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靚媽曉麥

    全部的時間、金錢和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你的孩子是承受不起的

    如果你全部的時間都投入到孩子身上,對孩子來說,不是關懷,而像被監視的犯人,會非常不自在。

    我現在是全職媽媽,即使這樣我也沒有把全部的時間投入給我兒子。平時他需要我陪玩的時候,我全心全意。如果他在看電視或者玩積木,他自己玩的不亦樂乎,我通常做自己的事:比如做家務、看書、上網課…

    有一天中午他吃完飯繼續看電視,而我有點困了,我就說媽媽先去睡了,你自己困了就關機睡覺。一歲半的他超自覺,過了一會兒真的自己關好電視爬到床上睡覺。

    有時候我們需要給更多的時間讓寶寶自己學會獨立,因為人生的路最終還是要他自己走完。

    如果你全部的金錢都投入到孩子身上,無論你們家庭多有錢,最後都會養出一個非常自私的孩子。

    我是反對父母省吃儉用也要給孩子讀最好的學校穿名牌衣服。如果家境一般,我們不妨對孩子坦誠相待。我們小區幼兒園4000多一個月,經常看到一些很普通的工薪族給孩子讀這樣的學校,有些父母月薪也就4000-5000。問題是很多小孩還嚷嚷著不上學,父母連哄帶騙。

    如果你全部的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整個家庭關係都會很差,尤其親密關係。

    如果希望孩子健康成長,首先我們自己要學會愛自己,學會和伴侶和睦相處。只有在健康的家庭環境氛圍裡孩子才能有一個健全的心智。

  • 2 # 千秋與鞦韆

    首先問一個問題:

    你是把金錢資源全都放進孩子的教育身上?

    還是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放入孩子身上?

    在上大學之前,陪伴孩子最長時間的就是父母,對孩子最有影響力的,就是父母了。

    中國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透過提主提出這個問題,就知道你這個期望比較強烈,甚至可以付出一切資源來成就孩子。

    再問:

    你是希望孩子的童年是充滿快樂的回憶?

    還是想讓孩子的童年陷入各種自習培訓班?

    我們常說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父母為了孩子,大部分金錢都交給各種興趣愛好培訓班,有的甚至直接替孩子做主,直接涅滅掉孩子的獨立性。

    再問:

    是父母的本身決定孩子的起點?

    還是孩子自己的本身決定?

    最好的教育是引導,而不是用嘴來教。我們小時候已經經歷過被父母支配的生活,

    如:

    不聽話?打!

    不做作業,又出去玩了?

    抓回來,繼續做

    做與學習無關的事物,又在嘴裡嘮嘮叨叨

    成績考砸了,回到家裡免不了一頓說教

    記住,孩子本能的學習就是模仿,作為家長,必須做到孩子以我們為榮,必須做到以身作則。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言傳身教,這比你說一千遍還有效。

    父母的責任是為孩子撐起一個獨立時空,呵護孩子的靈性,而不是去打壓,並發現孩子的才幹,再去引導孩子往這方面發展,記住,是引導,而不是強制要求。

    如:鄧亞萍5歲就開始打乒乓球

    這就是父母發現她有這方面才幹,然後為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而不是囫圇吞棗,透過硬塞的方式,把知識塞到孩子的腦殼裡,不但不起作用,還會有反效果。

    這需要我們在生活多觀察孩子對什麼事痴迷,不吃飯,不睡覺也想繼續幹的事,甚至有些知識其他孩子要學很多遍,他一點就懂,這就是與生俱來的才幹。這就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我們做父母的發心是好的,但我們提出的建議,孩子就是不聽,甚至會遭到反抗。

    這個問題,我們為人父母的,或者過去作為兒女的,都遇到的困惑。

    問:為什麼孩子會有這種狀況呢?

    用逆向思維思考,瞬間通透,

    不聽話,是因為感覺不舒服

    想反抗,是因為你的思想束縛著孩子的行為

    再問:為什麼孩子青春期有叛逆期呢?

    很簡單的道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為人父母總想孩子多吃點苦,少受點傷痛,然後就對孩子的日常行為指點指點,其實對孩子來說,你就是在對他指指點點。

    人生的蛻變來自經歷,沒有犯錯,哪來的成長?該孩子經歷的,他跑也跑不掉。

    我們作為家長的作用,就是在孩子經歷挫折之後,幫孩子覆盤整個過程,讓他從中學習、成長,不犯重複的錯誤,整個過程用引導的方式來完成。而不是對孩子說“你看,我早就說過,你不應該這樣”,換作是有人跟你說這種話,你能聽進去才怪呢。

    再回到問題的本身,該不該把全部都投入到孩子身上,這不是由你來決定的,是孩子來決定他的人生,孩子有天賦,家長全力支援;還沒有發現孩子的才幹,多鼓勵孩子,為他撐起一個獨立的時空,讓他快樂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一學生,因為年級在班上偏大覺得自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