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叨叨小話嘮

    “華晨宇最近怎麼了,我很多朋友不是他的粉,都去看他的演唱會了。”同事突然這麼跟我說。

    這讓我想起,2016年底知乎上有這麼一個問題:感覺華晨宇其實挺有名氣的,但是身邊聽他歌放他歌的很少,主要是為什麼呢?

    這條問題後來補了一句話“現在是2017年,我身邊開始有人放他的歌了。”

    被低估的華晨宇

    賽後,扎西平措在直播裡提到,“編曲的時候劉歡老師說這種編曲方式平時不會用的,他的旋律或者歌曲走調的方式都不是一般的走法,是很獨特很另類的。”

    無獨有偶,今年的選秀舞臺上出現了不少華晨宇的歌,除了《齊天》還有《春》《齊天大聖》《我管你》等,這是新生代歌手中比較少見的,他的音樂開始被更多人認可。

    首先,毫無疑問,華晨宇的音樂是比較另類的。

    他不怎麼唱情歌,原創音樂多以自我為主題,探索內心或是自我與外界的關係,同時難度又高,所以傳唱度一直以來都十分有限。而自從《快樂男聲》《花兒與少年》以來,他的形象被固化,刻板印象也一直存在。

    其次,作為實力派歌手,華晨宇的人氣十分可觀。

    在關注華晨宇之後,我們發現,他的微博超級話題常年排在明星榜前十,與李易峰、楊洋、吳亦凡等人熱度相當,粉絲活躍度與之無異。

    就是這麼一個先鋒音樂+大型流量的組合,華晨宇有了不同於純歌手或者純偶像的價值。

    “我為什麼不能引領市場?”

    2016年底,在網易有態度頒獎典禮上,華晨宇被問到,“如果你的音樂不被市場認可,你還會堅持嗎?”

    他很認真地回答,“我覺得不要跟隨市場,放棄自己喜歡的東西,為什麼我不能直接去引領市場呢?”

    初聽這話有些許“狂妄”,但細想卻是十分有必要的,利用高人氣引領粉絲去聽另類獨立音樂,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而華晨宇做過最具先鋒性的兩件事,第一個是《快樂男聲2013》海選時的無字歌,第二個就是2015年在音樂風雲榜上表演《癌》。這兩首無字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就是沒有歌詞的哼唱,怪異、非主流,甚至會覺得嚇人、故弄玄虛,但這其實是一場華麗先鋒的人聲實驗,是他在嘗試只用聲音表達情緒。

    在《明日之子》裡,他曾給馬伯騫、孟子坤幫唱,唱罷該他點評時,他說“我很喜歡大家今天的表演,還有我自己的表演。”說完聳肩羞澀地笑了,還用雙手擋住臉,被楊冪薛之謙揶揄後繼續說“我說過,這輩子最大地遺憾就是看不到自己的演唱會”。 最後他有句話讓人印象深刻“我只是很喜歡我自己。”

    或許是因為華晨宇從小自己一個人長大,所以他比較注重對自己內心的探索,對於外界的判斷也是相對獨立的、持質疑精神的。 在《可凡傾聽》的專訪裡,華晨宇曾舉過一個例子,牛排比白菜高貴嗎?這是外界告訴你的,如果沒有人告訴你這些呢?你不知道物價不知道任何東西,只是有個醫生跟你說白菜對身體好,你的認知會是怎樣的?

    那次專訪他挑戰了很多固有規則,海水一定是鹹的,晚輩一定不能和長輩相提並論等等,連主持人都說他的邏輯很奇特。但從某種程度來說,他是對的,就像90後、95後開始崇尚自由、反叛,其實就是希望不按照既定方式來活,華晨宇只不過被推到了公眾層面。

    所以在我看來,華晨宇其實並不是異類,而是大家習慣了壓抑自我,習慣了社會規則,才會對跟自己不一樣的東西就要“黨同伐異”。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何必要追求相同?

    他會成為大眾偶像嗎?

    他的歌詞裡總是洋溢著自我,“只有我,就是我,好奇怪”,“就算被這個世界冷眼被人們所敵對,也無所謂那就請你當我是個異類”。事實上,生活裡的華晨宇和狂妄、反叛並沒有什麼關係。

    “從人品上來說我覺得他是個非常好的孩子,沒有什麼壞心眼,很隨和也很有禮貌。” 音樂製作人龍隆這樣評價他。

    在演唱會發佈會後,我們採訪了華晨宇將近一個小時,確實,他給人的感覺異常溫和誠懇,你能感受到他把對方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聊天的時候可以說是知無不言。

    比如他會直接告訴我們《智商二五零》之前有一版更“壞”的詞,只不過怕發不了所以沒用;也會吐露自己正在糾結,演唱會是用以前那個無字歌還是都重新創作;甚至還透露《中國有嘻哈》曾想找他寫主題曲,他很欣賞那些用中文做嘻哈的人。整個過程就像是在拉家常,他溫和到有些軟萌。

    他在生活上的口頭禪一直都是“隨意點”,但這不妨礙他是有態度的,尤其在音樂上,嚴苛到讓人害怕。

    《明日之子》有一期,他要從此前挑選出的12名選手中淘汰8名,其中他可以直接淘汰4名。但那次他破例,超額直接淘汰了6名選手,沒給他們留任何機會。“年輕人的時間是很寶貴的,你與其今天忐忑地去等待票數結果,還不如花一年的時間解決問題,一年之後重新回來。”

    在之後的決賽賽段中,華晨宇也一直對選手很嚴,無論是與鍾易軒探討4536251的旋律,還是直接指出毛不易在曲上的不足。後來他對馬伯騫說,“我對你們的嚴不及對自己的十分之一。”

    你看,這樣的態度早就註定他不可能迎合市場了,但這未必是壞事。

    華晨宇的發展明顯可以劃分幾個節點:《快男》《花少》——《Teana之戰》——《明日之子》之後。

    2013年從《快男》出道,華晨宇收穫了大批核心粉絲,不過由於他在節目裡被營造出的“人設”導致黑紅參半,《花少》期間的“巨嬰”標籤又給他增添了不少障礙。這種大眾認知一直持續到了去年的《Teana之戰》,這中間華晨宇的粉絲持續增長,但由於缺少大眾化的傳播,不少路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麼。

    《Teana之戰》給了他才華施展的平臺,接連幾首高質量改編讓不少人對他改觀。不過參加完《Teana》他就去美國學習了。

    其中《明日之子》裡華晨宇首次擔任星推官,其類似導師的身份和專業度頗高的點評,開始讓大眾正視他的實力和才華,甚至是作為歌手的地位。雖然不少歌迷不滿《明日之子》給華晨宇帶來的爭議,但不能否認的是,它讓更多人開始正視華晨宇。

    在我們看來,華晨宇下一步的事業進階,取決於讓人更多人認識到他的價值——作為歌手、作為偶像的雙重價值。

    講了那麼多,以我對華晨宇粗淺的瞭解,他可能只會付之一笑,不甚在意,畢竟他對做明星沒什麼執念,甭管是一線還是十八線,於他而言都沒什麼區別。

    “如果有一天,大家不喜歡聽我的音樂了,那我就退出這個圈子。”說這話時,他依然會從容地笑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甄嬛喝了打胎藥誣陷皇后,事發後槿汐為何要趕在皇上前衝進去?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