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性寓言小品,婚姻圍城裡的劇場化哲學。
《212號房間》中依舊有諸多克里斯托弗·奧諾雷導演的常見關注痕跡,和《喜歡,親吻,快跑》中一樣涉及忘年戀、師生戀等內容,《212號房間》中鋼琴老師和少年的故事甚至有些讓人懷疑是否有“未成年嫌疑”。
比影片中戀情內容本身更值得關注的,或許是呈現方式。
《212號房間》以寓言小品般的實驗模式,探討婚姻中的七年之癢、梳理年華和生命價值屬性,將不同時空的抽象概念、以具象形式呈現在同一時空座標之中。
一場夜雪之後,街對面的這一對夫妻開始了想象中的隔空對話。
夜色茫茫、雪光泠泠中,兩位的面容浮現在街道樓宇之上,將面對面的建築空間感、延伸進靈魂對峙的談話場域中。
這些本不應該在這個時空中以真實軀體出現的過去時態人物或虛擬人格,全都出現在旅館的小房間中。
有些像存在主義戲劇中看似荒誕但又充滿寓言性質的設定。
電影的主要場景都是室內,街對面的兩間屋子、鋼琴老師當年的家和現在的海邊大宅,馬麗亞學生的家,外加幾個走在大街上的長鏡頭,製作成本應該非常有限。
但電影的主要特色或許在於實驗性的戲劇性,值錢的是想法。
年輕的理查和年老的理查相對卻不相識,少年時的愛人和成年時的妻子,爭論愛情歸屬。
毫無激情的妻子馬麗亞和恪守忠誠婚姻觀的丈夫理查,談論是否可以擁有各自的(婚外)快樂,大有將感情中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性部分置換成理性概念來爭辯的架勢。
優點是直觀、直接,觀點表達非常透徹。
貴圈主流套路是工業化、套路化的商業片,此外的所有內容時常被含混塞進“文藝片”的大框框裡。
這個框裡的東西具體定義有千百萬種,不變的特色是“都不會有太好的票房成績”或者根本不上院線。
工業化體系碾壓之下,不同風格的小眾的作品或許會越來越沒有生存空間。
我沒那麼喜歡影片中大段大段的吵架、論爭(這或許和語言隔閡有關),但我覺得這類試圖在愛情迷局中吵出哲學訴求既視感的影片、同樣值得關注。
這樣的題材,本質上大概是一地雞毛的繁冗、頹唐不如意的沉鬱,但電影在呈現這份傷感無力之時,依舊帶著溫柔的浪漫和幽默感。
比如理查洗衣服,發現了妻子偷情的簡訊,走開之後復又折回,氣鼓鼓把她的手機扔進了洗衣機。
明明是不忠的感情悲劇,卻又被呈現出叫人哭笑不得的幽默感。
拋開感情忠誠來談婚姻,這個“去價值化”的視角,未必是傳統意義上三觀正確的,但從人性的誘惑、軟弱等真實角度來談對新鮮美好感情的渴望,未嘗不是很有意思的B面視角。
但另一部分幽默感卻沒有障礙。比如少年戀人急急忙忙跑上樓,樓上是一大群密密麻麻舊愛,這種似諷刺似攤牌又似無奈的幽默感,並不會打折扣。
價值觀一定是重要的,古往今來偉大的作品一定傳播了正義和愛。
換句話說,那不是對作品三觀的嚴肅認真審視,而是將自己的喜好、情緒、偏見貼上“三觀”這套話術標籤。
在這套“偽三觀論”的語境中,《212號房間》之類的作品不會有太大的空間。
事實上很沒必要。
這麼多影視劇拍凶殺案,不意味著“為殺人犯站臺、三觀有毛病”。
其次,複雜狀態和單一標籤的差異。
林黛玉嫌棄賈寶玉轉贈的北靜王的禮物“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東西,我不要”。因為這一句話就定義林黛玉“性別歧視”,太沒意思。
《212號房間》裡描述了非常複雜的情感狀態,這不意味著標榜“欺騙、不忠是正確的”,更不意味著洗白“放縱是優秀品質”,電影所做的不是定性而是探討:在具體的情境中,婚姻中疲倦的人如果無法保持初心、理智如果無法管理慾望,會有什麼樣的傷害?
很多時候,未必是自上而下的壓力讓創作不自由,而是平行的“不喜歡你所以要用大帽子壓死你”的話術、是“沒耐心瞭解你就先武斷攻擊你”的戾氣,讓人瑟瑟發抖不敢說話。
願未來越來越自在。
實驗性寓言小品,婚姻圍城裡的劇場化哲學。
《212號房間》中依舊有諸多克里斯托弗·奧諾雷導演的常見關注痕跡,和《喜歡,親吻,快跑》中一樣涉及忘年戀、師生戀等內容,《212號房間》中鋼琴老師和少年的故事甚至有些讓人懷疑是否有“未成年嫌疑”。
比影片中戀情內容本身更值得關注的,或許是呈現方式。
《212號房間》以寓言小品般的實驗模式,探討婚姻中的七年之癢、梳理年華和生命價值屬性,將不同時空的抽象概念、以具象形式呈現在同一時空座標之中。
一場夜雪之後,街對面的這一對夫妻開始了想象中的隔空對話。
夜色茫茫、雪光泠泠中,兩位的面容浮現在街道樓宇之上,將面對面的建築空間感、延伸進靈魂對峙的談話場域中。
這些本不應該在這個時空中以真實軀體出現的過去時態人物或虛擬人格,全都出現在旅館的小房間中。
有些像存在主義戲劇中看似荒誕但又充滿寓言性質的設定。
電影的主要場景都是室內,街對面的兩間屋子、鋼琴老師當年的家和現在的海邊大宅,馬麗亞學生的家,外加幾個走在大街上的長鏡頭,製作成本應該非常有限。
但電影的主要特色或許在於實驗性的戲劇性,值錢的是想法。
年輕的理查和年老的理查相對卻不相識,少年時的愛人和成年時的妻子,爭論愛情歸屬。
毫無激情的妻子馬麗亞和恪守忠誠婚姻觀的丈夫理查,談論是否可以擁有各自的(婚外)快樂,大有將感情中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性部分置換成理性概念來爭辯的架勢。
優點是直觀、直接,觀點表達非常透徹。
貴圈主流套路是工業化、套路化的商業片,此外的所有內容時常被含混塞進“文藝片”的大框框裡。
這個框裡的東西具體定義有千百萬種,不變的特色是“都不會有太好的票房成績”或者根本不上院線。
工業化體系碾壓之下,不同風格的小眾的作品或許會越來越沒有生存空間。
我沒那麼喜歡影片中大段大段的吵架、論爭(這或許和語言隔閡有關),但我覺得這類試圖在愛情迷局中吵出哲學訴求既視感的影片、同樣值得關注。
這樣的題材,本質上大概是一地雞毛的繁冗、頹唐不如意的沉鬱,但電影在呈現這份傷感無力之時,依舊帶著溫柔的浪漫和幽默感。
比如理查洗衣服,發現了妻子偷情的簡訊,走開之後復又折回,氣鼓鼓把她的手機扔進了洗衣機。
明明是不忠的感情悲劇,卻又被呈現出叫人哭笑不得的幽默感。
拋開感情忠誠來談婚姻,這個“去價值化”的視角,未必是傳統意義上三觀正確的,但從人性的誘惑、軟弱等真實角度來談對新鮮美好感情的渴望,未嘗不是很有意思的B面視角。
但另一部分幽默感卻沒有障礙。比如少年戀人急急忙忙跑上樓,樓上是一大群密密麻麻舊愛,這種似諷刺似攤牌又似無奈的幽默感,並不會打折扣。
價值觀一定是重要的,古往今來偉大的作品一定傳播了正義和愛。
換句話說,那不是對作品三觀的嚴肅認真審視,而是將自己的喜好、情緒、偏見貼上“三觀”這套話術標籤。
在這套“偽三觀論”的語境中,《212號房間》之類的作品不會有太大的空間。
事實上很沒必要。
這麼多影視劇拍凶殺案,不意味著“為殺人犯站臺、三觀有毛病”。
其次,複雜狀態和單一標籤的差異。
林黛玉嫌棄賈寶玉轉贈的北靜王的禮物“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東西,我不要”。因為這一句話就定義林黛玉“性別歧視”,太沒意思。
《212號房間》裡描述了非常複雜的情感狀態,這不意味著標榜“欺騙、不忠是正確的”,更不意味著洗白“放縱是優秀品質”,電影所做的不是定性而是探討:在具體的情境中,婚姻中疲倦的人如果無法保持初心、理智如果無法管理慾望,會有什麼樣的傷害?
很多時候,未必是自上而下的壓力讓創作不自由,而是平行的“不喜歡你所以要用大帽子壓死你”的話術、是“沒耐心瞭解你就先武斷攻擊你”的戾氣,讓人瑟瑟發抖不敢說話。
願未來越來越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