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網路上的追風者

    中原漢政權只有內亂導致外禍,基本沒有內部穩定情況下發生外禍入侵的可能。加之朱元璋中後期政權穩定,中央政權強化,中層將領的頂上,蒙古基本被打殘,已經沒拿得出手的將領,唯一有點能力的王保保也敗得一塌糊塗,那有什麼外患。

  • 2 # 興安雜談

    朱元璋並不擔心侵略,因為他認為外患不足為慮,但他沒想到,堡壘往往是從內部被攻破的。

    一、朱元璋不擔心無人可用。朱元璋在位時,他判斷外部最大的威脅依然來自蒙古,在這一點上,他體現出了自己深遠的眼光,所以他先後派遣徐達、馮勝、藍玉等大將多次征討漠北蒙古。蒙古鐵騎被朱元璋從正規軍打成了游擊隊,明王朝最大的外患暫時被壓制,注意是暫時,所以這個時期他覺得外部的威脅已經大大減弱,所以並不需要繼續留著那麼多武將,當然這只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

    二、朱元璋並不是無人可用。老朱同志何許人也,那也是茅坑拉屎臉朝外的漢子,他當然還有準備。為了保護老朱家的江山穩固,他主要留下了兩個後招。第一個是留下善於防守的耿炳文、郭英等老將,他們都以防守為長,不善於進攻,來看家護院再合適不過了,還不擔心他們造反。二是大肆分封子弟為王,這些藩王是有兵權的,其中勢力最大的是晉王、燕王、寧王等幾位,他們不但兵多將廣,而且擔負戍邊重任,士兵久經沙場,作戰經驗豐富。朱元璋覺得自己的這些子孫足矣守衛大明江山,只是他沒想到子孫也會造反。朱棣先生就是鑽了這個空子。

    三、朱允文才真是無人可用。朱元璋下場後,接力棒傳到了朱允文手裡,朱元璋直接把皇位傳給“第三棒”(孫子),讓跑“第二棒”的朱棣(兒子)很不開心,於是他決定“靖難(zaofan)”,把皇位搶過來。而這時候,朱允文身邊的文臣中,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都是紙上談兵的書呆子,武將裡領兵的李景隆更是標準的飯桶,導致政府軍作戰連連失利,斷送了剿滅燕王的大好時機。其實徐達的兒子徐輝祖是個厲害的人物,可惜朱允文沒有識人之明,最終只能焚宮出走,隱姓埋名。

  • 3 # 妖百慧1

    朱元璋殺完武將後,不擔心侵略者來時國中無人可用嗎?

    這個問題朱元璋早就考慮到了,而且為了自己的繼任者能平穩的執掌朱家天下,朱元璋還一步步做了周密部署。

    01為了替後繼者剷除隱患,朱元璋對開國功臣進行了大清洗,加強了皇帝集權,後又分封自己兒子們為藩王,鎮守國門。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計。

    朱元璋不相信與自己出生入死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怕他們威信過高,勢力過大,威脅到朱家的統治,幾乎把功臣們屠戮殆盡。34位開國功臣,殺掉了30位。

    於是利用胡惟庸案,廢除了丞相職位,把權力集中在了皇帝自己手裡。

    保家衛國的名將沒有了,萬一蒙古等外族捲土重來怎麼辦?朱元璋將自己的兒子們封為藩王,派到藩屬地鎮守邊疆。

    02元朝殘餘勢力是明朝最大的威脅,朱元璋先後8次北伐,徹底瓦解了元蒙勢力,為後來的繼任者掃清了道路。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雖然元蒙在中原的統治瓦解,但仍然佔據著北方廣闊的草原地區 ,時刻威脅著明朝。

    1370年—1396年,朱元璋先後8次出兵打擊元蒙殘餘勢力。將元蒙軍隊大部分殲滅,剩下的逃往西伯利亞,元順帝也死掉了,元朝徹底滅亡。解除了蒙古軍隊入侵的壓力。

    03原定繼任者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把為朱標配備的班底人馬全部屠盡,為的是給新的繼任者朱允炆清路。

    朱元璋可不是盲目的殺人,他目的性很強,就是為了兒孫們掌控天下掃清道路,而且還不能引起社會動盪。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病逝,朱元璋悉心培養的接班人沒了,但朱標的的威望卻是諸位皇子所不能比的。

    太子朱標有自己的臣子班底,朱標不在了,這些驕兵悍將會成為未來繼任者的威脅,必須除掉!於是,朱元璋借藍玉案殺了將近2萬人,明朝的開國功臣幾乎屠盡。

    04結束語。

    待到朱元璋死前,開國名將只剩下湯和、沐英、耿炳文、郭英。

    湯和是朱元璋的兒時玩伴,低調從不惹事;耿炳文善防守,不善進攻,忠心耿耿;沐英則是朱元璋義子,替明朝守衛西南……朱元璋留下這幾個人是為朱家朝廷看門的。

    朱元璋殺完武將後,以為有了自己的藩王兒子們守國門將會萬無一失,才不會擔心侵略者來時國中無人可用。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縱使朱元璋千算萬算,也沒算到藩王朱棣會造反。也沒有算到黨爭破壞了明朝穩定,文官集團、東林黨人等蛀空了明朝的統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羅斯開始量產“先鋒”超音速導彈,真有普京宣傳的那麼厲害嗎?