年輕的萬曆皇帝給參加考試的考生們出了一道題,題目很長,且是古文,大意是:為什麼我(皇帝)越是想勵精圖治,大臣們越是腐化和懈怠?這到底是因為我缺乏仁民愛物的精神,還是因為我太過於優柔寡斷?——考生面對這樣的題目,恐怕是寫不出文采飛揚的文字的,就算寫出來了,要是被認為空洞無物還是得不到狀元的,或者寫出來的問題不小心就要得罪皇帝、或者得罪大臣,同樣是得不到狀元的。
狀元試卷
最後,因為科舉考的東西文學性很強,所以是科舉的勝利者、狀元中是出過不少文學家的。比如唐朝王維,他是開元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狀元,這是歷代狀元中文化成就最高的一位。還有南宋的狀元張孝祥、文天祥,明朝狀元楊慎等人文學成就都很高。但是大部分有作為狀元都是以思想家、政治家的面貌出現在歷史中的。
-
7 # 福州小菜
盛世之作是什麼意思?
太平盛世的作品?感覺題主問得可能是傳世之作吧
古代那麼多狀元出名的確實不多,但寫下傳世之作的也不是沒有,比如文天祥
文天祥是宋理宗欽點的狀元,給我們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正氣歌和過零丁洋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
一朝濛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當然,文天祥算是狀元中的佼佼者,其他狀元確實沒有留下什麼比較有名的作品,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取狀元的方式
殿試第一名為狀元,是皇帝親自點取的,並不一定完全是文章才華,可能是文章剛好符合皇帝心意,或者文章正符合朝廷當前需要,有的時候還要考慮樣貌,並不是純粹以文章才華來取狀元,不然李白,蘇軾等等大文豪都是狀元了
2.中狀元的去處
取狀元后,一般都是進翰林院當個編修什麼的閒官,清貴是清貴,但是和社會脫節就比較多了,還不如後面的進士和社會接觸的多,少了實踐的積累,寫的文章詩詞可能會言而無物
3.中狀元的用處
要想當宰相,必須要有個翰林出身,當了狀元,前程是遠大的,更多的精力可能就會投入到官場爭鬥上了,對於寫文章,寫詩詞這種小道,可能就不會太放在心上了。
-
8 # 相信人生精彩
狀元及第一定高官厚祿。處理政務,接來送往,哪有時間坐下來,靜下來給後世留下不朽之佳作呢?反觀那些大部頭的名作,又哪一部不是在官場失意,名落孫山,窮困潦倒後為了生機才不得已而為之的?還有古代科考必八股文,不但限制了人做形象力,創新精神,更耗費了大量的精力,也根本沒有時間去創作!這也可以理解當下很多現象,大作家很難寫好名題作文,博士生做不出小學數學題。
狀元真有真才實學,但創新不行!專業人才才可以做出大文章!
-
9 # 這條江河
才華,什麼是才華?為統治者服務就是才華嗎?你看現在當官的,有幾個能隨手寫一篇文章的,甚至演講稿都要人代寫。狀元的中心在於當官發財,怎麼會有時間去注意才華。相反落榜的,不得意的,倒是有精力去忙別的,順手名垂青史。
-
10 # 鳳凰王兮
我認為,古代狀元那麼多,留下傑作的少,這也很正常。
首先,誰能當狀元。
從學習目標來看,“學而優則仕”。科舉考試的目的是挑選封建社會的管理人才,說白一點讀書是為了做官。“家無讀書子,官從何處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從學習內容來看,準備參加科考的學子必修的是“四書五經”,寫文章要符合的格式是八股文。這樣訓練多了,必定會限制人的思維和創作靈性。
第二,自古文章出憤怒。
司馬遷《報任安書》裡說:
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就是說著名的作品都來自刻骨銘心的困境。李白一生未參加科考,經人推薦到唐玄宗,又被賜金放還,所以憤怒地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樣的名句。
曹雪芹因為家道中落被抄家沒有科考資格,也不屑參加科考,專心致力於《紅樓夢》寫作,並“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終於有絕世之作流傳。
第三,科考狀元也有名作流傳。
“初唐四傑”之一的王維就是科考狀元,他的一生除了做官,也會寫詩作畫,被蘇軾稱讚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其名句也婦孺皆知,比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等。
南宋政治家、文學家和愛國詩人文天祥,也是科考狀元,他抗元愛國的事蹟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
還有唐代著名軍事家的郭子儀、著名的書法家柳公權、明代大詞人楊慎等都是當時的狀元。
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回覆列表
古代科舉考試的目的主要是繼承古人智慧和對事物的理解與判斷。考試雖然也有創新的部分,但這種創新主要是建立在古人智慧思想基礎上的。純粹的創新不可能僅僅依靠狀元或者參加科舉考試的人,畢竟,這些人的總數量在整體人民中也是基數少的。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知識是用來實際運用的。參加科舉考試的人,以為官為目的,如果在把心思放在創作文章上,未免“不務正業”。
再有,中國歷史悠久,狀元確有超凡的才華,其文章佳作也不一定願意展示於世人,狀元已經得志,也沒必要過分顯露才華。
至於狀元的佳作,一定是有,只是多種原因,未能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