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原poerka
-
2 # 北魚齋
首先,我要說的是:繪畫是一門觀察的藝術,生活有時候就像是一枚六稜鏡,看的角度不同,折射出的東西亦不同,如果學會細膩的觀察方法,就會發現蘊藏在生活中的寶藏。
觀點:小朋友有必要出去寫生個人覺得小朋友當然要多出去寫生啦,但在他們這個年齡段,他們寫生的目的與純藝術可能不太一樣哦。
從純藝術創作出發,寫生其實是為了給自己的創作帶來更鮮活的經驗與靈感,“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寫生是為藝術工作者更好的創作,積累豐富的素材,這就像寫小說故事一樣,沒有經歷又怎麼寫的深刻呢?
但從小朋友的角度出發,一切都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他們不需要從事創作,可能對繪畫的理解,還存在於“好玩”,可這並不意味著就不需要走出畫室去寫生了,恰恰相反,應該鼓勵多出去寫生。
為什麼呢?
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在畫室內繪畫或者在課堂上完成繪畫學習,比如臨摹,畫靜物,或者想象著畫出一些東西,默寫也好,天馬行空也好,其實這是一種封閉的教條的或者說是空想的活動,因為你無論如何去啟發孩子們繪畫的天賦,他們大多數都只能照葫蘆畫瓢,因為他們看過的接觸過的東西太少了,更別說細心觀察了。
這樣成長學習的孩子,會逐漸記住那些繪畫的方式,表面上孩子越畫越像,其實已經扼殺了“正確繪畫”的方式,一旦形成,無法更改,失去了發現的眼睛,只會依照已經熟悉的結構和明暗光影顏色去畫,其實已經失去了繪畫的初衷。
如果高考的題目答案都是固定的,也只有那麼幾個僅有的解題思路,那麼這枷鎖,只有另闢蹊徑才能尋找突破,出去寫生,忘記技法,隨心隨性或許就是方法之一。
畫冊是死的,但實際上,任何事物,都擁有像稜鏡一樣不同的色彩。
他們是有生命的,是三維的,抑或更加不可捉摸。
當孩子的目光穿透鋼筋鐵泥的阻截,投向自然,投向親人朋友的溫情,用畫筆去細數枝葉的每一個葉綠體,用五彩斑斕的十指,撥開拂面的柳枝,用腳掌觸控新鮮的泥土與厚厚的草地,看見蝴蝶在油菜地起起落落,發現祖母臉上藏在皺紋裡的酒窩。
我想,生活的顏色,如果孩子們在童年時無法看見,當他們漸漸長大,目光看的越來越遠,也越來越堅硬時,可能生活就會變成灰色。
小朋友繪畫需要室外寫生嗎?大朋友們,不要讓你們的遺憾,成為他們的遺憾,不要讓你們的妥協,成為他們的妥協。
我們已經是一部加班加點的機器了,動作標準,微笑規範,如果是孩子,那麼就帶他去寫生吧,告訴他什麼是美好的,告訴他世界最初的樣子和藏在時間裡的秘密。
-
3 # 藝術大觀
不需要,小朋友和初學者適宜先在室內掌握好基礎造型能力,戶外寫生是在此基礎上接受更豐富的色彩及全域性把控能力。
-
4 # 繪畫與攝影
我覺得小朋友學習繪畫很有必要到外面體現生活和寫生。小朋友到外面去感受一下,去把大自然感受到的東西畫出來。有了外出感受和寫生,小朋支在心目中所表現出來的感受和理解是不一樣的。
為什麼說:“沒有吃過桔子就不知道過中的酸甜感受 ”就是這個道理。繪畫就是很注重情感表達。沒有情感的表現的創作就如機械畫出來的畫沒什麼區別;沒有情感的東西,而重複去做就是“工匠“匠氣。
創作就是對大自然的感受,用畫筆去表達出來,小朋友繪畫應從小就學會從大自然中來到大自然中去,去發現美,而不是照片式的全抄自然,不要依樣畫葫蘆,要有所取捨、有所強化,有激情地投入到大自己中去表現大自然的美。
石濤曾說“搜盡奇峰打草稿”,可以看做是他對書畫創作的一種觀點。他認為書畫作品應多采素材,多觀事物,才能迸發靈感,創出奇妙之作。將“搜盡奇峰”所產生的創作靈感和意境能夠淋漓盡致地展現於作品當中。
如果小朋友沒有從小就學會到大自然去感受美,去發現美,就客易陷入脫離生活,閒門造車,去機械式畫照片,作品不感人,留於形式。所以小朋友從小就要養成好的習慣,培養觀察能力、到大自然中學會發現美的能力、去表現美的能力,對將來搞創作非常有好處。
-
5 # 許先文化藝術教育
小學生繪畫是有必要寫生的,作為6年一線小學美術教師,對於現在小學是真想好好說說。
現在的小學是,已經不是80.90後那個年代的孩子了。上課之外全都是各種培訓班,補習班,最基本的蔬菜植物都不認識,外出寫生是很好接觸外界環境,認識自然的過程,透過寫生,可以瞭解自然界的光線變化,瞭解色彩知識,有助於學習繪畫的練習和寫生。
真希望學校可以多組織孩子們體驗生活接觸自然的機會,現在學校裡改革,越來越多的實踐課程會改變現狀的。多多帶孩子寫生吧,真的很有必要!
回覆列表
有必要,從小學習美術的孩子能夠更好的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並把喜歡的描繪出來,從而在老師的指導下發現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