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修道之謂教
-
2 # 愚公
只能說華為是很有可能的 很有潛力
如果想成為蘋果或者微軟這樣偉大的公司 還是需要有自己的系統 在這方面 華為還有跟長的路子要走 從0到1 是非常難的 從1到2 更是難上加難
現在現在所有的科學技術的新發現 並不是井噴狀態 大家只不過是在完善 運用 現在的技術
如果華為想成為蘋果和微軟這樣的企業 那得需要一個契機 迅速佔領市場 引領市場
-
3 # 笑炸的石頭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用在華為身上挺適合的。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強大的麒麟晶片讓把屹立不倒。
永遠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看問題,這樣的企業就會很好的發現下去。就拿“華為mate20Pro”來說,現在消費者還是很喜歡,但是釋出的新機多少都會有問題,mate20Pro就出現了“綠屏門”事件,但是華為的做法讓人暖心啊,去華為售後可以直接換新機,換到滿意為止。
這就是一種態度,有什麼問題一出來,立馬解決,所以我相信華為可以更好的走下去,站在世界巔峰。
-
4 # DJ7叔
一個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一代甚至幾代人去努力,這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腳踏實地,紮紮實實,質量和信譽永遠都是企業的生命切不可走了左道旁門,誇誇其談,要拿出最大的誠信去對待消費者,不可有任何弄虛造假,要務實不要務虛。先做好產品,讓消費者去評論,不要總是自己吹噓,永遠不要沒做出來先吹出來,消費者的口碑才是一個名牌產品的根本。
做到了這些,華為將來則一定可以成為一流企業。
-
5 # 熱點爆爆爆
華為手機品牌與自主核心技術是否會如同角落的光終將照亮世界?
華為手機品牌和自主核心技術確實很不錯,在國內是首屈一指的,但是畢竟華為現在所在的每一項業務方面都有不同的企業或者是品牌在做,所以要想做大做強,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的。
華為手機品牌
人工智慧晶片的研發,也成了全世界高科技企業的重點攻關專案。但出於晶片研發的難度,很多專案不是難產中止,就是中途無法繼續推進。華為最強芯的釋出,沸騰的不只是華人,還有整個歐洲。當多數企業都在追逐風口,搶佔市場份額時,華為始終堅持研發的硬道理。咬緊牙關,歷時36個月、耗資幾十億人民幣,終於有了麒麟980的誕生。
麒麟980處理器的出現其實也算是打破了高通驍龍845處理器,一家獨大的市場,華為其實從麒麟970處理器和高通驍龍835處理器相媲美,而今年生產的麒麟980處理器更是可以和高通驍龍845處理器相抗衡,其實這算是很大的進步啦!
手機每一個零部件都很關鍵,但是處理器最關鍵最核心的地方,而華為恰恰在這一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而且發展至今,相信大家看到了華為的努力和自主研發的收穫,那就是華為手機銷量的節節攀升。
通訊運營商業務
華為不僅僅有手機,晶片等等業務,而且還有通訊業務,華為為5G計費(3GPP)標準2貢獻了44%的技術報告提案和46%的技術規範提案,成為5G計費標準的最大貢獻者,積極推進5G計費標準的成熟。為了幫助運營變現資產,構建合作伙伴生態,華為釋出了200多個基於標準的API和超過100個微服務,2000多個團隊成員通過了TM Forum Frameworx專案認證。
據全球權威諮詢與服務機構Gartner釋出的最新報告《市場份額分析:2017年全球電信運營商運營技術》顯示,華為連續第三年在電信運營商運營技術(CSP Operational Technology以下簡稱OT)市場持續增長且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佔全球OT市場163億美金銷售收入的13%,被評為OT軟體市場領先者。
華為OT產品與服務組合目前已服務全球超過114個國家200多家電信運營商的21億多客戶。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的深入,華為與新老客戶持續合作,進行敏捷、高效、支撐未來增長的數字化轉型實踐。
總結
華為不僅僅是手機品牌,而且在通訊業務方面的發展也開始走向了世界,就像前一段時間在柏林的廣告語一樣,不得不承認華為的強大,而且手機方面來說,在歐洲市場的反應也是不錯的,再者就是在國外的定價是要超過國內的價格很多的,這其實也可以看出來華為的大膽創新和自信。
總體來說的話,照亮世界不敢說,但是成為華人的驕傲沒有問題。
回覆列表
一個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一代甚至幾代人去努力,這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腳踏實地,紮紮實實,質量和信譽永遠都是企業的生命切不可走了左道旁門,誇誇其談,要拿出最大的誠信去對待消費者,不可有任何弄虛造假,要務實不要務虛。先做好產品,讓消費者去評論,不要總是自己吹噓,永遠不要沒做出來先吹出來,消費者的口碑才是一個名牌產品的根本。
做到了這些,華為將來則一定可以成為一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