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露灑我裳
-
2 # 潤楊的紅樓筆記
《紅樓夢》裡,林黛玉進賈府,只帶一老一少兩個人下人,是因為林家窮,沒有多餘的下人給林黛玉充臉面嗎?不是,這恰恰證明了林家與賈家一樣富貴。
第一,林黛玉在林家和賈雨村學習時,不僅有兩個伴讀丫頭。賈雨村在林家當林黛玉的家庭教師時,有這樣一句話:
妙在只有一個女學生,並兩個伴讀丫環,這女學生年又極小,身體又極怯弱,功課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
林黛玉在林家時,再不濟,也有兩個伴讀丫鬟。
雪雁是不是黛玉的伴讀丫鬟呢?不是。
如果雪雁是黛玉的伴讀丫鬟,那麼雪雁一定會識字。可是雪雁不識字。
書中第64回,寶玉看見雪雁。雪雁告訴寶玉:
雪雁方說道:“我們姑娘……又不知想起了什麼來,自己哭了一回,提筆寫了好些,不知是詩是詞。
雪雁連詩詞都不知道,可見雪雁不識字。這說明雪雁不是兩個伴讀丫鬟之一。雪雁是伺候黛玉的三個丫鬟。
可以肯定,林黛玉在林家至少有三個丫頭伺候。
古代大家族,每位小姐的丫鬟數量都是有規定的。尤其林黛玉的母親賈敏是賈府的姑娘。她當了林家的當家主母后,不會委屈女兒,會給黛玉足夠的丫頭伺候。
因此林黛玉在林家時,也會有許多丫頭。
第二,林黛玉只帶一老一少進賈府,就像王夫人房裡半舊的東西一樣,只證明貴氣。老牌的貴族,即使用半舊的東西,仍然是貴族。暴發戶用著簇新的貴重東西,仍然改不了窮酸本質。
林黛玉家,到林黛玉已歷經六代。賈家到賈寶玉這代歷經四代。林家比賈府還有資歷,資格更老。林家在賈府面前不必裝點門面,賈家也知道林家的根基比賈府深。
第三,林如海指派一老一少陪著黛玉進賈府,證明林家對賈府的信任。賈母已經派了許多婆子、媳婦來接黛玉去賈府,如果林家再派許多人,就說明林家不信任賈府,不信任賈府會照顧好林黛玉。
林如海沒有派許多人跟著黛玉,說明他完全信任賈母能照顧好黛玉。
如果林如海給黛玉帶去很多人,賈府就會防著這些外來的人,她們在賈府做什麼事情也不方便。
不容置疑賈母愛黛玉,不會讓黛玉受委屈。黛玉沒有人可用,賈母會派穩妥、可靠的人給黛玉使喚。而這些賈府的下人,辦事會比外來戶容易得多。
林如海沒有派許多人跟著黛玉,說明林如海,心地善良,處處為下人打算。
林家的丫頭婆子在南方都有家,有父母,或者有兒女,如果跟著林黛玉進賈府,就會讓人家父母兒女分離。生離死別,是人間悲劇。林如海不忍心看著下人,因為林黛玉而承受生離死別的痛苦。
第五,丫頭不是什麼貴重物品,花錢就可以買,沒必要帶許多人。古代的丫頭婆子都是買來了,花錢就能買到。凡是花錢就能買到的東西,就不是什麼稀罕物。丫頭、婆子也一樣,缺了,花錢買就是了,何必千里迢迢地帶去?
再者說,賈府不會缺丫頭婆子。如果巴巴地帶一大堆人過去,只能說明林如海小家子氣,不知道榮國府的富貴程度,生生怕榮國府虧待了女兒。榮國府連多餘的丫頭婆子都沒有,還得自己帶過去。
第六,說明林家不是窮奢極欲的人家。林家是列侯之家,也是書香門第,有讀書人的清高和清貴。他們不是窮奢極欲的人家。
現在我們知道了,帶著大金鍊子的人,一定不是真貴族。去姥姥家也烏泱泱帶著一大群人裝臉面的人,一定不是真貴族。林黛玉進賈府不帶許多人,不是林家沒有人,而是他們沒有帶。
林黛玉即使帶了一老一少,也沒有人敢小瞧了林黛玉。這就是林黛玉的底氣和自信!
-
3 # 紅樓不紅
林黛玉的家世是很不錯的,正如題目所說,林黛玉在林家的時候,光是伴讀丫環就有兩個,《紅樓夢》第二回,介紹賈雨村在林家當家教的經歷時,曹公曾提了一嘴:妙在只有一個女學生,並兩個伴讀丫環,這女學生年又極小,身體又極怯弱,功課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
而根據後文,林黛玉拋父進京都的時候,只帶了林府兩個人隨行——丫環雪雁與奶孃!而實際上,這趟旅途中,人數還是不少的:黛玉遂同奶孃及榮府中幾個老婦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隻船,帶兩個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也就是說,從姑蘇到京都的路上,人數眾多,這至少保證了林黛玉的人身安全,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可以討論這個問題:林黛玉為何只帶一個丫環、一個奶孃去賈府呢?(否則必有讀者會發問:黛玉只帶著一老一少,路上如何安全?)
林家雖不如賈家富貴,但到底是書香門第,曾襲四世列候,多給林黛玉安排幾個丫環、隨從也是可以理解的,為何偏偏只帶了一個雪雁和奶孃,就連賈母看到這種情況,都覺得太過寒酸了,於是將自己手下的丫環鸚哥(後改名紫鵑)送給林黛玉,那麼林家為何要這麼做呢?筆者認為,應有三個原因:
其一,賈府乃是名門望族,不缺丫環。林黛玉一旦到了賈府,賈母必定會給她安排最好的丫環來服侍,事實上,賈母也確實將自己的得意丫環鸚哥送給了林黛玉。
所以林家不需要自己帶太多丫環。而且考慮到封建時代的大背景,丫環只不過是會行走的勞動工具而已,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好比黛玉沒必要帶很多筆墨紙硯一樣,因為賈府有很多,不需要重複帶來,反而路上累贅。
其二,林黛玉只帶著一個丫環、一個奶孃去賈府,這應該是父親林如海的安排(畢竟林黛玉才六七歲),而考慮到林如海的性情屬性,他是典型的清高讀書人形象,他必然不願意給賈家多添麻煩的。而關於賈母接黛玉來賈府的迫切心情,書中也是有記載的:
如海道:“天緣湊巧!因賤荊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隻來接,只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那女學生黛玉,身體大愈,原不忍棄父而往;無奈她外祖母致意教去。——第三回
也就是說,林黛玉進賈府,是在賈母的再三催促之下才啟程的,換句話說,林黛玉一路上的花費,大概率都是由賈府來承擔的,自己執意讓黛玉不遠千里進京都,還讓林家自己掏路費,賈母應該不會幹這麼沒有體面的事情。所以林家如果帶太多的人,反而徒增賈家花費,而且也顯得不成體統,可能基於這曾考慮,林如海才這般安排,這亦是出自對賈家一路安保工作的信任。
其三,從姑蘇前往京都,路程著實不近,所以必須輕裝簡從,能少帶儘量不多帶。再看林黛玉實際攜帶的兩人,一個丫環雪雁,從小跟著黛玉服侍,可謂是知根知底;另外還有奶孃,她是從小看著林黛玉長大的,說她是林黛玉的“乾孃”都不為過,而且一旦遇到大事,奶孃是願意為黛玉付出一切相護佑的(參看第57回賈寶玉瘋魔,李嬤嬤放聲大哭,直稱:我白操了一世心了)。所以這兩個人是必帶的。
當然,這些考量都是在保證林黛玉一路安全的前提下才有的,可以試想下,若是賈家沒派來老嬤嬤們相接,賈雨村未在林家做家教,亦或者未能跟林黛玉一同隨行前往京都,那麼林如海必定是要派不少人好好保護黛玉的,具體問題,具體看待,方是正理。
-
4 # 雲空楊勇解紅樓
伴讀丫鬟,是伴讀,是單找來陪侍讀書的(必須同性),並不是下人,溥儀的伴讀就有溥傑,地位也不低。既然不是奴才,就沒有串親戚也千里迢迢帶著的道理,如果需要,到賈府後現找也是可以的,回答完畢。但我想說的是,作者寫不寫黛玉有兩個伴讀丫鬟本無關緊要,但他偏要這樣寫,跟富貴沒有關係,而是另有深意。不但如此,那一老一小兩個下人也不是白白說的。
-
5 # 春回芳去一玫到
黛玉是去賈府寄人籬下,不是去做客,她隨帶了一老一小,也是經過精挑細選的,不能把兩個伴讀帶過來,在林府,黛玉是被當男孩養的,因而可以讀書識字,但到了賈府,女子讀書,就成了一種奢望,最多就是識幾個字,不做睜眼的瞎子,這在黛玉進賈府時,就己經感覺到了,當寶玉再次問到讀書情況時,她立刻隱瞞實情,說是些許認識幾個字,進入大觀園後,才起詩社,吟詩作賦,成了紅樓女兒中的一員,所以,初進賈府,是投奔而來,只能低調行事,帶一老一小足矣。
回覆列表
黛玉在家時有兩個陪讀丫鬟,到賈府時卻只帶了一老一小兩個下人。這說明林家不缺下人,林如海做出如此安排,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符合多方面的考量。
紫鵑與黛玉相好,黛玉出嫁若不跟隨而去,辜負了兩人的情誼,若去了又離了本家。紫鵑是賈府家生子奴婢,這裡有她的親人,因此捨不得離開。
林家四代列侯,書香世家,和賈府一樣,家中的奴才必然也多為家生子。蘇州揚州遠離京城,跟隨黛玉去了,便意味著遠離家鄉和親人。
雖說奴才是主人的私有財產,應該以主子的需要為首,但是有良心的主子也能體會奴才的情感需求,為奴才打算。
王嬤嬤是黛玉的奶媽,除了媽媽,她就是黛玉最親的成年女性,沒有人可以取代她,她必須跟去。
林如海在諸多丫鬟裡挑中雪雁,首先是看中雪雁聰明。趙姨娘向雪雁借白衣,雪雁拿話搪塞,連紫鵑都說她“小東西子倒也巧”。雪雁善於臨機應變,非常聰明,有個聰慧的丫鬟跟著,林如海放心點。
黛玉去賈府時最多不過七歲,雪雁十歲。現在看來雪雁年齡小,為長遠打算,雪雁的年齡很合適。林如海安排黛玉去賈府,是為讓她將來與賈府的表兄弟姐妹相互扶持,有個依靠,是做了長期留在賈府的打算。雪雁的年齡比黛玉大三歲,可以終身與黛玉相伴,將來黛玉出嫁,雪雁可做通房丫鬟,姨太太,扶持黛玉。雪雁後來被更聰慧的紫鵑比下去了,這事出乎林如海的預料,但是林如海最初的安排也是很妥當的。
黛玉到了賈府,賈母為她做出了人員安排,與迎春、探春、惜春的規格一樣:奶媽,兩個貼身丫鬟,四個教引嬤嬤,另有五六個粗使小丫鬟。
賈府裡姑娘們貼身丫鬟的數量是兩個,作為賈府的姑爺,林如海應該知道這規矩。或者林家也是這規矩。
黛玉和王嬤嬤、雪雁初來乍到,對賈府的環境、人際皆不熟悉,只有在她身邊安插一個熟悉賈府的丫鬟,才可以更好的照顧她。林如海只讓黛玉帶一個丫鬟在身邊,另一個丫鬟的位置留給賈母補齊。思慮周全,熨帖之至。
黛玉去賈府,不是出嫁,也不是整個林家都跟了去。林家林如海還在,這裡才是林家的主體,黛玉上京雖是長住,仍然沒有擺脫客居的性質。
一個小女孩去外祖母家居住,赫赫揚揚帶好些個僕人,豈不是太輕狂?湘雲來賈府暫住,史家的媳婦婆子們將她送到後就走了,只留下翠縷照顧她。史家和林家一樣,也不會沒有更多的丫鬟,只不過,去別人家裡做客,應該低調一點,如果主人覺得有什麼不足,該怎麼添補就怎麼添補,把自由留給主人,才是對主人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