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曲煙雨
-
2 # 如一凡夫
#講清平仄# 平仄沒有那麼複雜,要創作格律詩就必須搞懂平仄。平仄是對聲調四聲的分類。因為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中對四聲的劃分略有不同,所以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對平仄的劃分也略有不同。不管是古代漢語還是現代漢語,都是把音調的四聲劃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平,即平聲;一部分是仄,即仄聲。仄聲與平聲相對,是指平聲以外的其它聲調。
在古代漢語中,平聲包括了上平聲和下平聲,仄聲包括了上聲、去聲和入聲。
在現代漢語中,平聲包括陰平和陽平,也就是第一聲和第二聲;仄聲包括了上聲和去聲,也就是第三聲和第四聲。
需要強調的是,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詩句都是以平仄為語音格律單位的,首先要做的是要把聲調分為平仄。可以說,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不管是詩還是詞,都是依靠字詞語音聲調的平仄搭配和變換,使詩句在韻律上產生一種抑揚頓挫的節奏,從而使詩句吟誦起來更加朗朗上口,更具有音樂美感,更好地表達詩句所包含的話題。至於平仄的排列規則不是本話題所涉列的範圍,就不再贅述了。
-
3 # 潯陽隱
首先宣告:我只有初小文化,讓我長篇大論地講,如何創作嚴謹的格律詩詞。我還真說不出來,但我卻可以寫出格律詩詞,不信的可以到我主頁自己看!
那麼為什麼會如此呢?那些大師文化水平不高?錯!文化肯定是高,但為何一件在我們看來非常簡單的事,他們非要整得複雜呢!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大師們有幾個自己能寫好格律詩詞的,詩詞大會裡的,就不用說了!平臺上,自媒體中,有幾個既可以說明白,又能自己寫格律詩詞。少!非常少!因為“雜而不精”,因為“會做的不一定會說”,“會說的不一定會做”。誰若是又會寫又會講,那一定是真正國學大師,那絕不用在這寫文吸粉吸流量!
那對於我們真正愛好傳統詩詞的(包括古風及格律詩詞)該如何去學習基本的平仄韻律?
長篇大論談意境,
幾人可以說分明。
要想讓人看明白,
一句中心就論清。
你能讀一遍就知道作者寫的是什麼,這就是意境!寫得好不好,有沒有深度。如果你覺得很好,這就是非常有意境!如果你讀幾遍都讀不明白作者到底是要寫啥,這就是沒有意境!記住!意境是讓人一看就知道此詩詞寫的是什麼。如果一味堆砌拼湊,再多的藻詞也不過是廢話一堆!
打油!!!
意境就是詩詞魂,
好比學生寫作文。
中心思想要突出,
詩詞的好壞,也可以用此論。能讓人看明白,別人也能說的是剛合格的詩,讓人看明白,但別人只理解自己卻說不到的是好詩!
主次結構得分明!
搞明白了意境,我們知道一首好作品,意境可以提升作品的一切瑕疵,平仄又如何,沒有平仄的詩詞照樣可以流傳千古!如李白的《靜夜思》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那麼我們還要不要學平仄?要,非常要!任何一件事物,我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它,只有瞭解了研究透徹了,才有可能超越它!不然是閉門造車,是坐井觀天,只會讓自己夜郎自大!
那麼今人該如何去學習平仄格律呢?
我們其實可以不要去管什麼平水韻,中華通韻,按現代人發音習慣性,把一聲二聲歸為平,三聲四聲歸為仄。再按平水韻,把古入聲字挑出來,古入聲化進今一二聲中,多在陰平(二聲)這樣我們只要簡單記住十幾個不到一百個字的平仄就可以了!是不是很容易,很簡單!!!
代表數字的字,一到億兆,只有三和千二個字是平,其它的在平水韻中全是仄聲字。代表顏色的字,赤橙黃綠青藍紫白黑粉等,只有橙黃青藍是平,白赤綠紫黑粉都是仄聲字!另附平仄易混卻使用頻率多的字表一張,有需要的可以複製,關注!三畫:兀孑勺習夕
四畫:僕曰什及
五畫:撲出發札失石節白汁匝
六畫:竹伏戍伐達雜夾殺奪舌訣決約芍則合宅執吃汐
七畫:禿足卒局角駁別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八畫:叔竺卓帛國學實直責詰佛屈拔刮拉俠狎押脅傑迭擇拍迪析極刷
九畫:覺(覺悟)急罰
十畫:逐讀哭燭席敵疾積脊捉剝哲捏酌格核賊鴨
十一畫:族瀆孰斛淑啄脫掇郭鴿舶職笛襲悉接諜捷輒掐掘
十二畫:菊犢贖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鑿博晰棘植殖集逼溼黑答插頰
十三畫:福牘輻督雹厥歇搏窟錫頤楫睫隔謫疊塌
十四畫:漆竭截牒碣摘察轄嫡蜥
十五畫: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額
十六畫:橘轍薛薄繳激
十七畫:擢蟋檄
十九畫 :蹶
二十畫:籍黷嚼
字有點多,但我們只要記住常用的幾個字就行,沒必要全記!
平仄易混淆的常用字一、場(下平七陽)
二、俱(上平七虞韻)
三、誼(去聲)
四、茗(上聲)
五、令:作「使」字解釋時讀作平聲,詳見下文。
六、思
作名詞時讀作仄聲七、暇(去聲)
八、教:作「使」字解釋時讀作平聲,
九、傾(平聲)
十一、懲(平聲)
十二、癸(仄聲)
十三、泡(增廣詩韻整合列為平聲)
十四、探(增廣詩韻整合列為平聲,但唐人亦有用作仄聲)
十五、暝(仄聲)
平仄兩音意義不同者這個要著重記下來,很多創作者在使用這些字時,分不清詞性亂用平仄去強行解讀,這是非常要不得的)如本來是讀(chang)長,形容詞。卻因在詩詞平仄的仄聲處,那就變成讀(zhang)長,動詞及長幼了。你不能因為用格律工貝檢測過,就說自己用對了,因為工貝是死的,它不可能像人一樣去會得明白。一定要我們自己根據整句來讀來選用!疏 仄-名詞 平-形容詞
難 仄-名詞 平-形容詞
扇 仄-名詞 平-動詞
燒 仄-名詞 平-動詞
行 仄-名詞 平-動詞
吹 仄-名詞 平-動詞
思 仄-名詞 平-動詞
乘 仄-名詞 平-動詞
從 仄-名詞 平-動詞
傳 仄-名詞 平-動詞
聞 仄-名詞 平-動詞
調 仄-名詞 平-動詞
論 仄-名詞 平-動詞
騎 仄-名詞 平-動詞
觀 仄-名詞 平-動詞
興 仄-名詞 平-動詞 形容詞
令 仄-名詞 平-動詞 使
教 仄-名詞 平-動詞 讓
分 仄-名詞 名份 平-動詞
王 仄-動詞 平-名詞
衣 仄-動詞 平-名詞
冠 仄-動詞 平-名詞
荷 仄-動詞 平-名詞
間 仄-動詞 平-名詞 中間
汙 仄-動詞 染 平-名詞
中 仄-動詞 平-其它
長 仄-動詞及長幼 平-長短
漫 仄-動詞 漫出 平-形容詞 漫漫
相 仄-宰相 平-互相
燕 仄-燕子 平-國名
翰 仄-翰墨 平-鳥羽
便 仄-方便 平-安靜
勝 仄-名勝 平-經得起 勝過
為 仄-因為 平-作為
雍 仄-州名 平-和也
佔 仄-佔據 平-占卜
扁 仄-形容詞 平-名詞 扁舟
治 仄-形容詞 平-動詞
正 仄-形容詞 副詞 平-正月
判 仄-判別 平-拼著
不 仄-否定 平-是否
傍 仄-依 平-同旁
浪 仄-波 平-滄浪
強 仄-勉強 平-強有力
施 仄-施捨 平-施行
當 仄-相稱 平-應當 正值
稱 仄-相稱合適 平-稱謂
要 仄-要不要 平-約也
旋 仄-副詞 俄頃 平-動詞
和 仄-唱和 平-合好 與
頗 仄-略有 平-形容詞 偏頗
供 仄-陳設 平-供給
那 仄-無奈 平-何也
華 仄-華山 平-華美
禁 仄-禁止 禁令 平-經得起
殷 仄-雷聲 平-富 大
重 仄-輕重 副詞 平-重疊
任 仄-聽任 任務 平-動詞
平仄兩讀而意義不變者
醒 雖有平仄兩讀而意義不變
聽 雖有平仄兩讀而意義不變
看 雖有平仄兩讀而意義不變
過 雖有平仄兩讀而意義不變
望 雖有平仄兩讀而意義不變
忘 雖有平仄兩讀而意義不變
-
4 # 景陽鍾
你問的是:古詩的平仄的解釋越看越懵,誰能講地通俗易懂?
一、什麼是古詩?依題意,與新詩相對應的是古詩。
廣義古詩分為古體詩、格律詩、絕句、樂府;古詩、 律詩、絕句又各分為五言、七言、雜言。
從格律上看,詩可分為古體詩和格律詩。
如題,古詩的平仄主要是指格律詩而言。格律詩之外的其他詩歌體裁對平仄的要求並不十分嚴格。
二、格律詩的特點格律詩又稱近體詩。近體詩以律詩為代表。律詩的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由於格律很嚴,所以稱為律詩。格律儘管對人的思想表達有較大的束縛,但因其句式的整齊和音律的和諧已經達到盡善盡美的境地,而為歷代詩人所樂意遵守。
近體詩有以下四個特點: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七律第一二句稱首聯,第三四句稱頜聯,第五六句稱頸聯,第七八句稱尾聯;2)押平聲韻;3)每句中詞字的平、仄都有規定;4)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定, 頜、頸二聯必須對仗。
三、平仄是格律詩的主要特點平仄。詩詞的格律,主要就是講平仄。講究並遵守平仄規則是近體詩中最主要的特點。律詩的平仄規則,一直應用到後代的詞曲。平仄是漢字不同聲調應用於詩詞格律中的名稱。聲調是漢語(以及某些其它語言)的特點。平仄的形成和四聲關係極為密切。
1.平仄的形成和四聲
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而高低、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
拿普通話的聲調來說,共月四個聲調:陰平聲是一個高平調(不升不降叫平);陽平聲是一箇中升調(不高不低叫中);上聲是一個低升調(有時是低平調);去聲是一個高降調。古代漢語也有四個聲調:平聲,這個聲調到後代分化為陰平和陽平;上聲,這個聲調到後代有一部分變為去聲;去聲,這個聲調到後代仍是去聲;入聲。
詩人們把四聲分為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陰平、陽平),仄就是上、去、入三聲。
自從聲律之學興起,詩人逐漸總結詩歌創作的經驗,於是形成了固定的詩詞格律。自此以後,聲律越來越嚴,運用平仄的形式也逐漸趨於一致,於是格律詩便形成了。再以後,詞、曲也都規定了嚴格的平仄格式,平仄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平仄應用於詩詞,便形成了詩、詞的不同平仄格式。這些格式一經固定下來,便構成了詩律和詞律。舊體詩詞之所以十分注重平仄,正是因為適當地運用平聲字和仄聲字,可以使詩(詞)句音韻靈活多變,增強詩詞韻律的美感, 這是最重要的因素。
2.平仄的一般形式
1) 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個型別,而這四個型別可以構成兩聯。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由這兩聯的錯綜變化,可以構成五律的四種平仄格式。其實只有兩種基本格式,其餘兩種不過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礎上稍有變化罷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另一式,首句改為仄仄仄平平,其餘不變。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另一式,首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其餘不變。
2)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擴充套件,擴充套件的辦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個兩字的頭.仄上加平,平上加仄。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餘不變。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餘不變。
3.所謂“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看過《紅樓夢》香菱學詩一節的讀者,“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作詩規則映象頗深。”這是指七律(包括七絕)來說的。
意思是說,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須分明。至於 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平仄分明的。
如果就五言律詩來說,那就應該是“一三不論,二四分明。” “一三五不論”的話是不對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論,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 中,第三字不能不論,否則就要犯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平仄”這個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論;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這個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論。以上講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況下不能不論。至於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況下,更是以“論”為原則了。
“二四六分明”的話也不是完全正確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對的,七言第二四兩字“分明”是對的,至於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來看,第四字並不一定“分明”。
又如“仄仄平平仄”這個格式也可以換成“仄仄平仄仄”,只須在對句第三字補償一個平聲就是了。七言由此類推。
4.粘對。就是要求兩句之間平聲字和平聲字相粘聯,仄聲字和仄聲字相粘聯;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後一聯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一聯對句第二字相一致。對,就是平對仄,仄對平。在對句中,平仄是對立的; 即出句某個位置上用的是平聲字,那麼對句同一位置上就必須用一個仄聲字與它相對; 如果出句某個位置上用的是仄聲字,那麼對句同一位置上就必須用一個平聲字與它相對。
格律規則規定: 一句之中,平聲和仄聲必須遞換; 同一聯之中,平聲和仄聲必須相對; 下一聯出句的平仄必須與上一聯對句的平仄相粘, 這也是“粘對”的總的要求。
粘對的作用,是使聲調多樣化。如果不“對”,上下兩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後兩聯的平仄又雷同了。違反了粘的規則,叫做失粘;違反了對的規則,叫做失對。
5.孤平。 孤平是律詩(包括長律、律絕)的大忌,所以詩人們在寫律詩的 時候,注意避免孤平。孤平指的是一個平腳的詩句中除了韻腳之外,只剩下一個平聲字。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一字必須用平聲;如果用了仄聲字,就是犯了孤平。因為除了韻腳之外,只剩一個平聲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擴充套件,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三字 如果用了仄聲,也叫犯孤平。
6.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它在律詩中也是相當常見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後面還必須用“救”。所謂“救”,就是補償。一般說來,前面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仄聲,後面必須(成經常)在適當的位置上補償一個平聲。
在該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聲,第三字補償一個平聲,以免犯孤平。這樣就變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則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換成“仄仄仄平平仄平”。這是本句自救。
在該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聲(或三四兩字都用了仄聲),就在對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聲來補償。這樣就成 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則成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這是對句相救。
在該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沒有用仄聲,只是第三字用了仄聲。七言則是第五字用了仄聲。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
日月星辰將天曉,
夜半鍾聲到客船。
-
5 # 繼禮
邯鄲善行,
施子頻顰。
華麗的外在,能否支撐高貴優雅的靈魂?
題主針對近體詩(格律詩)的平仄提出疑問,自然是對古文學,特別是古詩有興趣,並在思考和研習,我也算同好、同道中人了。但我並不專攻,沒有去很細緻地研究,就不敢在此回答關於平仄的問題,相信有這方面的專家能回答得很透徹。我只是偶爾經過貴地,看到樓主的疑惑,也看到還有很多同道帶著同樣的疑惑,因此想借題主的地盤,說一說自己對現代人學習格律詩的一點看法,以作交流:
古詩是中華文明的精華,記錄、記載著千萬年來無數像你我一樣來此人世一趟的人生旅客的生活、思想、情感,每一首得以流傳的詩,都使得讀者跨越年代、地域,和詩人產生面對面的思想、感情交流與碰撞,傳遞靈魂深處的共鳴,這就是詩的魅力,也是詩的生命力。
古詩的體裁形式非常豐富,詩經體、騷體、漢樂府、漢魏六朝五言、七言、格律詩、雜言、詞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每一種體裁,都有無數佳句千古流傳,沒有高下優劣。
詩是一種載體,承載的是詩人的思想、感悟、情懷,我們欣賞詩,一方面體會詩人傳達的文字美,語言韻律美,更多是和詩人交流、傾聽詩人的心聲,感受詩人的感受,觸控詩人的靈魂。好的詩,既有優美的文字和音韻節律,更有觸手可及、打動人心的思想和靈魂。
但我也看到有讀者在評論中表達自己對平水韻的疑問,意思是現代漢語已經經過發展,語言語境不同於古代,不需要掌握和套用平水韻,否則會限制詩人的創造表達。大概就是這個意思,這本來是一種交流,公共平臺嘛,各人有各人的看法,評論的人應該也是古詩愛好者。可能讓作者感到了輕慢和生氣,回懟:層次不同!大概是想表達道不同不相與謀這個意思。
看了這句回懟,我也就有點不開心了,本來是探討,各有各的觀點,但觀點不同,不可以就認為層次不同了吧?要不,是掌握平水韻的層次高呢,還是沒掌握平水韻層次高呢?是會寫詩的層次高呢?還是說不會寫詩的層次就一定低呢?懂平水韻的是否寫的詩就很精美,不懂平水韻的是否就不能寫出好詩?
君子和而不同,我們不需要一樣的見解和選擇,古詩如此美妙,我們誰又能獨佔其全部精美?那也太貪得無厭了!(這方面我也很貪得無厭,想盡量多的習得各種體裁精華,結果貪多不消化。)我們有共同的愛好、共同的目標,湊在一起,以各自擅長、喜愛的方式共同完成傳承、傳遞古詩文化的巨集大事業,也豐滿自己的人生。
最後,和題主及各位同好、同道交流一下我對於詩歌創造、欣賞的體裁選擇的觀點:廣閱博覽,工其所長,長其所愛。古詩詞文化,精妙博大,可精於一格,不可拘於一格。我們在各自喜愛、擅長的領域深耕,提升自己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提煉、提升自己的境界和靈魂,用自己的文字和方式,給自己的靈魂,穿上合體的外套,形成自己的風格,去觸動、去感動他人的靈魂。
-
6 # 諸葛小村姑
這就是平仄在我們說話當中的重要作用,在古代,詩是一種可以說唱的文體,說白了就是歌詞,如果把上面的那段話讓歌唱家去唱,他們一定會掐死我的。
漢字讀音基本分為四聲,(媽[mā]、麻[má]、馬[mǎ]、罵[mà]),前面兩個為平,後面兩個為仄,所謂文章和詩詞能讓人讀起來夠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就是注重了平仄結合,而不是一個聲調讀到底,會累死人的。
很多初學者作詩,根本就沒有仔細反覆地讀出來,而是在紙上寫寫畫畫,押個韻,就很了不起了,覺得詩意唯美就足夠了,真打要是讀出來,就會頭暈,所謂不分平仄。
這就是為什麼現代人作不出令人耳目一新,聞之感懷的格律詩的原因之一,因為好的平仄關係語句都被古人用得差不多了,宋人才在詞這個上面下功夫,畢竟長長短短地,更好安排平仄、對仗什麼的,到了明清,詞也很快將平仄關係用完了,詩詞就真的沒活路了,呵呵,如今的我們,只能夠熟讀吟詠古代詩詞,聊解心中煩悶,當然不排除有些牛人還是能夠寫出符合格律、意境深遠的嚴謹的律詩來,那真的是千年不遇了。
這位同學,不要氣餒,好好練習,可能你就是這個千年不遇哦。
-
7 # 南伯陽
古典詩詞的平仄,它是按宋代的平水韻,即有入聲字的。元代把入聲字併入其他聲調,這也是今天北方大多數方言沒有入聲的原因。南方方言優勢山高路遠,倖免保留。
.
古典詩詞格律為什麼特別強調入聲字?其實強調格律詩的仄聲,是強調有變化的語音:輕重長短和強弱,入聲字的影響特別關鍵。
.
因為入聲字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明顯區別於平聲字和其他仄聲字的,是它的發音短促(有人習慣說音調長短,這比較容易含混,產生歧義)。
.
今人寫作古典詩詞,為什麼一定要講究平仄規律,為什麼不能依據新詩韻書,要用平水韻?古典詩詞是可以吟唱的,我們不妨從音樂角度來看看,可能比較好理解。
.
從聲音和音樂角度說,差異和區別主要在入聲字。發音比較短促,有時還帶子音韻尾。入聲的韻尾有三種不同的塞音韻尾[-p̚]、[-t̚]、[-k̚]構成。閩、粵、客等地方言,保留了這三種子音尾韻。
.
漢語入聲字發聲時值的長短,作用是什麼?做個語音和樂音的比喻,比較好理解。入聲字有些類似音樂的半音,半音與全音構成音樂的變化。入聲字構成聲音的長短輕重強弱起伏變化,習慣歸結為抑揚頓挫、朗朗上口。
.
例如岳飛《滿江紅》,用入聲結尾。用普通話朗讀,悲有餘壯不足,原有的氣勢不夠。因為入聲字押韻,一般詩的情感悲壯,氣勢雄厚、豪放,感情更激奮。
.
音樂的音符與音符之間的“距離”,可計算數值,音樂上也叫音程。它有全音和半音之別,構成音樂的大小調關係。大調是:全全半全全全半;小調是:全半全全半全全。
.
大調一般具有明朗、開闊特點;小調一般具有柔和、暗淡的特點。調式的色彩不同,形成不同聽感。採用不同調式,可以表達不同音樂內涵。
.
【對照表】
【一】全全半全全全半;全半全全半全全
【二】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表一:全=全音(1/2/3/5/6);半=半音(4/7)
表二:平即平聲字;仄即仄聲字,包括入聲字
對照一下上面這二個表,對中國古典格律詩詞的音韻美感,是不是有點感覺?是不是比較理解為什麼要強調重視入聲字?
-
8 # 遼海醉仙
《痛批王力(2019---112)》(現代詩)
毛主席倡導“古為今用”,
暗指批評王力。
王力擅長古漢語,
敘詩狂熱追求復古舊體。
“詩當然以新詩為主體”,
這是毛澤東的言辭。
直指王力詩詞說,
“舊體詩不宜在青年中提倡,”
體載束縛思想且學又不易(注)。
毛主席逝世之後,
王力印發“詩詞格律”,
登臺大講舊體詩,
培養研究生與博士。
致使舊體詩氾濫,
干擾發展新詩體。
朦朧邪詩趁機播發,
誘導詩人自殺抑鬱。
今日中國新詩一片亂像,
王力有著不可推卸責任。
1976年5月,
大連曾有會指導發展新體詩。
一要有韻律,二將平仄捨棄,
三要愛憎分明,四要面向人民。
這是新詩發展出路,面臨空間廣闊無比。
此刻詩壇名人分化,
顧工公開支援朦朧詩。
一些詩人追求與西方接軌,
出國訪問學習。
詩壇出現亂像,
導致詩壇上覆古(注)現象叢生,
當今詩詞脫離人民,
被人民唾棄!
現在提倡古韻的人是王力,他的《詩詞格律》講的是106種古韻,與當今社會語言變化差異很大。當今寫詩應使用《中華新韻》,拋棄水平韻等古韻。
-
9 # 水觀音
言簡意賅的總結幾點(近體詩):
一、一三五不論 二四六分明,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詩中無論五言還是七言,奇數位的字不管平仄,偶數位的字要平仄相對,比如“日照香爐生紫煙”,第二個字是照,仄聲,那第四個就必須平聲,即爐,第六個相對應的就必須是仄聲,紫(按照今韻何為平仄在此無需贅述,中學老師絕對講過,難得在是古韻如通常使用的《平水韻》);
二、近體詩要分情況,絕句還是律詩,這裡再細分就越說越複雜了,簡而言之,無論是絕句還是律詩,大體上記住兩點就夠,粘對。何為粘對?粘就是從第二個奇數聯出句(就是該聯的第一句,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以此類推)的平仄要和上一個對句(也就是二四六八句)相同,當然某些體還有句式結構要求相同的要求,這裡不多說,初學者暫可不管;對就是對句(偶數位句)要和出句的平仄相反(只需要看兩句詩裡二四六位上的字平仄是不是反的,比如“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出句偶數位的字分別為含、嶺、秋,平仄為平仄平,下一句偶數位字的平仄必然是仄平仄,否者就出律了,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不要懷疑杜工部,杜甫可以說是所有唐朝詩人裡最遵循格律規則的人,這個“泊”在唐韻及《平水韻》等韻書之中同“白”一樣,仄韻);
三、押韻,也就是最後一個字的音韻,這沒什麼好說的,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壓平聲韻,第一句第三句可以不管甚至不押韻,但是對句必須壓平聲韻,否則就是出律。名人出律了叫折腰叫古風,學習者出律可就要被人笑話打油詩了;
四、瞭解古韻,推薦《平水韻》,這也是現代詩詞愛好者及學究們通常參考的韻書,否者借鄰韻啊某字古今不同音等問題會影響對古詩的鑑賞,比如有人曾說《楓橋夜泊》不押韻就是同理,在古韻中,眠和船是同一韻部,還有典型的“還”“回”二字同韻,以及複雜一點的宋詞裡的宴殊那首家喻戶曉的《浣溪沙》還是什麼來著,就是那首“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的詞,上下篇看似不押韻,其實是壓了另一種現今人們不熟悉的韻,具體什麼韻我忘了,記得有位劇友說過。
-
10 # 雨潤心語141346882
怎樣識別現代漢語中的入聲字古代漢語中的入聲字派入現代漢語的上、去、平三聲,按平仄的說法,要怎樣區別出被派入現代漢語中的古代漢語的入聲字呢?麻煩諸位儘可能地說法啊!
怎樣識別現代漢語中的入聲字
古代漢語中的入聲字派入現代漢語的上、去、平三聲,按平仄的說法,要怎樣區別出被派入現代漢語中的古代漢語的入聲字呢?麻煩諸位儘可能地說法啊!
基佬自豪697 語文 2014-11-28 現在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怎麼樣區別平仄,有的網友也提到這個問.因為現代漢語沒有入聲,把入聲字分別轉變成了一、二、三、四各個聲調去了.大致說來,漢語的第一、二聲,相當於平聲,第三、四聲,相當於仄聲.但是,第一、二聲當中,仍雜有不少的入聲字,作詩的時候,仍舊要歸到仄聲裡去的.所以我們只要把這部份入聲字識別出來就可以了.
(一)凡b、d、g、j、zh、z六母的第二聲字(陽平),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b:拔跋白帛薄荸別蹩脖舶伯百勃渤博駁.
d:答達得德笛敵嫡覿翟跌迭疊碟牒獨讀牘瀆毒奪鐸掇.
g:格閣蛤胳革隔葛國虢.
j:及級極吉急擊棘即脊疾集籍夾夾嚼潔結劫傑傑竭截局菊掬橘決訣掘角厥橛腳钁覺爵絕.
zh:札扎扎鍘宅擇翟著折折蜇軸竹妯竺燭築逐濁鐲琢濯啄拙直值殖質執侄職.
z:雜鑿則擇責賊足卒族昨.
(二)凡d、t、L、z、c、s等六母跟韻母e拼合時,不論國語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de:得德.
te:特忒慝螣.
Le:勒肋泐樂埒垃.
ze:則擇澤責嘖賾笮迮窄舴賊仄昃.
ce:側測廁策策冊.
se:瑟色塞嗇穡濇澀圾.
(三)凡k、zh、ch、sh、R五母與韻母uo拼合時,不論國語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kuo:闊括廓鞹擴.
zhuo:桌捉涿著酌濁鐲琢啄濯擢卓焯倬踔拙斲斫斮鷟浞梲.
chuo:戳綽歠啜輟醊惙齪婼.
shuo:說勺芍妁朔搠槊箾鑠碩率蟀.
ruo:若鄀箬爇蒻.
(四)凡b、p、m、d、t、n、L七母跟韻母ie拼時,無論國語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只有「爹」die字例外.例如:
bie:鱉憋別蹩癟別.
pie:撇瞥.
mie:滅蔑篾蔑蠛.
die:碟牒喋堞蹀諜鰈跌迭瓞昳垤耋絰咥疊.
tie:帖貼怗鐵餮.
nie:捏隉聶鑷臬闑鎳涅櫱孽齧齧.
lie:列冽烈裂洌獵躐捩劣.
(五)凡d、g、h、z、s五母與韻母ei拼合時,不論國語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dei:得.
gei:給.
hei:黑嘿.
zei:賊.
sei:塞.
(六)凡聲母f,跟韻母a、o拼合時,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fa:法發伐砝乏伐閥罰發.
fo:佛縛.
(七)凡讀ue韻母的字,都是古入聲字.只有「嗟」jue,「瘸」que,「靴」xue三字除外.例如:
ue:曰約噦月刖玥悅閱鉞樂藥耀曜躍龠鑰鑰瀹爚禴泉水粵嶽嶽鸑軏.
nue:虐瘧謔.
Lue:略掠.
jue:噘撅決抉鴃訣玦掘桷崛角劂蕨厥橛蹶獗噱臄譎鐍珏孓腳覺爵嚼爝絕蕝矍攫躩屩.
que:缺闕卻怯確榷殼愨埆確闕鵲雀碏.
xue:薛穴學雪血削.
(八)一字有兩讀,讀音為開尾韻,語音讀i或u韻尾的,也是古入聲字.例如:
讀音為e,語音為ai的:色冊摘宅翟窄擇塞.
讀音為o,語音為ai的:白柏伯麥陌脈.
讀音為o,語音為ao的:薄剝摸.
讀音為uo,語音為ou:肉粥軸舳妯熟.
讀音為u,語音為iu:六陸衄.
讀音為ue,語音為ao:藥瘧鑰嚼腳角削學.
二、否定法:
1.凡是有鼻音韻尾n和ng的字,不是入聲字.
2.讀zi、ci、si三個音節的字,不是入聲字.
3.讀uei音節的字,不是入聲字.
4.讀uai音節的字,不是入聲字(少數除外,如“率”字等.)
5.聲母為m、n、l、r,而讀陰平、陽平或上聲的字,不是入聲字.
6.韻母為er的也不是入聲字,
7.韻母為ai、ei、ao、iao、ou、iou的字,大多數不是入聲字
-
11 # 張寶龍
詩,講究平仄,主要是指唐詩。
唐以前的古詩,不那麼講究,大體押韻即可。
鑑於唐詩的極其偉大,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令後世人望塵莫及,影響到了你我今天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至於現代人的歌謠還常採取唐詩的形式,其中以七絕七律的形式最為常用。
當然有些人比較較真,說某某某的歌謠不合韻律,平仄不對,確實如此。如果論平仄韻律,厚達半尺的專業論文,也未必能完全說清楚。
如果一定要簡單明白易記,恐怕只有岳雲鵬的相聲裡說的兩句了: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寫古詩詞很難,詩詞大家毛主席就這樣說,並且不提倡寫古詩詞。
當然你我高興了,寫一段形式上的七絕七律,也未嘗不可,而且沒有必要非得像詩聖杜甫那樣,嚴格地符合平仄韻律!
如果你愛好七言歌謠,不妨大膽寫就是了,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寓意不錯就行!
答後,謹錄不才寫的一歌,以博一笑:
和古月先生·思雪
蕭蕭北風掠窗扉
喜見雪花漫天飛
一聲雞叫身抖擻
夢斷寒晨景不歸
-
12 # 郝1283515
,生活在黃河邊,時常感慨黃河的內陸河的寬廣,音樂有《黃河大合唱》,書畫有《黃河魂》,自己不擅樂及畫,用書寫來描就母親河的壯美!
近期又到黃河邊轉了一回,在經過峰戀的呂梁山脈,黃河別有一番景象,有感寫下:
觀壺口瀑布
千里黃河壺口收,
煙霏迷漫復飛虹。
磐間翻滾波濤吼,
濁浪奔流魚化龍。
煙霏:指水霧氣。
魚化龍:指魚在寬窄適宜且具石礫質底的上游逆行中飛躍產卵的自然現象,詩中借指逆境中造英雄。
-
13 # 驀然立秋
格律詩的平仄其實一點都不難,難在普通話取消了入聲,入聲屬於仄聲,分散在平聲和屬於仄聲的上聲和去聲了,沒有入聲概念的人就會覺得懵了。如果會說吳語、粵語或者閩南語(湖南話和成都話可能也保留入聲,我不清楚)的人學格律詩會輕鬆很多。有個同事喜歡寫格律詩,不懂入聲,平仄有時候混亂,我說你用家鄉話念呀,過兩天同事高興地告訴我他已經搞清楚了入聲,平仄使用也準確了。
-
14 # 少叟濫言
語言和文字都是約定俗成的東西,隨著時代發展而變遷。格律詩是吟詠的,平聲延續時間長,仄聲短促,好比平聲一拍,仄聲半拍。長短不齊交織在一起就會有抑揚頓挫的感覺。今日詩歌是朗誦的,節奏由情感而定,長聲短聲交替變化也產生抑揚頓挫的感覺。本人認為,學寫古體詩詞,閒玩的,可以注重景情志,平仄以誦讀順口為主;繼承的,同時注重格律,平仄用新韻;深度愛好,研究的,自然遵循格律、古韻。平仄用韻最好遵守同一律,不要在一首詩中新、古韻混用,時不出現一下:(這在《xx韻》中是x聲)
-
15 # 葉Sir842
就憑你的題目就知道你地的得分不清,因為普通話這三個字是一個音,但粵語裡是三個不同的音,由於普通話裡沒有入聲,因此不可能搞得懂古詩中的平仄,粵語中入聲佔近半,而入聲字都是仄聲,這就是為什麼用粵語讀唐詩特別押韻和合平仄。
回覆列表
平仄看起來是個大怪獸,很不好對付,其實它就是個紙老虎,一戳就破,這裡我們就來戳一戳。
一、平仄是什麼?簡單來說,平仄就是指一個字發音時起伏的聲調,平——起,仄——伏。
平聲——發音時是向上走的,有點吸氣的感覺。 仄聲——發音時是向下落的,有點呼氣的感覺。就以“平仄”兩個字分別發音試一下就明白了。
平仄又分為兩個時期:
先說普通話,普通話分為一、二、三、四聲,其中“一、二聲”的字為平聲字,“三、四聲”的字為仄聲字。 再說古音,也就是古時候的文字發音,有些字就與普通話不一樣了,即字同音不同,古音分為平、上、去、入這四聲,其中“平”的為平聲字,“上、去、入”的為仄聲字。這個有點複雜,先不記也可以,以後見得多了基本就能記住,就像繁體字一樣,可能不會寫但基本都認識。
二、格律詩為什麼要按平仄走?格律詩也叫近體詩,是詩歌發展至唐代時出現的一種寫詩規範,規定了一首詩中各個位置字的平仄要求,主要的一點是為了使詩在吟詠的時候有抑揚頓挫的節奏美感。
三、格律詩的平仄格式是怎樣的?格律詩分為絕句、律詩、排律等,為了避免看得一臉懵,這裡只講一下絕句,律詩和排律都是在此基礎上變化而來的。
絕句又分為五絕、七絕,各有四種基本格式,有的位置的字可平可仄,於是又可以變化出十數種格式。也就是說我們在安排文字的時候要按照格式中對文字的平仄要求走。
五絕的四種基本格式如下,打括號的字就表示可平可仄:
1、仄起首句不入韻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仄起首句入韻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平起首句不入韻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平起首句入韻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舉個例子:
《相思》 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將它的平仄標出來,如下: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注意:看一首詩是平起還是仄起,是以首句第二個字來定的,即此詩中的“豆”字,它是仄聲;另外詩中的“國”沒有押韻,所以這首五絕是“仄起首句不入韻”式。
我們可以把這首詩的平仄與前面格式的平仄對比一下,是不是各個位置字的要求都對得上?
所以有的網友說寫詩按什麼平仄,古人都沒有那樣做。這樣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誠然是有古詩沒有按格式寫,那時因為格律詩一直到中唐時期才逐漸開始成為大家遵守的規範,之前的詩對不上也是有原因的。
另外,一些詩人也故意不寫格律詩,更願意寫對格式要求不高的古體詩,那也是別人的自由,比如李白的古體詩成就就比格律詩要高。
七絕的四種基本格式如下:
1、平起首句入韻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韻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首句入韻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首句不入韻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舉個例子:
《山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將它的平仄標出來,如下: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可以看出,這是一首“仄起首句入韻”的七絕,將它的平仄與格式對比一下,會發現是完全正確的。
所以,記住幾種基本格式後,平仄就不是個事兒,但是如果你說格式好難記怎麼辦?
我們來觀察格式,有沒有發現基本都是兩個平聲和兩個仄聲互相間隔?這即是所謂的馬蹄韻,兩兩相間就像馬兒跑一樣,當然也不是完全如此,因為字數以及要避免孤平、三平尾、三仄尾等原因,有些地方也並沒有做到兩兩相間。
但這就給我們寫詩提供了一個方向,即儘量做到起了兩個平音以後再排兩個仄音,按照這樣的方法基本不會錯,最後再調整個別文字即可,就像唱歌練嗓子時發出的“咦咦、噢噢”那樣反覆重複。
平仄本身很簡單,難點在於按照格式的要求來組合文字,使其平仄相符,這就要靠平時多練習,熟能生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