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酪魚是什麼魚
-
2 # 米米幼師
現在兩三歲的孩子也不是非得上幼兒園,但是如果一個孩子從來不上幼兒園就直接進小學,他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交往能力、遵守規則能力、學習習慣和自理能力等等都會比上過幼兒園的孩子差。有些人以為幼兒園什麼都不教,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的,一個孩子如果能夠讀完三年的幼兒園那是最好的。理由如下:
一、幼兒園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環境
孩子剛入園時可能會焦慮會哭,但過了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孩子孩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臉,心情很愉快!他會跟你說一些有關幼兒園的趣事,比如:老師給寶貝獎勵一張貼紙,孩子會告訴你,老師為什麼會給自己這張貼紙,因為自己怎樣怎樣才得的;在幼兒園玩了某個好玩的遊戲,孩子會跟您說,今天玩了什麼什麼遊戲,非常好玩……幼兒園的環創也是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來佈置的,孩子們等於在一個童話世界裡生活,在良好的環境下心情自然愉悅!二、幼兒園給孩子提供了生活自理能力
每個孩子在家都是寶,常常是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很多事情都包辦完。甚至有的家長追著孩子的屁股餵飯,讓孩子邊吃邊玩。但是孩子到了幼兒園就不一樣了,孩子要學會自己吃飯;學會自己上廁所;學會自己拿杯喝水;學會自己穿脫鞋子;學會整理玩具、物品等等。這些日常生活,一般老師是不包辦的,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幫孩子做每一件事,只能引導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學著做。三、幼兒園為孩子提供了交往、協商、合作的機會
孩子們在家都是自我為中心,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但是在幼兒園,玩具是有限的,是大家一起玩的,如果你想玩某種玩具,你就必須跟別的小朋友交流,協商,經過小朋友同意才會給你加入合作機會!漸漸的孩子們學會了與人交流、合作、分享玩具。四、幼兒園給孩子提供遵守規則機會
俗話說的好;無規則不成方圓。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規則,比如:吃法要安靜;坐姿要正確;飯前便後要洗手;喝水要排隊;遊戲要遵守遊戲規則;區域活動要遵守區域規則等等。當孩子慢慢學會遵守這些規則之後,就會自我約束,從小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五、養成良好的進餐和作息習慣
孩子在沒有上幼兒園之前,很多孩子飲食和作息習慣是不規律的,想什麼時候吃,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起床都可以。但是在幼兒園的飲食、作息是有規定的。如果孩子入園晚,家長事先必須打電話跟老師說明,讓老師留早餐給孩子,否則你的孩子會沒有早餐吃。因為到點了老師會收拾好餐具給廚房的工作人員洗碗,消毒餐具。然後老師會告訴你,如果沒什麼急事,儘量讓孩子早睡早起按時在規定的時間內送孩子入園,要不然不光是老師,廚房的工作人員,還有門衛叔叔都很被動。在家園共育下,孩子們養成了良好的飲食及作息習慣。
-
3 # 大辰小娜
二三歲當然可以不上幼兒園,幾歲開始上幼兒園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孩子的情況去判斷。有的孩子不到兩歲就入托了,有的甚至只上一個學前班,都是存在的。但是我認為上幼兒園還是必要的。
第一,上小學的強制性要求。小學都要求提供幼兒園畢業證明的,雖然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沒有也能入學,但終歸是個麻煩。
第二,幼小銜接的必要條件。雖然不同的幼兒園教學內容有很大區別,但總歸比在家接受的教育要系統,寓教於樂,在遊戲中學習必要的知識和能力,以便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
第三,幼兒人際交往的需要。我記得我兒子到了三歲的時候就在家待不住了,非常煩躁,他不再滿足於和爺爺奶奶或者父母單調的玩耍,有了社交需要,要和同齡人一起玩耍。
第四,家長的陪同難度增加。孩子越大精力越旺盛,思維理解能力越強,你敷衍的陪玩他不樂意,你一直跟著跑真的陪不動,還是送到幼兒園消耗精力的好。
第五,有利於適應團體生活。在幼兒園有規矩、有老師、有同學,不能和家裡一樣隨心所欲,能夠幫孩子較好的適應團隊環境,有利於適應小學生活。一個瘋玩了六年的孩子怎麼可能一下子適應四十分鐘一節課呢?
現在的幼兒園很多都有特色課程,設計也越發合理,還是應該上的。但是送幼兒園也有前提,不是三歲,而是具備基本的自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自己能吃飯上廁所睡覺,能準確和老師表達自己的需要,能夠和家長複述幼兒園裡發生的事情,這對於避免傷害是非常必要的。
總之,在全面瞭解孩子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喜歡幼兒園、想去幼兒園,儘量減少分離焦慮,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才可以順利入園。
回覆列表
孩子上幼兒園可以培養他與其他人的社交能力,當然也可以不上,但是家長最好要帶孩子多接觸外界環境,多和同齡孩子一起玩耍,這樣孩子才能慢慢學會怎麼和同齡人相處。如果沒有多接觸外人,孩子就慢慢變得嬌氣,在外人面前表現怯懦,不善與人交往,漸漸變得內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