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驀然相逢

    宋江大破遼軍,隨魯智深到五臺山參拜智真長老。

    這智真長老,在書中是一個當世的活佛,知得過去未來之事,連魯智深上應天星、殺人放火之塵緣,他亦知曉,後來還了了數語斷定了魯智深的一生。當宋江表明來意,問道"某等眾弟兄此去前程如何,萬望吾師明彰點化",智真長老當即取出紙筆,寫下這四句偈語。當風雁影翩,東闕不團圓。隻眼功勞足,雙林福壽全。

    1、當風雁影翩:梁山衰敗之兆,對應"燕青秋林渡射雁"的故事。

    浪子燕青學弓箭,向空中大雁射去,竟然箭箭命中,一會兒射下十數只鴻雁。宋江對燕青批評教育,說天上相呼而過,"正如我等弟兄一般。你卻射了那數只,比俺兄弟中失了幾個,眾人心內如何?"花榮梁山射雁,預示著梁山走向興旺及至鼎盛,那麼,燕青秋林渡射雁,則是梁山走向衰敗的徵兆。

    2、東闕不團圓:梁山悽慘之果;"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岳飛的"朝天闕",是回京獻捷,朝見天子。平定方臘後,宋江回東京獻捷,此時的梁山兄弟們,十損七八。陣亡:正將14人,偏將45人;病故:正將5人,偏將5人;坐化:魯智深,出家:武松、公孫勝,歸隱:燕青、李俊、童威、童猛,真正"東闕"的,只有27人,確實是"不團圓"!

    3、隻眼功勞足:規勸宋江知足;

    宋江招安,口口聲聲是為了兄弟們的前途,實則是追逐自己封妻廕子、光宗耀祖的夢想。宋江賺足了功勞,應該知足而退了。但是,宋江毫不滿足,覬覦著平步青雲,所以一再被朝廷呼來使去,前去攻打與自己角色相同的王慶、田虎、方臘等人。

    4、雙林福壽全:規勸宋江隱退;"雙林",為雙林鎮的隱士許貫忠,也是規勸宋江及時歸隱。

    這許貫忠,是燕青的故交,兵法、武藝、謀略樣樣精通,琴棋書畫無所不曉;;深曉天下地理,遍遊名山大川,盧俊義、燕青都稱他"活地圖",實在是不出世的一等一的高人。

    智真長老的四句偈語,可惜宋江還是執迷不悟。如果宋江在五臺山參禪之後,立即解甲歸田、遣散眾位弟兄,想必兄弟們個個都能落得"福壽全",不至於悽悽慘慘。可惜沒有如果,宋江從來沒有歸隱的心思,所以,梁山註定了悲劇收場。

  • 2 # 虯龍歧伯

    在宋江徵遼回朝的期間,路過了五臺山,拜會了魯智深的師父--智真長老。書中又介紹,這智真長老,原來是故宋時一個當世的活佛,知得過去未來之事。我們都清楚,智真長老送給了魯智深四句偈語: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而這四句偈語也是魯智深,在徵方臘期間的作為與最終歸宿。

    但很多人不清楚,智真長老也曾送了四句偈語給了宋江。其時,宋江徵遼歸來,對其前程卻很憂慮,故向智真長老請求點化。智真長老便答偈曰:六根束縛多年,四大牽纏已久。堪嗟石火光中,翻了幾個筋斗。咦!閻浮世界諸眾生,泥沙堆裡頻哮吼。

    該段偈語比較晦澀,宋江不能省悟。故再向智真長老請求點化,書中寫道:智真長老命取紙筆,寫出四句偈語:當風雁影翩,東闕不團圓。隻眼功勞足,雙林福壽全。寫畢,遞與宋江道:“此是將軍一生之事,可以秘藏,久而必應。”宋江看了,不曉其意,又對長老道:“弟子愚蒙,不悟法語,乞吾師明白開解,以釋懮疑。”智真長老道:“此乃禪機隱語,汝宜自參,不可明說。”

    可惜,這事關宋江前途命運的禪機隱語,宋江始終不解。宋江後又拿出該禪語,給盧俊義、公孫勝等人參悟,亦皆不曉其意。其時,這兩段偈語的意思,就是勸宋江不要執迷於功名,而迷途知返,辭官歸隱,才能福壽雙全。

    書中有兩回跟此偈語密切相關,一即此90回:“五臺山宋江參禪,雙林鎮燕青遇故”。另一即100回:“燕青秋林渡射雁,宋江東京城獻俘”。《水滸傳》的早期版本是沒有徵田虎與王慶的章節的。所以,這第90回的內容原本是與第100回是緊連著的,且故事都跟燕青相關。

    雙林鎮燕青遇故,即是燕青遇到了其故交,許貫忠。書中介紹此人應過武舉,燕青對其極為仰慕,其武藝想來應該不錯,但卻是位隱士。燕青勸許貫忠道:“兄長恁般才略,同小弟到京師覷方便,討個出身。”許貫忠嘆口氣說道:“今奸邪當道,妒賢嫉能,如鬼如蜮的,都是峨冠博帶;忠良正直的,盡被牢籠陷害。小弟的念頭久灰。兄長到功成名就之日,也宜尋個退步。自古道:‘雕鳥盡,良弓藏。’”燕青點頭嗟嘆。燕青在徵方臘後,沒有回京,並勸盧俊義與其一同歸隱,其實就是受了許貫忠的很大影響。

    而在燕青秋林渡射雁一回中,燕青初學弓箭,見空中一群大雁飛過,偶然射之,不想箭箭皆中,一連射落了十數只鴻雁。宋江得知燕青射雁之後,見雁聲哀鳴,極為傷感,並說雁有五常(仁義禮智信),並將雁群比作梁山兄弟,這也是為了梁山108將的最終命運作了註腳。可惜,宋江等人在此與偈語相關的兩處地點(雁、林),都無人能參透智真長老的偈語,以致才有了最終的悲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軍為什麼不願意從敘利亞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