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是中國儺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商周時聚居於雩山山區一帶和贛江與鄱陽湖流域儺舞表演的三苗(或揚越)後裔,創造了燦爛的江西青銅文化。新幹縣太洋洲商墓出土的青銅雙角神人面具,透露了贛儺濫觴的資訊。
記載最早的贛儺是南豐縣《金砂餘氏族譜·儺神辨記》,其中說漢初長沙王吳芮奉命征伐閩越,駐兵南豐軍山,為避"刀兵之災",告誡鄉民"傳儺以靖妖氛"。 唐代文化鼎盛,《開元禮》對州縣儺禮的統一規定,推動了江西8州37縣"鄉儺"的傳播,如樂安、南豐、萍鄉、修水都有唐代建儺廟、供儺神的傳說。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注引《宣城記》提到三國吳時,廬陵郡歲末有丐儺討錢的習俗。
樂安地處江西東部雩山山脈核心段,境內環山,古代交通閉塞,盛產的糧食難以外銷,農戶便以餘糧餵豬,因而生豬皮薄肉嫩,成為歷代皇家貢品。因有餘糧,養雞業也很盛行。為保六畜興旺,清代樂安便有以雞嘴神和豬嘴神驅儺活動,凡有瘟疫地方,就請流坑村、東湖村去"滾儺神",用雞嘴神、豬嘴神及鵝王一起逐疫。 樂安以動物神驅儺的形式,可上溯到漢代宮廷大儺。古代缺乏科學知識,把氣象、草木、蟲豸、六畜的異常現象皆作不祥徵兆。戰國後陰陽學說,更把雞、犬、羊、豕、牛患瘟疫而大批死亡或五畜反常現象附會於人事災禍,稱為"五禍",用"五行"說加以解釋。以雞嘴神與豬嘴神來制服六畜瘟疫,正是漢代神獸驅逐的延續。
樂安儺舞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大致分為三大流派:增田鎮東湖村"滾儺神";千年古村流坑的"戲儺";鰲溪鎮羅山儺舞。2006年5月20日,樂安儺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流坑儺舞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為表演日期。開演之日,先由戲班成員舉著儀仗,頭戴儺面具,奏著器樂,走遍全村,再由上一年有中考、升官、娶親、添丁等喜事人家請戲班到家裡表演後,送至村中戲臺上表演。表演者頭戴儺面具,身著戲裝在器樂的伴奏下,只舞而無說唱。 羅山儺舞羅山儺舞起源於鰲溪鎮羅山村,每逢端午節時,當地百姓都要紀念屈原,因樂安城鎮一帶無大河,不能劃大船,則以跳儺代替並流傳至今。
在本地流傳至今的儺舞俗稱“打戲頭鼓”。跳儺那天儀式十分隆重肅穆,村裡幾個儺舞班,前一日洗身淨體,身穿夏良(土織布),漁網衫(漁網或披風),衣下襬吊有荷包、香袋、銅錢等物,走起來丁當作響,每個儺神由兩人相扶打扇,過街遊市,匯聚在樂安雩山腳下。
表演時有八對儺神面具,共十七個儺神角色。八對面戴古代名將或神話傳說人物面具的藝人,伴著鑼鼓的節奏,結合人物的身份,或持刀執劍,翩然起舞,或兵戎相見,激烈對打,賽舞競技,熱鬧非凡。其中鍾馗奉在表演場地的正中央,作為眾神之首,不參與出場表演。
儺面具按出場順序為:秦叔寶與尉遲恭,關羽與蔡陽,金吒與木吒,趙公明與馬元帥,龍王與哪吒,千里眼與順風耳,玄母娘與判官,雷震子與元皇。伴奏樂器主要是鑼與鼓等打擊樂器,曲調快捷、緊張、熱烈,以突出兩軍對陣時的激烈緊張氣氛。配合儺面角色的表演,動作奔放,勇猛剛勁,既有對陣拼殺的武儀戰術氣勢,又有舞臺表演姿勢造型的獨特美工效果,是一種典型的武儺戲。 “打戲頭鼓”節目按演出順序依次為《打瓜斧》《打關刀》《矛吒鑽》《打鞭》《殺戟》《打鬧帚》,由上述八對儺面角色分別對陣表演,展示古代樸實神秘的傳神故事情節。八對公儺面角色表演完畢,由扮演判官、雷神及打鑼鼓者作逐疫驅鬼的動作,其動作怪異神秘,似在搜儺靖妖。
在傳統的華夏文明中,"儺"是歷史久遠並廣泛流行於漢民族中的具有強烈宗教和藝術色彩的社會文化現象,它起源於漢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巫術意識。儺的起源與原始狩獵、圖騰崇拜、巫術意識有關。周代儺納入國家禮制。先秦文獻記載,儺禮是希望調理四時陰陽,以求寒暑相宜,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國富民生。漢唐時宮廷大儺儀式隆重,並傳入越南、北韓半島和日本。北宋末期宮廷儺禮採用新制,儺向娛樂化方向發展。元蒙因信仰不同,儺禮受到排斥。明代恢復過宮儺,清代宮廷不再舉行。但《論語·鄉黨》中記載的"鄉人儺"一直在民間延續,並與宗教、文藝、民俗等結合,衍變為多種形態的儺舞、儺戲,至今仍在中國廣大農村流行,以江西、湖南、湖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安徽、山西、河北等省遺存較多,各地分別有“跳儺”、“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稱謂。
雩山儺舞表演時都佩戴某個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話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歷史名人,由此構成龐大的儺神譜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
儺文化是中華人文始祖文化之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讓我們走進雩山山脈,走進樂安,走近儺舞文化,感受儺舞的神秘色彩。
江西是中國儺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商周時聚居於雩山山區一帶和贛江與鄱陽湖流域儺舞表演的三苗(或揚越)後裔,創造了燦爛的江西青銅文化。新幹縣太洋洲商墓出土的青銅雙角神人面具,透露了贛儺濫觴的資訊。
記載最早的贛儺是南豐縣《金砂餘氏族譜·儺神辨記》,其中說漢初長沙王吳芮奉命征伐閩越,駐兵南豐軍山,為避"刀兵之災",告誡鄉民"傳儺以靖妖氛"。 唐代文化鼎盛,《開元禮》對州縣儺禮的統一規定,推動了江西8州37縣"鄉儺"的傳播,如樂安、南豐、萍鄉、修水都有唐代建儺廟、供儺神的傳說。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注引《宣城記》提到三國吳時,廬陵郡歲末有丐儺討錢的習俗。
樂安地處江西東部雩山山脈核心段,境內環山,古代交通閉塞,盛產的糧食難以外銷,農戶便以餘糧餵豬,因而生豬皮薄肉嫩,成為歷代皇家貢品。因有餘糧,養雞業也很盛行。為保六畜興旺,清代樂安便有以雞嘴神和豬嘴神驅儺活動,凡有瘟疫地方,就請流坑村、東湖村去"滾儺神",用雞嘴神、豬嘴神及鵝王一起逐疫。 樂安以動物神驅儺的形式,可上溯到漢代宮廷大儺。古代缺乏科學知識,把氣象、草木、蟲豸、六畜的異常現象皆作不祥徵兆。戰國後陰陽學說,更把雞、犬、羊、豕、牛患瘟疫而大批死亡或五畜反常現象附會於人事災禍,稱為"五禍",用"五行"說加以解釋。以雞嘴神與豬嘴神來制服六畜瘟疫,正是漢代神獸驅逐的延續。
樂安儺舞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大致分為三大流派:增田鎮東湖村"滾儺神";千年古村流坑的"戲儺";鰲溪鎮羅山儺舞。2006年5月20日,樂安儺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流坑儺舞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為表演日期。開演之日,先由戲班成員舉著儀仗,頭戴儺面具,奏著器樂,走遍全村,再由上一年有中考、升官、娶親、添丁等喜事人家請戲班到家裡表演後,送至村中戲臺上表演。表演者頭戴儺面具,身著戲裝在器樂的伴奏下,只舞而無說唱。 羅山儺舞羅山儺舞起源於鰲溪鎮羅山村,每逢端午節時,當地百姓都要紀念屈原,因樂安城鎮一帶無大河,不能劃大船,則以跳儺代替並流傳至今。
在本地流傳至今的儺舞俗稱“打戲頭鼓”。跳儺那天儀式十分隆重肅穆,村裡幾個儺舞班,前一日洗身淨體,身穿夏良(土織布),漁網衫(漁網或披風),衣下襬吊有荷包、香袋、銅錢等物,走起來丁當作響,每個儺神由兩人相扶打扇,過街遊市,匯聚在樂安雩山腳下。
表演時有八對儺神面具,共十七個儺神角色。八對面戴古代名將或神話傳說人物面具的藝人,伴著鑼鼓的節奏,結合人物的身份,或持刀執劍,翩然起舞,或兵戎相見,激烈對打,賽舞競技,熱鬧非凡。其中鍾馗奉在表演場地的正中央,作為眾神之首,不參與出場表演。
儺面具按出場順序為:秦叔寶與尉遲恭,關羽與蔡陽,金吒與木吒,趙公明與馬元帥,龍王與哪吒,千里眼與順風耳,玄母娘與判官,雷震子與元皇。伴奏樂器主要是鑼與鼓等打擊樂器,曲調快捷、緊張、熱烈,以突出兩軍對陣時的激烈緊張氣氛。配合儺面角色的表演,動作奔放,勇猛剛勁,既有對陣拼殺的武儀戰術氣勢,又有舞臺表演姿勢造型的獨特美工效果,是一種典型的武儺戲。 “打戲頭鼓”節目按演出順序依次為《打瓜斧》《打關刀》《矛吒鑽》《打鞭》《殺戟》《打鬧帚》,由上述八對儺面角色分別對陣表演,展示古代樸實神秘的傳神故事情節。八對公儺面角色表演完畢,由扮演判官、雷神及打鑼鼓者作逐疫驅鬼的動作,其動作怪異神秘,似在搜儺靖妖。
在傳統的華夏文明中,"儺"是歷史久遠並廣泛流行於漢民族中的具有強烈宗教和藝術色彩的社會文化現象,它起源於漢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巫術意識。儺的起源與原始狩獵、圖騰崇拜、巫術意識有關。周代儺納入國家禮制。先秦文獻記載,儺禮是希望調理四時陰陽,以求寒暑相宜,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國富民生。漢唐時宮廷大儺儀式隆重,並傳入越南、北韓半島和日本。北宋末期宮廷儺禮採用新制,儺向娛樂化方向發展。元蒙因信仰不同,儺禮受到排斥。明代恢復過宮儺,清代宮廷不再舉行。但《論語·鄉黨》中記載的"鄉人儺"一直在民間延續,並與宗教、文藝、民俗等結合,衍變為多種形態的儺舞、儺戲,至今仍在中國廣大農村流行,以江西、湖南、湖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安徽、山西、河北等省遺存較多,各地分別有“跳儺”、“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稱謂。
雩山儺舞表演時都佩戴某個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話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歷史名人,由此構成龐大的儺神譜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
儺文化是中華人文始祖文化之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讓我們走進雩山山脈,走進樂安,走近儺舞文化,感受儺舞的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