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兒,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貞攜之轉側亂軍中,瀕死者數矣。逾二年乃謁太祖於滁陽。太祖見保兒,喜甚,撫以為子,令從己姓。年十九,以舍人將親軍,從援池州,破天完軍,驍勇冠諸將。 張士誠寇嚴州,御之東門,使別將出小北門,間道襲其後,夾擊大破之。士誠遣將據三溪,復擊敗之,斬陸元帥,焚其壘。 士誠遣司徒李伯升以二十萬眾攻新城。文忠帥朱亮祖等馳救,去新城十里而軍。詰朝會戰,文忠集諸將仰天誓曰:“國家之事在此一舉,文忠不敢愛死以後三軍。”文忠橫槊引鐵騎數十,乘高馳下。大軍乘之,城中兵亦鼓譟出,敵遂大潰。捷聞,太祖大喜,召歸,宴勞彌日。 文忠帥亮祖等攻餘杭。守將謝五,諭之降,許以不死。五出降。諸將請僇①之,文忠不可。營於麗譙,下令曰:“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斬以徇,城中帖然。 洪武二年春,以偏將軍從右副將軍常遇春出塞,薄上都,走元帝。遇春卒,命文忠代將其軍,奉詔會大將軍徐達攻慶陽。行次太原,聞大同圍急,謂左丞趙庸曰:“我等受命而來,閫外②之事苟利於國,專之可也。今大同甚急,援之便。”遂出雁門,次馬邑,敗元遊兵,進至白楊門。天雨雪,已駐營,文忠令移前五里,阻水自固。質明,敵大至。以二營委之,殊死戰,度敵疲,乃出精兵左右擊,大破之。 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測其際臨陣踔厲③風發遇大敵益壯頗好學問通曉經義為詩歌雄駿可觀初太祖定應天以軍興不給增民田租文忠請之得減額。其釋兵家居,恂恂若儒者,帝雅愛重之。家故多客,嘗以客言,勸帝少誅戮,又諫帝徵日本,及言宦者過盛,以是積忤旨,不免譴責。十六年冬遂得疾。帝親臨視。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 譯文: 李文忠字思本,小名叫寶兒,是盱眙縣人,是太祖姐姐的兒子。他的父親李貞帶著他在亂軍中輾轉反側,有好幾次差點死去。這樣過了兩年才在滁陽見到了太祖。太祖見到他,非常高興,把他當自己的兒子來撫養,並讓他跟從自己姓朱。李文忠十九歲,以舍人的身份率領太祖的親兵,跟著太祖救援池州,打敗了天完軍,他的驍勇在諸將中排名第一。 張士誠侵犯嚴州,李文忠率軍在東門抵抗,他派出其他將領出小北門,從小道偷襲張士誠的軍隊,兩面夾擊,大敗張士誠。張士誠又派遣將領駐守三溪,李文忠打敗了他們,斬殺了陸元帥,並燒燬了敵軍的營寨。張士誠派遣司徒李伯升率領二十萬軍隊進攻新城。李文忠領朱亮祖等人前往救援,在距離新城十里的地方駐軍。第二天早晨會戰,李文忠召集諸位將領對天發誓說:“國家大事成敗在此一舉,我不敢吝惜一死而躲在三軍的後面。”李文忠手拿長矛率領幾十個騎兵,從高處飛奔下來。大軍也跟在後面擊鼓吶喊,敵軍於是大敗。捷報傳來,太祖十分高興,把李文忠召回身邊,終日設宴慰勞他。 李文忠率領朱亮祖等人進攻餘杭。餘杭的守將是謝五,李文忠告訴他如果投降,就答應不殺他。於是謝五請求投降。諸將要求殺掉謝五,李文忠沒有答應。軍隊在麗譙宿營,李文忠下令說:“誰擅自進入老百姓家裡,就處死誰。”一個士兵借了老百姓家一口鍋,李文忠將他斬首示眾,於是城裡就安定下來了。 洪武二年春天,李文忠以偏將軍的身份跟隨右副將軍常遇春出塞進攻元軍,一直迫近上都,把元帝都嚇得逃走了。常遇春死後,太祖命李文忠代理指揮常遇春的軍隊,奉命會同大將軍徐達一起進攻慶陽。軍隊行軍駐紮在太原,聽說大同被包圍,形勢危急,李文忠對左丞趙庸說:“我們奉皇上的命令來進攻元軍,軍營之外的事情如果對國家有利,我們可以單獨靈活處理。現在大同被包圍,形勢危急,我們應該趁便救援他們。”於是率領軍隊出雁門關,駐紮在馬邑,打敗了元軍的小股軍隊,進軍到白楊門。天上下起了雪,軍隊本來已經宿營了,李文忠又命令軍隊向前移五里,把積水阻住堅固防守。天亮的時候,元軍的大部隊到了。李文忠派出二支部隊迎擊,和元軍殊死作戰,他估計元軍疲勞了,才派出精兵從左右進攻,大敗元軍。 李文忠氣量沉著寬宏,沒有誰能猜測他的心機。他作戰時他精神振奮,越是遇到強大的敵人越是充滿勇氣和力量。他十分喜愛學習,通曉經書的大義,他寫的詩歌氣勢雄偉,不同凡響。起初,太祖在應天定都,因為軍隊增加,供給不足,就增加百姓的田租,李文忠為百姓請求,最終得以減少田租的數額。他解除兵權回家後,小心謹慎像一個儒生,太祖十分喜愛和器重他。他家裡有許多門客,曾經因為門客的話,勸說皇帝少點誅殺,又勸諫皇帝不要東征日本,並且說宮中的宦官太多,因此逐漸與皇帝的心意不合,不免受到皇上的譴責。洪武十六年冬天生病,皇帝親自前往探望。第二年三月,李文忠去世,終年四十六歲
原文 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兒,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貞攜之轉側亂軍中,瀕死者數矣。逾二年乃謁太祖於滁陽。太祖見保兒,喜甚,撫以為子,令從己姓。年十九,以舍人將親軍,從援池州,破天完軍,驍勇冠諸將。 張士誠寇嚴州,御之東門,使別將出小北門,間道襲其後,夾擊大破之。士誠遣將據三溪,復擊敗之,斬陸元帥,焚其壘。 士誠遣司徒李伯升以二十萬眾攻新城。文忠帥朱亮祖等馳救,去新城十里而軍。詰朝會戰,文忠集諸將仰天誓曰:“國家之事在此一舉,文忠不敢愛死以後三軍。”文忠橫槊引鐵騎數十,乘高馳下。大軍乘之,城中兵亦鼓譟出,敵遂大潰。捷聞,太祖大喜,召歸,宴勞彌日。 文忠帥亮祖等攻餘杭。守將謝五,諭之降,許以不死。五出降。諸將請僇①之,文忠不可。營於麗譙,下令曰:“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斬以徇,城中帖然。 洪武二年春,以偏將軍從右副將軍常遇春出塞,薄上都,走元帝。遇春卒,命文忠代將其軍,奉詔會大將軍徐達攻慶陽。行次太原,聞大同圍急,謂左丞趙庸曰:“我等受命而來,閫外②之事苟利於國,專之可也。今大同甚急,援之便。”遂出雁門,次馬邑,敗元遊兵,進至白楊門。天雨雪,已駐營,文忠令移前五里,阻水自固。質明,敵大至。以二營委之,殊死戰,度敵疲,乃出精兵左右擊,大破之。 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測其際臨陣踔厲③風發遇大敵益壯頗好學問通曉經義為詩歌雄駿可觀初太祖定應天以軍興不給增民田租文忠請之得減額。其釋兵家居,恂恂若儒者,帝雅愛重之。家故多客,嘗以客言,勸帝少誅戮,又諫帝徵日本,及言宦者過盛,以是積忤旨,不免譴責。十六年冬遂得疾。帝親臨視。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 譯文: 李文忠字思本,小名叫寶兒,是盱眙縣人,是太祖姐姐的兒子。他的父親李貞帶著他在亂軍中輾轉反側,有好幾次差點死去。這樣過了兩年才在滁陽見到了太祖。太祖見到他,非常高興,把他當自己的兒子來撫養,並讓他跟從自己姓朱。李文忠十九歲,以舍人的身份率領太祖的親兵,跟著太祖救援池州,打敗了天完軍,他的驍勇在諸將中排名第一。 張士誠侵犯嚴州,李文忠率軍在東門抵抗,他派出其他將領出小北門,從小道偷襲張士誠的軍隊,兩面夾擊,大敗張士誠。張士誠又派遣將領駐守三溪,李文忠打敗了他們,斬殺了陸元帥,並燒燬了敵軍的營寨。張士誠派遣司徒李伯升率領二十萬軍隊進攻新城。李文忠領朱亮祖等人前往救援,在距離新城十里的地方駐軍。第二天早晨會戰,李文忠召集諸位將領對天發誓說:“國家大事成敗在此一舉,我不敢吝惜一死而躲在三軍的後面。”李文忠手拿長矛率領幾十個騎兵,從高處飛奔下來。大軍也跟在後面擊鼓吶喊,敵軍於是大敗。捷報傳來,太祖十分高興,把李文忠召回身邊,終日設宴慰勞他。 李文忠率領朱亮祖等人進攻餘杭。餘杭的守將是謝五,李文忠告訴他如果投降,就答應不殺他。於是謝五請求投降。諸將要求殺掉謝五,李文忠沒有答應。軍隊在麗譙宿營,李文忠下令說:“誰擅自進入老百姓家裡,就處死誰。”一個士兵借了老百姓家一口鍋,李文忠將他斬首示眾,於是城裡就安定下來了。 洪武二年春天,李文忠以偏將軍的身份跟隨右副將軍常遇春出塞進攻元軍,一直迫近上都,把元帝都嚇得逃走了。常遇春死後,太祖命李文忠代理指揮常遇春的軍隊,奉命會同大將軍徐達一起進攻慶陽。軍隊行軍駐紮在太原,聽說大同被包圍,形勢危急,李文忠對左丞趙庸說:“我們奉皇上的命令來進攻元軍,軍營之外的事情如果對國家有利,我們可以單獨靈活處理。現在大同被包圍,形勢危急,我們應該趁便救援他們。”於是率領軍隊出雁門關,駐紮在馬邑,打敗了元軍的小股軍隊,進軍到白楊門。天上下起了雪,軍隊本來已經宿營了,李文忠又命令軍隊向前移五里,把積水阻住堅固防守。天亮的時候,元軍的大部隊到了。李文忠派出二支部隊迎擊,和元軍殊死作戰,他估計元軍疲勞了,才派出精兵從左右進攻,大敗元軍。 李文忠氣量沉著寬宏,沒有誰能猜測他的心機。他作戰時他精神振奮,越是遇到強大的敵人越是充滿勇氣和力量。他十分喜愛學習,通曉經書的大義,他寫的詩歌氣勢雄偉,不同凡響。起初,太祖在應天定都,因為軍隊增加,供給不足,就增加百姓的田租,李文忠為百姓請求,最終得以減少田租的數額。他解除兵權回家後,小心謹慎像一個儒生,太祖十分喜愛和器重他。他家裡有許多門客,曾經因為門客的話,勸說皇帝少點誅殺,又勸諫皇帝不要東征日本,並且說宮中的宦官太多,因此逐漸與皇帝的心意不合,不免受到皇上的譴責。洪武十六年冬天生病,皇帝親自前往探望。第二年三月,李文忠去世,終年四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