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892702147533
-
2 # 使用者4892702147533
【中國植樹節由來】
3月12日也是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逝世的日子。孫中山先生特別關注植樹造林事業,並將之視作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來推動。1915年,正是在他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規定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新中國成立後,為了紀念這位革命先行者,就將孫中山逝世的公曆日期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植樹造林的光榮傳統。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做過許多地方官,每到一處他都要栽花種樹,這在他的詩中也有反映:“手栽兩松樹,聊以當嘉賓”;“白頭種松桂,早晚見成林”。蘇軾任杭州刺史時,修浚西湖,並在湖堤上種樹,因而留下了“蘇堤春曉”這一景觀。柳宗元貶官柳州,但仍不忘種樹:“柳州刺史,種柳柳江邊”;“手植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清末左宗棠率部新疆平叛,沿途大種柳樹,被稱作“左公柳”。他的幕僚楊昌俊以詩歌頌:“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在中國,幾乎所有的名勝古蹟,都有先人們為我們留下的綠蔭。在黃帝陵,傳說是黃帝親手栽種的柏樹(稱“黃帝手植柏”),鬱鬱蔥蔥,令人頓生思古之幽情;古城曲阜有孔子的“先師手植柏”。泰山岱廟也有“漢武帝手植柏”。這些千年古樹現如今都成了重點保護文物。“中庭樹老閱人多”,炎黃子孫樹下瞻仰時,自然會生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崇敬之情。
古人不僅重視植樹,也十分重視保護林木。早在夏禹時代,中國就有了有關保護林木的行政法規。《逸周書》記載:“禹之禁,春三月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春秋戰國時期,管仲治理齊國時曾說:“為人君而不能保守其山林菹澤草萊,不可以為天下王……”宋太祖趙匡胤規定:“民伐桑棗為薪者罪之。”清朝雍正繼位時,就要求嚴格保護山林:“嚴禁非時之斧斤,牛羊之踐踏,歹徒之竊盜。”
近代愛國將領馮玉祥也十分熱愛樹木,他在帶兵打仗時規定:駐防官兵要在駐地植樹造林,即使行軍打仗時,也不許踐踏林木。他屯兵徐州時,為了嚴明紀律,特意寫了一首護林詩:“老馮駐徐州,大樹綠油油。誰砍我的樹,我砍誰的頭。”
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有關保護林木的故事。傳說西湖淨慈寺有一古松,某新任太守為修造衙門,下令征伐。方丈無計可施,幸虧有一個濟顛和尚寫了一首詩,派人送給了太守。詩云:“庭松百尺接天高,久與山僧作故交。本謂枝柯千載茂,誰知刀斧一齊拋。庭前不見龍蛇影,宅畔無聞風雨號。最苦早間飛去鶴,晚回不見舊時巢。”太守見詩,權衡利害,終於收回成命。
【什麼是3·12?】
近代,最先確立的植樹節其實是確定在清明節的。
1915年,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有感於國家林業不振,“重山復嶺,濯濯不毛”,上書北洋政府,倡導以每年清明節為“中國植樹節”。同年7月,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這是植樹節最初的來歷。
1928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週年舉行了植樹式,從此,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將他的忌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因為,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早在1895年,他親自起草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中就已經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求樹畜”。此後,他在許多著作、演講、規劃中,反覆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並且身體力行,親自植樹。
所以說,如今我們擁有鬱鬱蔥蔥的環境,與孫中山先生對此的重視是分不開的。
【歷的植樹活動】
其實,清明節植樹的習慣也並非近代才開始,中國古代就有在清明節時節插柳植樹的傳統。
歷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於1400多年前從陝西首創的。韋孝寬是西魏、北周時期的一位名將,因軍功被授予雍州刺史。
古時的官道上每隔一華里在路邊設定土臺作為標記,用以計算道路的里程(里程碑的前身哈)。韋孝寬上任後,發現土臺的缺點很多,容易崩塌、需要經常維修,費時費力又不經濟。
經過調查瞭解之後,他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定土臺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臺。這樣不失其標記和計程作用,還能為往來行人遮風擋雨,並且不需要修補。這一作法,無疑是造福桑梓,減輕家鄉百姓負擔、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逐漸被流傳開來進行廣泛學習。
陝西作為歷最早在官道上植樹的地方,曾經是全國道路綠化的表率,而韋孝寬最早栽種的槐樹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特別是陝西人對這種槐樹更是情有獨鍾,並且廣為種植,現在槐樹已經作為西安市的象徵,被確定為市樹。
回覆列表
【中國植樹節由來】
3月12日也是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逝世的日子。孫中山先生特別關注植樹造林事業,並將之視作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來推動。1915年,正是在他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規定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新中國成立後,為了紀念這位革命先行者,就將孫中山逝世的公曆日期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植樹造林的光榮傳統。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做過許多地方官,每到一處他都要栽花種樹,這在他的詩中也有反映:“手栽兩松樹,聊以當嘉賓”;“白頭種松桂,早晚見成林”。蘇軾任杭州刺史時,修浚西湖,並在湖堤上種樹,因而留下了“蘇堤春曉”這一景觀。柳宗元貶官柳州,但仍不忘種樹:“柳州刺史,種柳柳江邊”;“手植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清末左宗棠率部新疆平叛,沿途大種柳樹,被稱作“左公柳”。他的幕僚楊昌俊以詩歌頌:“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在中國,幾乎所有的名勝古蹟,都有先人們為我們留下的綠蔭。在黃帝陵,傳說是黃帝親手栽種的柏樹(稱“黃帝手植柏”),鬱鬱蔥蔥,令人頓生思古之幽情;古城曲阜有孔子的“先師手植柏”。泰山岱廟也有“漢武帝手植柏”。這些千年古樹現如今都成了重點保護文物。“中庭樹老閱人多”,炎黃子孫樹下瞻仰時,自然會生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崇敬之情。
古人不僅重視植樹,也十分重視保護林木。早在夏禹時代,中國就有了有關保護林木的行政法規。《逸周書》記載:“禹之禁,春三月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春秋戰國時期,管仲治理齊國時曾說:“為人君而不能保守其山林菹澤草萊,不可以為天下王……”宋太祖趙匡胤規定:“民伐桑棗為薪者罪之。”清朝雍正繼位時,就要求嚴格保護山林:“嚴禁非時之斧斤,牛羊之踐踏,歹徒之竊盜。”
近代愛國將領馮玉祥也十分熱愛樹木,他在帶兵打仗時規定:駐防官兵要在駐地植樹造林,即使行軍打仗時,也不許踐踏林木。他屯兵徐州時,為了嚴明紀律,特意寫了一首護林詩:“老馮駐徐州,大樹綠油油。誰砍我的樹,我砍誰的頭。”
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有關保護林木的故事。傳說西湖淨慈寺有一古松,某新任太守為修造衙門,下令征伐。方丈無計可施,幸虧有一個濟顛和尚寫了一首詩,派人送給了太守。詩云:“庭松百尺接天高,久與山僧作故交。本謂枝柯千載茂,誰知刀斧一齊拋。庭前不見龍蛇影,宅畔無聞風雨號。最苦早間飛去鶴,晚回不見舊時巢。”太守見詩,權衡利害,終於收回成命。
【什麼是3·12?】
近代,最先確立的植樹節其實是確定在清明節的。
1915年,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有感於國家林業不振,“重山復嶺,濯濯不毛”,上書北洋政府,倡導以每年清明節為“中國植樹節”。同年7月,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這是植樹節最初的來歷。
1928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週年舉行了植樹式,從此,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將他的忌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因為,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早在1895年,他親自起草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中就已經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求樹畜”。此後,他在許多著作、演講、規劃中,反覆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並且身體力行,親自植樹。
所以說,如今我們擁有鬱鬱蔥蔥的環境,與孫中山先生對此的重視是分不開的。
【歷的植樹活動】
其實,清明節植樹的習慣也並非近代才開始,中國古代就有在清明節時節插柳植樹的傳統。
歷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於1400多年前從陝西首創的。韋孝寬是西魏、北周時期的一位名將,因軍功被授予雍州刺史。
古時的官道上每隔一華里在路邊設定土臺作為標記,用以計算道路的里程(里程碑的前身哈)。韋孝寬上任後,發現土臺的缺點很多,容易崩塌、需要經常維修,費時費力又不經濟。
經過調查瞭解之後,他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定土臺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臺。這樣不失其標記和計程作用,還能為往來行人遮風擋雨,並且不需要修補。這一作法,無疑是造福桑梓,減輕家鄉百姓負擔、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逐漸被流傳開來進行廣泛學習。
陝西作為歷最早在官道上植樹的地方,曾經是全國道路綠化的表率,而韋孝寬最早栽種的槐樹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特別是陝西人對這種槐樹更是情有獨鍾,並且廣為種植,現在槐樹已經作為西安市的象徵,被確定為市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