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八卦兔
-
2 # 表小姐的客廳
首先,石英手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組隊進入大眾市場的時候,確實對機械手錶造成了巨大的衝擊,結合各種社會經濟因素髮生的“石英危機”,是傳統機械錶難以忘記的過往。
但正因為一場“石英危機”,讓傳統機械錶重新釐清了自己的消費群體:注重文化、歷史的人,珍視手工的人,有機械情結的人……這與求新、求廉、求快的石英錶消費群體完全不同。
石英錶精準無比,靠電池走動,毫無肉眼可見的審美張力,你可以說它是純實用性的物品;而機械錶承載的歷史文化審美可能性太多了,“無限接近精準又永遠無法做到精準”的西西佛式魅力也令人難以抵擋,除了實用之外,更具可咂摸的意蘊。
所以產品定位不同、市場不同,自然能共同存活下來。
同時,由於真正被“石英危機”沖垮的更多是低端機械錶,所以在危機之後重新振奮的機械錶在檔次上都沒有太差,反而把機械錶推向了更加高階、精英的位置。而石英錶的品牌檔次和價位一直都幹不過機械錶,這也是事實。
就算在傳統制表品牌中,石英錶也一般都是作為低價的入門款存在。另一個極端的貴价情況就是為了超薄、小尺寸設計的需要,一些珠寶表也會使用石英機芯,但既然珠寶是主角,價格必然與普通石英錶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且不說機械手錶不會被石英電子手錶淘汰,智慧表的席捲而來也完全不會撼動如今穩坐格調高位的機械錶。
表這個事,就大家各憑經濟能力和消費觀選擇吧。
-
3 # 鄒三山的玩表秘術
記得,最近幾年,有種論調,智慧手錶的橫空出世,終將代替掉石英錶和機械錶。成為未來鐘錶行業的真正的主宰。但是,現在蘋果的手錶都出到了第三代了,也沒瞧見給傳統的機械錶行業帶來怎樣的顛覆。
實際上,短時間內,機械錶暫時不可能被替代掉。無論是智慧表,還是題主題目當中所說的石英手錶。
其實,在石英錶最開始被髮明出來的時候,曾經一度有代替掉機械錶的趨勢。彼時,無論是在走時的精準程度上,還是在手錶的便攜性上。石英錶都是佔據壓倒性的優勢的,而在石英錶咄咄逼人的攻勢之下,大多數的瑞士傳統機械錶也確實瀕臨倒閉。
後來,瑞士傳統機械錶品牌聯合起來,找到了石英錶唯一的劣勢:被髮明的時間太短,還未形成自身獨有的文化積澱。價格太低廉,逼格不夠高。瑞士的機械錶品牌轉換思路,成功從傳統機械錶的所代表的文化、人類極致的工藝技術、純手工打造等賣點重新站了起來。
而這場事件,史稱”石英風暴“,所以,你會看到現在諸多機械錶品牌都是同屬一個集團,比如浪琴、寶珀、寶璣、歐米茄、美度等知名品牌都是斯沃琪旗下的品牌。這就是那場風暴導致的。
所以,既然機械錶在彼時未被石英錶所擊敗,那麼短時間內,暫時石英錶還絲毫沒有動搖機械錶主流地位的可能。至於未來,誰又能說的準呢?
-
4 # 腕錶部落
手錶至少具有兩個屬性:一是工具性,即看時間的工具;二是藝術性,即精美的藝術品。
石英錶的問世確實曾給機械錶造成過巨大沖擊,但是後來一些機械錶“浴火重生”轉型升級了,也就是說,徹底脫離了工具性,而是專心致志於藝術性。
坊間有這樣一個說法:勞力士以上是藝術品,勞力士以下是實用品。雖然這句話難免多少都會有一些偏頗之處,但是,也並非全無道理,它從一個側面表達了手表可以分為“實用品”和“藝術品”。
而石英錶因為精準度高、皮實抗造、而且便宜,所以在實用性上幾乎可以“完勝”一些價位比較低的機械錶,但是對於一些價位比較高的名貴機械錶,石英錶目前還不具備挑戰它們地位的實力,畢竟,兩者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一個更偏工具性,一個更偏藝術性。
總的來說,機械錶所承載的精美工藝,以及質感和觀賞性,都不是石英錶所能比擬的。
-
5 # 握手言和1999
藝術性方面描述很多了,這裡我倒是聊聊機械錶對精準的追求,或許電子錶在精準性方面已經沒什麼好追求的了,而機械錶對精準的追求就彷彿在破百米跑世界記錄一樣,每突破哪怕0.1秒,都代表著工藝,科技的巨大突破,我想這種臻於至善無限接近原子時間的精神也使得機械錶煥發強大生命力的體現之一吧
-
6 # 馬大富
個人認為,名牌手錶沒有一款是石英電子手錶,手錶從第一塊發明以後歷歷代代都是以機械手錶主導市場,雖說七八十年代石英電子手錶比較流行一時,但看現在主流市場還是機械手錶一統天下,不管,高管,白領等都以配帶一款機械名錶而自豪。
-
7 # 亨利表哥
09/02,因為石英錶傳統太短,手錶賣的是傳統的標誌和技術文化,機械手錶剛好符合這個要素。另外,我認為石英錶與機械手錶現在是共生狀態。因為的確機械錶的某些侷限,讓石英錶生存極好。而機械錶所達到的成就,也是石英錶無法企及的。
客觀說,石英手錶其實淘汰了一大批機械手錶。只不過一部分機械手錶倖存下來了而已。你現在看到的機械手錶品牌,大多數是倖存下來的,也有極少數“借屍還魂”。
論傳統,石英錶由瑞士人發明(機芯),由日本人實現量產,這個發生在50多年前。50多年,作為歷史作為傳統,是不好意思提的。所以石英手錶無傳統可言,再過50年興許可以。
論技術文化,石英手錶的技術多來自電子領域,這個領域每隔10年發生一次革新。迭代忒快,很難談及文化,乾脆就不談文化了。而機械手錶,自產500多年前發明遊絲以來,大家一直在用在改善,現在也算穩定可靠。後來又發生了機芯夾板從三明治結構演變為夾板式結構,讓手錶機芯足夠小巧。更不用說各種複雜功能了,比如,萬年曆、三問、大自鳴等等。就連最普通的自動上弦結構,也有七八十年的歷史了,現在依然好用。
另外,手錶業有個神話,號稱可以傳代,就是基於全機械結構——當你把表傳給你孫子,你孫子發現,耶,這個手錶居然還可以走! “廢話,老子每過8年就保養一次呢!”爺爺說。另外,石英機芯的小巧,讓日常手錶的優雅成為可能。
-
8 # 使用者6109456337
1.機械錶歷史沉澱500年。2.機械錶為機械傳動,小巧精緻,每個部位都彰顯機械之美。3.機械錶保養到位,傳承幾代不是問題。4.機械錶對其執行環境要求相對較低。5.滴嗒滴嗒的聲音寓意時光的流逝,美且傷感。
以上這些都是石英錶所不具備的,或者說是偽具備的,貌似鑽石和玻璃的區別吧!
回覆列表
不會被淘汰,因為購買者的訴求就不一樣。
石英錶是為了精準而存在的,但現在很多人買表並不是為了準確掌握時間到分秒。在石英危機時期,的確倒下了一批機械錶,但之後迴歸到今天,機械錶在高階鐘錶已經有了穩固的地位,無論是石英錶還是智慧表,都不可能替代機械錶的地位。
其實單純從美觀程度來說,最奢華的石英錶無非就是珠寶屬性了,基本價值都體現在品牌、寶石以及設計上,目前也有不少品牌在做。但是,一般頂級的機械錶,基本都體現在功能能上,這也是為什麼至今計時、陀飛輪、萬年曆和三問依然佔據了高階位置,價格也居高不下,至少證明了這些價值依然是被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