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天下皆詩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錄集的作品始於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五百年間的民間歌謠和士大夫作品,及祭祀的頌辭。

    其文風簡至、精邃,空靈、深透,朗朗上口,直抒胸臆,或褒或貶,或頌或斥,或喜或悲,或歌或泣,排闥直入,鮮明潔淨,無贅言,無冗詞,惜字如金,字字珠璣,彪炳千秋,輝同日月,後之文士,當效法克已,當知何謂注書立說,注書不立說,滿紙廢言,汙人眼目,更有拾人牙慧,東拼西湊,掩耳盜鈴剽竊者,實文人之敗禾,汙之筆墨矣!筆者對無真才實學,而又舞文弄墨者,視為炫伎窳鼠,未通讀詩經,未背誦詩經,未研讀詩經,多言則貽笑大方。

    《詩經》在明代以後,才正式定名,最初時叫《詩》,《詩三百》,《易》,《書》,《禮》,《春秋》,到了明代,《詩經》,《易經》,《書經》等,幾乎就成了定名。

    《詩經》共分風160篇,雅105篇,頌40篇三大部分。都得多於音樂。

    風是風俗的風,原指自然風俗,民歌民俗民情之意。

    雅是被王室崇尚的正樂,多以記載政治的興衰。有大雅,小雅之別。

    頌是讚揚神明的偉大,頌揚祖先的盛德,有辭有樂,有舞,作者多為士大夫,分周頌,魯頌,商頌。

    《詩經》是中國詩歌,中國文學的光輝起點,從各面真實展現了那個時代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人生百態。其現實性,獨特性為後世文人開闢了詩歌創作的光輝道路。

  • 2 # 對瑀

    《詩經》是現實主義的詩歌總集,大體時間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大約500年時間,305首詩。

    什麼最現實?食色性也。

    食色性也。年輕時總弄不懂這句話的意思,因為中間有個“性”字,好像又懂了,還有些莫名的興奮。到現在一把年紀了才知道,那個“性”其實是“本性”的意思,倒是那個“色”才是美色,是讓凡人著迷的“性”事。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這是詩經的開篇。男子在河邊看到了一群水鳥在竊竊私語、親暱挑逗。自然聯想到落單的自己:若是有個窈窕美貌的女子,那該是多好的配偶、伴侶。

    由彼及己,這就是詩經的比興。

    人常說,詩經六藝,賦比興、風雅頌。風雅頌,是內容分類,賦比興是藝術手法。而比、興又是孿生的姐妹,如果不是專業人士,其實沒必要搞那麼清楚。所以,後世也常把“比興”作為一個詞。

    既然是現實主義,詩經說“性”,當然不會淺嘗輒止,它常有讓後人羨慕和臉紅的地方。

    《詩經·鄭風·溱洧》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洧,是兩條河的名字,在古時的河南。

    春天,驚蟄。大地解凍,春心也萌動。河水渙渙而流,男女嫣嫣而浴。剔除了身體汙垢,煥發出萬種風情。花嬌人美,少女主動上前撩逗中意的男子:“帥鍋,到那邊看看去?”男子不解風情傻傻的說,“已經看過了”。少女不依不饒,“再到遠一點的地方嗎,那邊很好玩的啦,陪人家走走嗎”。男子回過味來,連忙答應邀請,於是這對男女結伴相遊,嬉戲打鬧,有了一段快活的光景。

    兩千多年前的老祖宗,物質上欠點,但精神上一點不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種秋收,天真爛漫。帝力於我何有哉?

    再來看《詩經 鄭鳳 褰裳》:

    《詩經·鄭風·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豈無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女子說,你要想我,趕快挽起褲腿趟過溱河來看我;你不想我,難道就沒有其他人了嗎?傻小子呀傻小子!

    看看,我們的老祖宗,其實很奔放,而女子更是直爽大方,毫不扭捏作態。

    上文中的“狂童之狂也且!”還是很文藝的斷句。要叫郭沫若、李敖等人來斷句,它就成了這樣子:“狂童之狂也,且!”,你這不知好歹的傢伙狂妄個啥,切!

    你道這個“且”是個啥東西?李敖說了,那是個象形字,就是你說的那個“鳥”、陽物。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你這不知好歹的傢伙狂妄個鳥,臥槽!”

    詩經中這樣的東西很多、很多。

    你再看後世的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張生和崔鶯鶯,梁山伯與祝英臺等等等等,那個不是本性的展示。

    “食色性也”,是本性,就誰都一樣。朱熹老夫子面上義正辭嚴、仁義禮智,但私下卻納尼姑為妾;孔老夫子不是也有個說不清道不明的“南子”嗎?

    所以,現實主義,就是現實主義。沒必要加那麼多的註解,用後世的禮儀、今天的眼光去“描”詩經,讓它變味。

    道法自然,真能這麼做才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嫦娥四號的發射,有什麼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