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iki醬

    小時候比較野,大夏天的喜歡頂著太陽往外跑,很容易中暑。記憶中比較深刻的中暑經歷有兩段。

    一段是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夏天的下午上著課,居然中暑了,整個人暈乎乎的,老師看臉色不對,一摸額頭說是中暑了。他把我抱在講臺上,讓兩個同學不停的用書本給我扇著風,對我十個手指進行晃動。是那種力度把握的很好,力量瞬間爆發的小幅度高速晃動。我們那邊俗稱抓痧,感覺從手指經手臂到大腦有股電流流過一樣。十個手指弄完之後估計如此重複有八九遍吧。他看我氣色好了很多,才放我回位置上。後來我也沒喝那種割喉嚨一樣感覺的藿香正氣水,就這樣好了。

    老師是一個赤腳代課的鄉村教師,業餘時間會抓草藥和解蛇毒。記得我同村的農婦摘菜被蛇咬了,人抬到家裡,一隻胳膊動不了,眼睛也木木的,也是請這個老師處理的。先是把她的手臂從咬傷的上部用皮鞭管紮緊,然後問她是什麼樣子的蛇,然後他到哪種常年沒人進入的有水流流過的深巷中,弄了幾種草藥出來蹈碎然後敷在傷口處。在20多年前,在交通不方便的山溝溝裡,他的確救了不少被蛇咬過的人的命。

    另外一段,也是小時候中暑的時候,和藿香正氣水沒有用的時候,我媽就會把我抱去嫁到我村來的一個小媳婦那裡。她會拿出針用燈燒紅,冷了之後用燒酒擦乾淨之後在我十個手指和腳趾,手腕和腳腕不同的地方各挑一下,進行放血處理。然後第二天就好了。現在回想起來,還會感覺很酸爽,哎,小時候最怕去她家了。

    不知道抓痧和放血屬不屬於中醫的範疇?從個人經歷來看,我不排斥這些。

  • 2 # 依然渴望幸福

    說起童年時期看中醫的場景,應該還沒有從記憶中完全抹去。

    因為小時候家裡很窮,有時候去村裡的藥房看病連五分錢的掛號費都拿不起,所以看中醫是常有的事情。那時村裡有個遠近聞名的老中醫,和我爺爺同輩,給人看病不要錢,病人只需花去中藥鋪買藥的錢。記得我自己看中醫最清楚的一次是肚子疼,就去看老中醫,老中醫給我針灸,那時針灸也不要錢嘛,我看著那細細長長的銀針(不像現在都是不鏽鋼的),被醫生慢慢地捻進我的身體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緊張還是害怕,沒有多大時間肚子就不疼了。

    讓我父母唸叨最多的一次看中醫是我的妹妹,聽母親說,還是妹妹在搖籃裡的時候,那年的大年三十,母親忙完年貨的時候,正想給妹妹餵奶,突然發現妹妹眼白上翻,口吐白沫,嚇得母親端著搖籃就往老中醫家跑,經過老中醫的診斷,開了藥方,對我父親說:“今天是大年三十了,不知道能不能買到藥,買到的話連吃兩劑藥,要好了就好了,要不好就沒救了,我也沒辦法。”我父親連夜買來中藥熬製,我妹妹撿回了一條命。也讓我父母對老中醫感激不盡。

    記憶中還是我媽看中醫比較多。那時生活貧困,缺吃少穿的,體力勞動比較繁重,母親經常生病,很多時候都是拿的中藥,我經常幫母親用小銚子煎藥。記得我媽又一次生病了,感覺挺嚴重的,就去找那位老中醫,他看過以後,趕緊開了藥方對我父親說,趕緊去拿藥,要連吃三劑藥,連渣服用,否則性命難保。第三劑藥沒吃完,我媽就好了。我的父母更加敬重那位老中醫,在他去逝的時候,我媽特意給我做了一個孝帽子,讓我到他的靈堂前磕頭祭拜,表示對他的感激!

  • 3 # 老侯的斑馬

    中醫場景

    小時候因為牙痛去過一箇中醫家 其實家裡和農村人家一樣 從屋裡拿出了針灸針 酒精消消毒。對著臉一陣猛扎,一會就不疼了 一直到現在都沒再疼過。。

    還有一次是鼻竇炎。去山東某地一中醫院,具體記不起來了,拿了十幾付中藥 。媽媽天天給熬藥。只知道好苦。喝完要吃糖。到現在為止沒範過。

    說到底中醫在我印象中很神奇。有時候是有意向不到的效果 。但不要太過迷信。萬事萬物皆有因果。隨遇而安。享受當下才是正解

  • 4 # 中志915

    本人50後,小時侯記憶裡,看中醫的老先生是個要吃飯的人。

    在那缺吃少喝的年代裡,因為飢餓,多少文人雅士全無高雅之舉,現在想起來,真為我們那時的人能活到現在而慶幸呀。

    那個年代的人們不知啥原因,很少有病,除了風發感冒,生熱中暑之類,少聽說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病之類以及現在的流行病。做為鄉村的老中醫,本領再大,也只是為了口飯吃,多數人都是免費診斷,拼個土單驗方就解決問題了,很少花費一塊二塊去買點中藥。記憶中一位房老先生,每次去請,都是要在吃飯時侯才去,每次到家總是要先吃了飯再開藥單,如果家中己經飯過了,先生總是會說,今晌沒吃好飯,給燒碗茶喝喝吧。天長日久,方園的人們都知道老先生的特長,所以不管誰家請醫,不論早晚,都要準備一碗雞蛋掛麵湯,再沒有也得準備一碗糖茶。

    這些對兒時中醫的記憶,現在說給兒孫們聽,讓他們珍惜今天的幸福,他們總認為你在給編故事,包括三年自然災害那些年代的經歷在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教繡球花葉子幹邊打蔫,又不缺水為啥?該怎樣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