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區塊鏈,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比特幣或者類似的虛擬貨幣。
其實比特幣只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個分支應用,比特幣屬於區塊鏈,但區塊鏈不是比特幣。
區塊鏈提供的不是貨幣,而是“不可篡改的記錄”。
話說人類文明誕生之初,部族很小,但凡有約定,只需要奔走相告,周知親友,就能生效。
比如結婚這事,兩人談的差不多了,召集雙方親朋好友,吃一頓好飯,在席間宣佈這個訊息,典禮結束,社會就認可了雙方的契約。誰要是違約,會遭到眾人唾棄,在部族中再難立足。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交易不再侷限於熟人之間,交易要靠中介來維持信任。
現在結婚,光辦婚禮已經不夠了,還需要去婚姻登記處,你和你的另一半告訴民政局你們倆都同意要結婚,民政局就會給你髮結婚證。民政局就是一個可信的中介,一旦違約,有國家法律替你做主。
這些中介都是巨大而集中的機構。因為只有巨大而集中,才會可信。但是巨大而集中,同時也意味著很貴而且可以被篡改。
各種信用卡公司,換匯公司,股票交易所,本質上都是資訊的中介,社會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而這些公司自己也要投入巨資來確保資訊保安。
這些中介挺煩的,收費不菲,手續也麻煩。我們為什麼不能回到田園牧歌時代,靠著奔走相告來把資訊變的不可篡改呢?
買房了,奔走相告全世界,告訴大家這房子產權是你的了。
買車了,奔走相告;買了杯奶茶也奔走相告;叫了個外賣也奔走相告。
奔走相告畢竟還是太麻煩了,如果事無鉅細都奔走相告,那大家啥事也別幹了,每天都在網上比比賴賴,奔走相告。
可是如果奔走相告不麻煩呢?
如果你奔走相告跟手機支付一樣,只需要一個按鍵呢?所以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簡簡單單的奔走相告變得可能。
區塊鏈就此誕生了,我們不再需要一個巨大的中介來記錄和維持交易的公平。你真的可以連買杯奶茶都奔走相告一下,大家都知道你付了錢給奶茶店,奶茶店也奔走相告收到了你的錢,於是區塊鏈上的每個人都知道了你們這筆交易,這筆交易就不可篡改了。這中間,你們也不需要通過銀行或者支付寶。
這就是區塊鏈的核心,去中心化。
資訊不再是 終端——中心——另一個終端,這樣的記錄方式,而是終端——大喇叭小廣播——大家都知道了。
終端們都高興了,省時省錢,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但是中心不高興了,因為他被去了。
這就是我之前對比特幣持保留態度的原因,加密貨幣意味著剝奪央行對貨幣的控制,這是任何政府都不能忍受的。Facebook搞的 Libra在自由國都被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各種刁難,眼看要胎死腹中。
最近幫政府做了不少高科技專案,政府決策者從來不關心技術的具體實現方式。他們更善於從技術本質來看這些新技術能幫他們解決什麼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定要有一個統一的核心,帶領社會前行。
區塊鏈這個東西,要麼就不在中國推廣,如果要推廣,就必須是從國家層面控制。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對社會各個模組進行去中心化的探索。做到極致,甚至可以是國家級別的扁平化管理。
對內,任何不由中央主導的,其他形式的去中心化,都要問問我社會主義鐵拳同不同意。不管多熱都不能脫下我的皮大衣,全場動作必須跟我整齊劃一。
對外,美中國人實際上靠著美元霸權在全球收鑄幣稅,全球每10筆外匯交易就有8筆涉及美元,美國是世界的中心。那麼在國際社會推行區塊鏈,去掉的是哪個國家。
如果真的開起腦洞,計劃經濟最大的難題在於無法實現細緻的微操。可是如果真的有辦法獲取社會細節上的每一次交易,計劃經濟是不是又有可能了?
一提起區塊鏈,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比特幣或者類似的虛擬貨幣。
其實比特幣只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個分支應用,比特幣屬於區塊鏈,但區塊鏈不是比特幣。
區塊鏈提供的不是貨幣,而是“不可篡改的記錄”。
話說人類文明誕生之初,部族很小,但凡有約定,只需要奔走相告,周知親友,就能生效。
比如結婚這事,兩人談的差不多了,召集雙方親朋好友,吃一頓好飯,在席間宣佈這個訊息,典禮結束,社會就認可了雙方的契約。誰要是違約,會遭到眾人唾棄,在部族中再難立足。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交易不再侷限於熟人之間,交易要靠中介來維持信任。
現在結婚,光辦婚禮已經不夠了,還需要去婚姻登記處,你和你的另一半告訴民政局你們倆都同意要結婚,民政局就會給你髮結婚證。民政局就是一個可信的中介,一旦違約,有國家法律替你做主。
這些中介都是巨大而集中的機構。因為只有巨大而集中,才會可信。但是巨大而集中,同時也意味著很貴而且可以被篡改。
各種信用卡公司,換匯公司,股票交易所,本質上都是資訊的中介,社會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而這些公司自己也要投入巨資來確保資訊保安。
這些中介挺煩的,收費不菲,手續也麻煩。我們為什麼不能回到田園牧歌時代,靠著奔走相告來把資訊變的不可篡改呢?
買房了,奔走相告全世界,告訴大家這房子產權是你的了。
買車了,奔走相告;買了杯奶茶也奔走相告;叫了個外賣也奔走相告。
奔走相告畢竟還是太麻煩了,如果事無鉅細都奔走相告,那大家啥事也別幹了,每天都在網上比比賴賴,奔走相告。
可是如果奔走相告不麻煩呢?
如果你奔走相告跟手機支付一樣,只需要一個按鍵呢?所以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簡簡單單的奔走相告變得可能。
區塊鏈就此誕生了,我們不再需要一個巨大的中介來記錄和維持交易的公平。你真的可以連買杯奶茶都奔走相告一下,大家都知道你付了錢給奶茶店,奶茶店也奔走相告收到了你的錢,於是區塊鏈上的每個人都知道了你們這筆交易,這筆交易就不可篡改了。這中間,你們也不需要通過銀行或者支付寶。
這就是區塊鏈的核心,去中心化。
資訊不再是 終端——中心——另一個終端,這樣的記錄方式,而是終端——大喇叭小廣播——大家都知道了。
終端們都高興了,省時省錢,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但是中心不高興了,因為他被去了。
這就是我之前對比特幣持保留態度的原因,加密貨幣意味著剝奪央行對貨幣的控制,這是任何政府都不能忍受的。Facebook搞的 Libra在自由國都被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各種刁難,眼看要胎死腹中。
最近幫政府做了不少高科技專案,政府決策者從來不關心技術的具體實現方式。他們更善於從技術本質來看這些新技術能幫他們解決什麼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定要有一個統一的核心,帶領社會前行。
區塊鏈這個東西,要麼就不在中國推廣,如果要推廣,就必須是從國家層面控制。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對社會各個模組進行去中心化的探索。做到極致,甚至可以是國家級別的扁平化管理。
對內,任何不由中央主導的,其他形式的去中心化,都要問問我社會主義鐵拳同不同意。不管多熱都不能脫下我的皮大衣,全場動作必須跟我整齊劃一。
對外,美中國人實際上靠著美元霸權在全球收鑄幣稅,全球每10筆外匯交易就有8筆涉及美元,美國是世界的中心。那麼在國際社會推行區塊鏈,去掉的是哪個國家。
如果真的開起腦洞,計劃經濟最大的難題在於無法實現細緻的微操。可是如果真的有辦法獲取社會細節上的每一次交易,計劃經濟是不是又有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