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對這些國外著名的教學模式做出如下梳理: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杜威)
杜威針對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教育派的“三中心”的弊端,提出了“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社會”、“教育即生活”、“做中學”等著名論斷,構建了實用主義教育思想體系。
創設情景—明確問題—提出假設—解決問題—檢驗假設
二、發現教學模式(布魯納)
提出要讓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發現學習就是要求學生在教師的認真指導下,能像科學家那樣,透過自己的探索和學習,“發現”事物變化的因果關係及其內在的聯絡,形成概念,獲得原理,也叫概念獲得教學模式。
創設問題情景提出問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得出結論—運用結論
三、認知同化模式(奧蘇貝爾)
這種教學模式強調教學著眼於學生的認知結構,從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知識”出發,透過“先行組織者”等手段,促進學生形成“有意義學習”,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豐富和完善。
呈現先行組織者—呈現學習任務或學習材料—整合協調—應用
四、範例教學模式(瓦根舍因)
範例就是“隱含著本質因素、根本因素、基礎因素的典型事例”。更確切地說是“好的例子、典型的例子、特別清楚的(言簡意賅的)例子”。“範例教學”就是根據好的、特別清楚的、典型的事例進行的教學與學習。
範例性認識“個”—範例性認識“類”—“理解規律性”—“瞭解世界和生活的經驗”
五、拋錨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模式)(建構主義)
也被稱為“例項式教學”、“基於問題的教學”或“情境性教學”。這種教學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事實問題的基礎上,由於確定實際問題或真實性任務被形象地比喻為“拋錨”,因為一但問題或任務被確定了,整個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也就確定了(就像輪船被拋錨了一樣),因此,情境性教學又被稱為拋錨式教學。建構主義主義者認為,學習者要想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即達到對該知識所反映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其他事物之間聯絡的深刻理解,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習者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
1創設情境—2確定問題—3自主學習—4協作學習—5效果評價
六、問題解決教學模式
“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是指依據教學內容和要求,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以問題的發現、探究和解決來激發學生求知慾和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其中,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在問題情景的引導下,學生收集素材、資料,深思醞釀,提出假設,引發爭論,進行批判性思考和實驗探究,得出結論,透過應用又產生新的問題,使學生思維不斷髮展、昇華。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2理解問題—3解決問題—4評價問題(發現新問題)
七、程式教學模式(斯金納)
程式教學模式的基本主張:程式教學模式就是指一種依靠教學機器和程式教材,呈現學習程式、學生的反應並將學生反應的正誤情況反饋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個別學習的教學模式。運用程式教學模式應遵循的原則:1.小步子原則2.積極反應原則3.及時反饋原則4.自定步調原則5.低錯誤率原則
1編制程式教材—2展示問題(提問)—3學生解答—4確認
八、掌握教學模式(布魯姆)
布盧姆認為,在班級教學的情況下,只要提高教學質量並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採取與學習者個體差異相適應的教學策略,就可以幫助班級絕大部分的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80%-90%。
1教學目標定向—2單元掌握(教學)—3形成性測驗—4矯正—5總結性測驗
九、非指導性教學模式(羅傑斯)
要求教師不是直接的教學生,而僅僅是提供適當環境,促進他們學習。這種教學活動把學生放在居中的位置上,把學生的“自我”看成教學的根本要求,以此來設計教師行為,教師的任務是促進學生自我的主導意識。
1創設情境—2開放性探索—3形成見識—4計劃和決策—5整合
十、支架式教學模式(建構主義)
支架式教學是指這種教學應當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的框架,而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學習者進一步學習所需要的。在這裡,建構主義借用建築行業中使用的腳手架作為上述概念的形象化比喻,其實質是利用上述概念作為學習過程中的腳手架,透過這種腳手架的支撐作用把學生的智力水平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是其重要理論淵源)
1搭建支架—2進入情境—3進行探索—4合作學習—5效果評價
今天就對這些國外著名的教學模式做出如下梳理: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杜威)
杜威針對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教育派的“三中心”的弊端,提出了“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社會”、“教育即生活”、“做中學”等著名論斷,構建了實用主義教育思想體系。
創設情景—明確問題—提出假設—解決問題—檢驗假設
二、發現教學模式(布魯納)
提出要讓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發現學習就是要求學生在教師的認真指導下,能像科學家那樣,透過自己的探索和學習,“發現”事物變化的因果關係及其內在的聯絡,形成概念,獲得原理,也叫概念獲得教學模式。
創設問題情景提出問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得出結論—運用結論
三、認知同化模式(奧蘇貝爾)
這種教學模式強調教學著眼於學生的認知結構,從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知識”出發,透過“先行組織者”等手段,促進學生形成“有意義學習”,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豐富和完善。
呈現先行組織者—呈現學習任務或學習材料—整合協調—應用
四、範例教學模式(瓦根舍因)
範例就是“隱含著本質因素、根本因素、基礎因素的典型事例”。更確切地說是“好的例子、典型的例子、特別清楚的(言簡意賅的)例子”。“範例教學”就是根據好的、特別清楚的、典型的事例進行的教學與學習。
範例性認識“個”—範例性認識“類”—“理解規律性”—“瞭解世界和生活的經驗”
五、拋錨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模式)(建構主義)
也被稱為“例項式教學”、“基於問題的教學”或“情境性教學”。這種教學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事實問題的基礎上,由於確定實際問題或真實性任務被形象地比喻為“拋錨”,因為一但問題或任務被確定了,整個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也就確定了(就像輪船被拋錨了一樣),因此,情境性教學又被稱為拋錨式教學。建構主義主義者認為,學習者要想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即達到對該知識所反映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其他事物之間聯絡的深刻理解,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習者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
1創設情境—2確定問題—3自主學習—4協作學習—5效果評價
六、問題解決教學模式
“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是指依據教學內容和要求,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以問題的發現、探究和解決來激發學生求知慾和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其中,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在問題情景的引導下,學生收集素材、資料,深思醞釀,提出假設,引發爭論,進行批判性思考和實驗探究,得出結論,透過應用又產生新的問題,使學生思維不斷髮展、昇華。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2理解問題—3解決問題—4評價問題(發現新問題)
七、程式教學模式(斯金納)
程式教學模式的基本主張:程式教學模式就是指一種依靠教學機器和程式教材,呈現學習程式、學生的反應並將學生反應的正誤情況反饋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個別學習的教學模式。運用程式教學模式應遵循的原則:1.小步子原則2.積極反應原則3.及時反饋原則4.自定步調原則5.低錯誤率原則
1編制程式教材—2展示問題(提問)—3學生解答—4確認
八、掌握教學模式(布魯姆)
布盧姆認為,在班級教學的情況下,只要提高教學質量並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採取與學習者個體差異相適應的教學策略,就可以幫助班級絕大部分的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80%-90%。
1教學目標定向—2單元掌握(教學)—3形成性測驗—4矯正—5總結性測驗
九、非指導性教學模式(羅傑斯)
要求教師不是直接的教學生,而僅僅是提供適當環境,促進他們學習。這種教學活動把學生放在居中的位置上,把學生的“自我”看成教學的根本要求,以此來設計教師行為,教師的任務是促進學生自我的主導意識。
1創設情境—2開放性探索—3形成見識—4計劃和決策—5整合
十、支架式教學模式(建構主義)
支架式教學是指這種教學應當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的框架,而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學習者進一步學習所需要的。在這裡,建構主義借用建築行業中使用的腳手架作為上述概念的形象化比喻,其實質是利用上述概念作為學習過程中的腳手架,透過這種腳手架的支撐作用把學生的智力水平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是其重要理論淵源)
1搭建支架—2進入情境—3進行探索—4合作學習—5效果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